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李敏:清华博士扎根研发一线 亲历中国家电行业科技“破圈”

2022年10月10日06:51:22 财经 1570
海尔集团李敏:清华博士扎根研发一线 亲历中国家电行业科技“破圈” - 天天要闻海尔集团李敏:清华博士扎根研发一线 亲历中国家电行业科技“破圈” - 天天要闻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李丽涛 宁冠宇)

“以前大家买好家电,首选是日系、德系,而现在提到好家电,第一反应都是我们国产品牌。”这对于在家电行业深耕了小十年的李敏来说,是莫大的肯定。2014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的李敏加入海尔,参与到家电产品的研发工作中。从关注产品性能到关注用户体验,摒弃闭门造车提倡开放创新,海尔的研发理念让李敏看到家电行业的多种可能。

从研发人员到业务总监,李敏一路成长,见证了海尔持续创新突破,国内家电行业也从跟跑到领跑,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

海尔集团李敏:清华博士扎根研发一线 亲历中国家电行业科技“破圈” - 天天要闻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清华博士“入海”研发家电

“海尔最吸引我的,是永远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做研发。”2014年,即将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的李敏,在海尔的校招台前驻足许久,一句“打造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理念将这名高材生留了下来。材料学出身的李敏加入海尔的产品研发部门,入职“第一课”就教会了她“用户需求”的重要性。

在其他家电品牌还执着于冰箱传统性能指标的固化标准时,海尔率先提出关注“用户需求”。“每次提报方案的硬性要求就是必须有用户交互,没有用户交互的方案都是要打回去重做的。”李敏说,这些在当时看来有些严苛的规定,却能让产品研发的全流程,都有用户的参与。

比如,针对用户吹空调后常见的鼻塞、头晕、乏力等“空调病”,海尔与67万用户交流出各种各样的空调设想,最终互动出一款更智慧、更健康、能吹自然风的天樽空调,解决了空调行业的百年难题。

海尔的冰箱、空调等家电技术引领行业发展,作为幕后研发人员的李敏倍感骄傲。“和家人出去逛街,会专门把他们带到海尔专柜看看,告诉他们这些爆款产品里,有我的一份心血。”

海尔集团李敏:清华博士扎根研发一线 亲历中国家电行业科技“破圈” - 天天要闻

跨界技术“碰撞”奇迹 开放创新打开研发新天地

经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李敏屡屡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用户需求结合,设计创新方案。但单学科知识支撑的研发难免有局限,如何做出超越能力范围的优秀产品?“开放创新”是李敏在海尔学到的第二课。

彼时,海尔推出了干湿分储冰箱,根据用户体验,海尔想要迭代研发一款新冰箱,能让三文鱼、草莓等不易存储的食材,在延长保鲜期的同时依然保持营养和口感。李敏将食材高品质存储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技术拆解。“控制冰箱内的氧气浓度是关键所在。”但此前,业内从未有任何企业探索过冰箱氧气浓度的问题,一切都是空白。

此时,海尔打造的开放创新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平台链接的全球20万+专家、100万+创新资源,李敏邀请了燃料电池、工业气体、船舶运输、水处理等行业专家和创新资源进行跨界交流,最终从医疗领域的富氧膜技术中获得了灵感,锁定突破方向。

随后,通过海尔平台链接全球资源网络,吸引了中科院、膜材料初创公司等先进资源参与进来,与海尔研发、产业等团队共创,最终实现了行业首台MSA低氧保鲜冰箱方案的落地,冰箱低氧保鲜技术更是获得了36项国际专利。在此基础上,海尔还主导了首个IEC国际保鲜标准,把冰箱评价维度由单一的制冷效率,拓宽到用户更关心的保鲜效果上。

