OPPO出货量同比下滑28.2%:红利期已过,裸泳者乍现

2023年02月09日18:12:14 财经 7829
OPPO出货量同比下滑28.2%:红利期已过,裸泳者乍现 - 天天要闻

2022年,消费电子行业遭遇寒冬,智能手机首当其冲,从年头跌到年尾。

这一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到13.2%。近十年来首度跌入3亿部以下,苹果也难独善其身。OPPO更是以出货量同比下滑28.2%,成为这一年中出货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国产手机品牌。

低端市场下滑,欧洲市场停滞,高端机型动作迟缓,而这不仅仅是OPPO一家短板,国内智能手机品牌大都如此。

当市场红利期一过,裸泳者乍现,望眼一片。

作者 | 杨磊

编辑 | 方远

OPPO失利

近日,IDC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3.2%。其中,国产手机品牌OPPO下滑的情况最为明显,出货量同比下降28.2%,远高于其他品牌。

在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下降的大背景下,OPPO的下滑数据,显得并不意外。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何OPPO销量下滑最为严重。

2022年年初,OPPO的销量一度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而后销量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

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出货量仅有2850万台,同比减少22%。同年的双11,天猫平台OPPO与一加品牌的手机销量共为 25 万部,京东平台约为 40 万部,同比减少了约55万部,几乎折半。

对此,一位北京的消费者表示,她不愿购买OPPO手机的主要原因是OPPO手机价格下跌严重,官方为了促进销量,经常打折、优惠。

OPPO出货量同比下滑28.2%:红利期已过,裸泳者乍现 - 天天要闻

“才买了不到一个月就直接降了一千元,落差好大”、“买了一个月就降了1100元。”部分消费者在京东商城OPPO find X5系列的评论区里评价道。

在二手平台闲鱼网站上,原本价格为8999元的512GB OPPO Find N,收购价不会超4000元,跌幅超过5000元。

此外,OPPO智能手机的品质也饱受消费者诟病。

在京东平台的评论区内,消费者在分享体验评论时,经常提到OPPO手机发烫、卡顿、玩游戏掉帧等问题。

互联网大V@午后狂睡甚至直接在微博上表示,OPPO存在诸多问题, Find产品线规划混乱,产品爆点不足,系统徒增广告,bug却迟迟不修复等问题。

OPPO智能手机销量下滑,让OPPO手机本身质量问题不断放大,同时也拉低了OPPO的品牌价值。

近日,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报告,2023年中国顾客对各品牌手机的推荐度指数显示,OPPO已经跌至第六,在中国智能手机头部玩家中垫底。

消费电子行业寒冬,OPPO率先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中的牺牲品。

裸泳者们

时隔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再次回到3亿部以下,整个行业步入寒冬。

OPPO是销量下滑最为严重的国内手机品牌商,但其他国内智能手机品牌的数据也同样难看。

数据显示,2022年,除荣耀市场出货量实现了34.4%的增长外,vivo、OPPO、苹果、小米全都面临着不同幅度的下滑。

其中,OPPO为28.2%、vivo 25.1%、小米23.7%。从数据中不难看出,OPPO、vivo、小米的出货量下滑幅度均超过20%。

摡因上述国产手机品牌的出货量,主要依赖中低端手机市场,以极致的性价比获得客户。

相较而言,主打高端智能手机的苹果,市场下滑仅4.4%,大盘基本保持稳定。

一位苹果手机购买者认为,高端机虽然价格贵,但手机使用体验好,即便两年、三年前购买的手机,也比当前新出的中低端手机使用体验强。

虽然智能手机红利期已过,但随着手机购买周期逐渐变长,高端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也会逐年递增。

IDC报告也认为,主打高端机的手机厂商在当下市场表现更好,旗下产品中中低端含量高也意味着对市场的扰动更加敏感。

面对市场变化,OPPO也曾多次试水高端手机,但往往动作迟缓,导致失利。甚至如今逆市的折叠屏手机,OPPO也赶了个晚集。

OPPO缺乏高端要素支撑。IDC 2021上半年的统计数据,OPPO的高端机市场份额在5%左右徘徊,600美元以上的手机,OPPO仅占1%的份额。

除此之外,OPPO的线上渠道能力缺失也成为其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OPPO深耕下沉市场,依靠庞大的线下门店,吃足了市场红利。

如今,疫情加速线上渠道的销售能力,线下门店的影响力快速褪去。这颠覆了OPPO庞大线下销量的优势。

其他深耕线上渠道的智能手机品牌商,反而占尽优势。但从数据上看,优势也并不明显。

市场寒冬,OPPO等一众国产智能手机品牌,浮出水面。

创新是竞争力

寒冬中,苹果稳坐智能手机头把交椅,除了多年形成了品牌优势外,其与中国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便是技术与创新。

