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二是金融交易完成后的清算环节。
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差别很大。第一,它是中央银行直接向公众发行的电子货币,属于法定货币的形态。中央银行可以给这种货币支付利息,实现非常重要的金融功能。第二,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在本质上还是货币。第三,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也具备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从而能替代商业银行的一些功能。
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分散支付系统并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或交易媒介。从技术上来看,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其实不一定要采用区块链技术,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加密算法和安全芯片等都是可选技术,但区块链提供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有助于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对中央银行最具吸引力。
从主流中央银行的角度来看,比特币网络耗费极大的工作量、计算量和电力,这种方式并不经济。据英格兰国家银行《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宏观经济学》报告,“比特币每秒限制在7到10个交易,每小时约3500个交易,可能足以向中型城镇提供电子支付服务,但维持比特币网络的实际资源成本相当于整个国家经济的规模。Deetman(2016)估计,以当前的计算效率和增长率,比特币网络到2020年可能耗电15CW,相当于2014年丹麦的总耗电量。”所以,中央银行更倾向于使用分布式账本,并设定准入规定,例如,验证者是事先确认的机构。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在经济学上会造成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首先,由于中央银行要对发行的数字货币支付利息,从理论上来说,中央银行可以支付一个负利息,负利息的作用在于刺激经济发展。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中央银行把利息降到零,但由于纸币涉及零利率下限的问题,负利率很难被民众接受。但是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可以将利率降成负利率,那时对经济刺激的作用会更大。
其次,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将改变现有支付系统,将来个人之间的支付清算可以直接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进行。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相当于是在现有商业银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在线的、储备支持的狭义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系统,提供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商业银行会变成比较纯粹的经营信贷机构。这不仅改变商业银行在目前支付体系中扮演的特殊角色,还能改变商业银行“大而不倒”的情况,而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都在关注的问题。
但是,目前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还需要解决电子货币的利率、新的货币政策工具、金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如何从目前的货币体系过渡到电子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和银行存款并行的体系。在存款稳定性方面,是否会大量出现把存款提取出来换成央行数字货币的现象,将对商业银行产生极大影响。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需要不断推进。
区块链技术也将改变交易后清算流程。
目前,交易后清算流程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区块链将有助于提高交易后清算效率,如果分布式账本能够降低证券交易清算的成本并使之更加安全,理论上对货而交易清算也将发挥同样的作用。简单来说,分布式账本的网络参与者可以获得唯一真实的账本副本。任何改动都会及时快速反映在账本中,能够有效避免"双花" 问题。
具体来说,有助于实现以下三个目标:第一,实现参考数据、股价、债券价格的一致性;第二,通过实时同步更新交易,实现交易的一致性;第三,实现复杂合约,衍生品合约和合约执行的一致性。目前,比较有前景的应用领域是信用违约互换 CDS,股权掉期和外汇业务等场外衍生品业务。
总体来说,区块链应用前景很大,但区块链的不完美应用也应该得到推祟,扬弃区块链的一些特征,例如,不强调完全的匿名性和完全的趋同性。区块链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涉及经济学的很多复杂问题,很多开放性的间题尚待讨论。
实录自:邹传伟,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数字货币研究专家,经济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曾长期供职于中央汇金公司、中国投资公司和南湖金服,曾荣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和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奖(前沿探索奖)。
CGFT金融科技师
金融科技时代的铂金认证证书
2022年7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的新职业大典,“金融科技师”成为新职业,标注为S。
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以“金融科技”为抓手,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要素,是金融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又是未来元宇宙、web3基础设施的底层技术。尤其是对于刚毕业求职、或想从其他行业转行金融业的是个敲门砖。
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是金融职场升职转岗的利器、大学生求职跨行的钥匙, CGFT根植于上海,伴随中国GDP即将来到世界第一,上海3-5年或成为全球经济、金融第一城。CGFT也大概率会成为,全球金融圈人才认证的“中国标准”“世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