“没想到医疗与冰箱技术跨界融合会产生这么大的‘化学反应’,这是开放创新带给我们的惊喜!”如今回忆起来,李敏依然感叹连连。

海尔集团李敏:清华博士扎根研发一线 亲历中国家电行业科技“破圈” - 天天要闻

她是“斜杠青年” 用数据智能为创新加速

“谁能想到三十多岁还要从零开始学python,学数据建模。”李敏调侃自己加入海尔后成了一个一专多能的“斜杠青年”。入行近10年,当年的清华博士如今成长为海尔的中坚力量。她所在的HOPE创新生态平台,围绕用户需求进行24小时不间断创新,为智慧住居、产业互联网、大健康等赛道的创新发展注入“科技能量”。与此同时,资源方也通过平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并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分享,共创共赢。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海尔三大平台加速融通创新。其中HOPE创新生态平台引入科技创新资源,海创汇进行加速孵化,卡奥斯开展生态赋能,三大平台联手发力,加速科技创新创意和成果转化至产业链,最终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积累了足够的研发实践经验后,李敏抢单成为海尔HOPE创新生态平台的业务总监,负责为研发引入学术界、产业界最领先的成果,让有限的研发人员与无限的外部研发资源联动起来,快速形成技术方案,以提升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如今,她带领团队建立起企业技术需求库、动态情报库、技术资源库,用数据智能发掘、推荐和对接更多创新资源。

在李敏看来,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家电行业从关注产品到关注用户体验,企业从研发生产变成美好生活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我很期待行业未来还会出现怎样的新形态,但不论何时,我坚信我们海尔的研发团队能继续引领行业前进。”对于未来,李敏充满期许。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关税战下 中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亮眼背后的底气 - 天天要闻

关税战下 中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亮眼背后的底气

4月美方挑起关税大战,对我国的外贸企业是一个严峻考验。5月9日,海关总署对外发布了前4个月外贸数据。4月当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进出口双增长的规模,创造了历史同期第二高,带动前4个月外贸整体增长达到2.4%。外贸数据反映的是千万家...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 天天要闻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高额关税下,美国的小企业主受到严重冲击。来自纽约的埃斯纳尔晒出了他的高额关税账单,账单显示,关税的费用已经超过了他进口商品本身的费用。埃斯纳尔经营着一家男士护理用品公司,他向记者展示了刚刚收到的一笔关税账单,他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大约是3000美元,但由于征收了150%多的关税,他仅关税就要支出4600美元。而...
中国一重陆文俊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去年公司亏了超37亿元,股价下跌 - 天天要闻

中国一重陆文俊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去年公司亏了超37亿元,股价下跌

每经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程鹏,董兴生5月9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重集团”)官网,陆文俊已被从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中撤下。 陆文俊同时担任中国一重(60110...
增量政策再出“组合拳”,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 天天要闻

增量政策再出“组合拳”,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降准降息、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发布公募基金重大改革方案……近日,一揽子金融政策发布,进一步稳市场稳预期有了“强心针”。自从去年推出增量政策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强度,一....
读懂IPO|胜软科技弃A赴港,会计差错频现,4年4换会计师事务所 - 天天要闻

读懂IPO|胜软科技弃A赴港,会计差错频现,4年4换会计师事务所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陆烁宜图源:图虫创意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陆烁宜编辑丨郑琳会计差错频现、IPO关键期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弃A转港的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胜软科技”)能否成功叩开港交所的大门?北交所官网显示,2023年
百威亚太,调整蓄势 - 天天要闻

百威亚太,调整蓄势

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亚太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展现出战略定力。5月7日,百威亚太发布的2025年首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4.61亿美元。细究财报细节,百威亚太正通过主动调整蓄力长期增长,短期数据的波动,反而凸显出管理层“以退为进”的经营智慧
提振消费看供给侧:谁真正走进了消费者的心? - 天天要闻

提振消费看供给侧:谁真正走进了消费者的心?

2025年,“提振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从中央政策到地方实践,从产业升级到消费场景创新,如何让消费者从“不敢买”转向“主动买”,均直接向供给侧改革的深层逻辑——谁能真正读懂消费者的心,才能在多元化需求中精准破题。
关税考验中国企业出海韧性,什么商家受影响最大?谁定力强? - 天天要闻

关税考验中国企业出海韧性,什么商家受影响最大?谁定力强?

作为全球最大的程序化广告平台,TTD(The Trade Desk)的业务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在当前关税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有何新动向?从服务中企出海的第三方角度,TTD给出一些观察。“关税冲击以来,没有品牌的商家受影响最大。”TTD中国区资深业务拓展总监吴昱霖日前受访表示,和TTD合作的基本上都是根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