在华为被制裁后,苹果的芯片、屏幕等硬件让中国智能手机品牌望尘莫及。

目前,中国手机的更新、迭代,大概率取决于高通骁龙芯片、三星屏幕的更新速度。

相似的配置,相似的系统、相似的价格,国产智能手机比拼的主要战场往往不在创新和技术,而是营销。

骁龙芯片首发、真彩三星屏幕、索尼光学感应,以及娱乐圈鲜肉代言,往往是国内各大智能手机品牌,发布新机的主要卖点。

OPPO出货量同比下滑28.2%:红利期已过,裸泳者乍现 - 天天要闻

没有代言的苹果则与众不同,即便手机的电池、价格、信号、数据线接口等问题,一直被国人诟病,但消费者依旧难逃真相定律。

如何打破苹果高端智能手机的垄断,是困扰国内智能手机品牌商们的重大难题。

历经数年努力,华为成功破局,但华为之后,再无人接棒。

“除了价格,国内其他品牌很难和华为、苹果、三星的手机相比较。”北京望京一座写字楼内,男子思考了许久,回答道。

智能手机市场红利期已过,国产手机品牌集体遭受重创,有人拼命游向岸边,也有人另寻赛道。

据悉,2022年,小米的雷军和华为的余承东把目光投向了汽车业务,苹果的库克瞄准了AR,OPPO、vivo 和荣耀依旧专注于手机。

三年前,OPPO 围绕芯片、软件工程、云,投入了重金和大量的研发资源,虽然正式启用不知要多久,但OPPO的行为已经表明,研发、创新将是OPPO重点之一。

或许,不久的将来,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品牌中,不只华为有麒麟。只是,追赶国产智能手机与苹果的技术代差,要等多少年?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假装苹果可以一夜之间离开中国,这是神话!印度还差得远 - 天天要闻

假装苹果可以一夜之间离开中国,这是神话!印度还差得远

就连华尔街最看空苹果的人也表示,将生产转移到印度的计划是不现实的。为什么?因为制造业不仅仅关乎劳动力成本,还关乎基础设施、人才和供应链深度。让我们比较一下中国和印度。首先,效率和规模。中国的制造业生态系统领先几十年。深圳可以在24小时内生产
“汽车城”长春重点项目建设不停歇 产业“生态圈”加速构建 - 天天要闻

“汽车城”长春重点项目建设不停歇 产业“生态圈”加速构建

“五一”期间,位于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长春汽开区”)的乙四路道路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力争在5月底完工。这条道路红线宽度40米,建成后能够全面满足一汽新能源动力总成事业部产能释放需求。 不远处,长春凯源汽车部件项目也在加速建设中。该项目将打造集现代化制造、智能化仓储于一体的现代产业集约中心,计划...
伯克希尔董事会投票决定:阿贝尔明年1月1日起出任CEO,巴菲特继续担任董事长 - 天天要闻

伯克希尔董事会投票决定:阿贝尔明年1月1日起出任CEO,巴菲特继续担任董事长

沃伦·巴菲特(资料图,视觉中国)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CEO后,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当地时间5月5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新闻稿称,董事会于5月4日投票决定,自2026年1月1日起任命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为首席执行官(CEO),沃伦·巴菲特将继续担任董..
五一消费热观察|单场3.3万观众引爆30%消费增长!“全城热演”改写成都文旅消费版图 - 天天要闻

五一消费热观察|单场3.3万观众引爆30%消费增长!“全城热演”改写成都文旅消费版图

演唱会一票难求、音乐节人潮涌动、艺术展日均客流破万……“五一”假期,成都的演唱会、音乐节、艺术展览等展演经济全面开花,带动餐饮、住宿、商圈消费全线飘红。相关数据显示,“五一”前夕,成都位列全国“五一”音乐节热门城市Top3,音乐节举办场所之一的鲁家滩湿地公园附近的酒店搜索量上涨超500%。演唱会经济同样亮眼...
高盛重申对黄金“结构性看涨”观点,白银注定陪跑 - 天天要闻

高盛重申对黄金“结构性看涨”观点,白银注定陪跑

财联社5月5日讯(编辑 赵昊)高盛在周一(5月5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由于各国央行对黄金的强劲需求,从结构上拉高了金银比价,黄金将继续跑赢白银。换句话来说,高盛预计白银难以赶上当前黄金的上涨行情。金银比是衡量买一盎司黄金所需白银数量的指标,目前约为102。纵向对比来看,一年前这个比例大约是84.7。高盛解释道:...
假期七大消息,明天谁领涨? - 天天要闻

假期七大消息,明天谁领涨?

这个节日终于要结束了,A股明天就要开盘迎客,你激不激动?主要原因就是外围股市普遍大涨,港股上周五提前复盘也是大涨,A股明天会大涨吗?现在重点还是要看今天的港股和晚间的美股,只要不出现特殊的意外,明天的红包应该是稳了!
华电能源2024年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仍陷亏损泥潭 - 天天要闻

华电能源2024年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仍陷亏损泥潭

2025年5月5日,华电能源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1.51亿元,同比下降3.68%;归属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81.93%,成功扭亏为盈。然而,扣非净利润仍为-1.497亿元,尽管同比增长69.92%,但亏损问题依然严峻。华电能源作为一家以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企业,近年来在能源保供、提质增效和...
国脉科技2024年净利润飙升61.41%,但毛利润下滑引关注 - 天天要闻

国脉科技2024年净利润飙升61.41%,但毛利润下滑引关注

2025年5月4日,国脉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3.15%;归属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1.41%,创历史新高。然而,毛利润从2023年的2.52亿元下降至2.17亿元,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尽管净利润表现亮眼,但毛利润的下滑值得警惕。净利润创新高,但毛利润下滑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