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起四川,那么成都的话题一定是排在前面的
和部分城市的发展均衡而言
成都的“一枝独秀”可谓是独领风骚,靠吸全省的“血”来养活自己等一系列相关的言语
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成都到底有多么繁华
01、经济层次
2021年四川省21市GDP,成都遥遥领先,达到19916.98亿元,同比增长8.6%;其后是绵阳以3350.29亿元GDP全省第二;宜宾3148.08亿元GDP全省第三,成都GDP是绵阳的5.94倍。
2021年人均GDP成都也已9.51万元领跑全省
02、高等教育
四川一共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全省高等教育之源比较丰富,但是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截止2021年8月,四川一共53所本科院校,其中成都就占30所,并且985、211名校就有5所,分别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03、医疗资源
2021年9月盘谷医疗针对四川省境内21个市州共2097家(为有效统计数据,非全部统计)医院进行了统计与市场分析
2097家医院中成都医院数量415家,占比20%
那么成都为什么这么发达呢?
1、地理条件决定了成都平原的发展
自古以来我们形容成都就是“天府之国”,
就可以想象的出来,成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一定是得天独厚的
这也确实是正解
缩小查看整个四川地图板块
你会发现真正适合种植的地方只有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以北是秦岭山脉
西边是青藏高原
南边是云贵高原
如此巨大的地理环境差异
注定了发展一定不会平衡的
俗话说,想要富先修路
交通的便利与否,是带动当地经济的重要因数之一
来看四川
在全国最难修的五条公路中,四川就有两条
就像李白诗句中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由其是接近川西地区,青藏高原这一代尤为明显
相比之下,平坦的土地明显更加适合修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
成本相较于山地等形式更低
2、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
在国家层面,成都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具有辐射和引领带动周围地区的作用,对于国家而言,需要建立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成都是自古以来就是四川的中心城市吗?
其实从1955年到1997年之间,四川的中心城市一直是重庆,而成都一直是老二
自从1983年开始,四川对行政区进行调整
将永川并入重庆,成都合并温江
绵阳分离出了,广元、德阳和遂宁三室
导致四川一下只地、市、州的熟练达到了21个
逐步的分散了各地区的经济体量
导致和成都的距离原来越远
为什么需要做成“大成都”呢?难道领导不知道这样会影响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吗?
建设西部地区的第一大城市,是省级层面的需要
3、成都做大的喜与忧
大城市对于周围有着强烈的“虹吸效应”
这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律
就像是湖北的武汉,陕西的西安
特别是像成都的经济占比四川太过于巨大了
导致成都这种“虹吸效果”更加明显
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都汇聚于成都
随之而来的是“马太效应”,强者越来越强
由于成都吸收了过多的人才和资源
导致四川其他地区的发展不足
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成都在四川的地位,越来越高
所以现在四川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四川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经济强省
都有两个经济中心
广东有广州和深圳
江苏有南京和江苏
福建有福州和厦门
所以,在2022年提出四川三个省域经济副中心“组团”发展更均衡的方针
随之四川在各地区的不断投入
只要生活在四川的人一定都会发现自己的家乡在不断地发展
所以四川大力发展成都的消息也不攻自破
但是对于部分省份而言
“强省会”对于带动地区发展和提升省会的知名度有重要的作用
就像武汉、西安、合肥等
都在争夺人才,吸引人才
毕竟老话说得到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强省会”和“发展经济副中心”两个战略意义并不冲突
他们的目标都是推动地区的发展
“强省会”带动整个省的发展
“经济副中心”带动省会无法辐射的区域
所以只要齐头并进,四川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