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至今,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城市群的稳步崛起,正是我国各地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种观点认为,各地应继续发挥龙头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十三五规划中,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建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基本战略方针正式开始。
而在最新的十四五文件中,又提出了19个城市群的概念。文件显示,这19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8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方性城市群。
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实力出众的城市,几乎都来自于这些城市群。
根据2022年前三季度的最新数据,中国城市GDP三十强已经展现了新的格局!
1-10: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11-20: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佛山、泉州、南通、济南。
21-30:合肥、西安、福州、东莞、烟台、常州、唐山、徐州、大连、温州。
过去不少年,中国GDP十强城市的内部排名较为稳定。但是近几年,GDP十强同样有着新的调整。
比如,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升至第四,武汉也退居了第九。此外,随着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开展,天津排在了十强之外,而南京也是强势跻身了前十。
这几年,GDP十强确实有着新的格局,短期内还将展现出新的竞争。
相对而言,中国GDP三十强城市中,最大的竞争依然在于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五大城市!
四经普之后,浙江各大城市的GDP有所上调,而宁波暂时也成为了这五大城市的领头羊、排头兵。
从宁波市统计局获悉,2022年前三季度,宁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7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0.5个和0.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宁波全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460元,同比增长5.9%,较浙江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437元。在人均收入这块,宁波更是远远领先于青岛、无锡、长沙、郑州等经济水平同档次的城市。
从城市群分布来看,宁波和无锡位于长三角城市群,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郑州位于中原城市群,长沙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
东莞破8000亿,烟台领先常州!
在GDP排名第21-30之间,各大城市的竞争同样明显。今年前三季度,东莞的GDP总量已经突破8000亿,短期来将挑战西安、福州等城市。
与去年同期的数据相比,烟台的GDP总量反超常州,进步相当可观。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烟台全市的GDP总量为6720.08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继续位居山东全省首位。
温州的GDP总量为5818.8亿元,刚好排在了我国各大城市第30位。
中长期来看,温州同样有希望去追赶大连、唐山、徐州等城市。那么对于中国GDP三十强的新格局,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