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2022年01月23日11:47:02 财经 1761

承认无知是智慧的开始。

最近,大家的股票基金收益都跌回解放前了吗?是不是在暴跌面前选择了躺平呢?心想“只要我不卖,就不算亏”。刚好,最近我看了一本专业的投资理财书《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作者是重阳投资的合伙人舒泰峰,他在书中这样写道:“许多非专业的投资朋友可能都正在经历这样的炒股五阶段:

第一阶段 在火热的市场气氛中买进股票,一开始股价随着大盘天天涨,你非常开心,经常请朋友吃饭


第二阶段 好景不长,股票从高点回落,你买的股票的价格也随之下跌,这时你仍信心满满,觉得这不过是暂时的回调,股价肯定会涨回来并再创新高


第三阶段 事与愿违,某天,股价终于跌破了你的成本价,你仍然不信邪,咬牙坚持,只是这时信心已经没有那么坚定了


第四阶段 市场气氛进一步转冷,甚至没有人再谈股票了。你买的股票也跌到新底,可能比你购买的价格低了50%甚至更多,这时你终于心灰意冷,放弃了抵抗,但你并未割肉斩仓,只是任由股价雨打风吹去,再也不看股票账户。同时内心深处依然抱着侥幸的希望——守得云开见月明,只要没卖,只要我等,总有希望


第五阶段 现实比想象更加残酷,这一等可能就是3年、5年,甚至10年、8年。你望眼欲穿,回本无望,终于在内心承认了投资的失败。或者在急需用钱的时候,不得已割肉出局”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 天天要闻

你一定听过巴菲特那句名言:“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也许你也像我一样,曾经因为一句话振聋发聩:“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这两句话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巴菲特说的是人性,后面一句说的是认知。而所谓“认知升级”,其实不过是懂得了人性的弱点,拓展了意识的范围。 正因为如此,舒泰峰在给这本书的序起名字时,使用了《财富是认知的变现,破财是认知的沦陷》这样一个标题,而这本书通篇12章,讲的全都是认知,比如:

  • 以“自知者明”破解“过度自信”
  • 以“理性自律”破解“贪婪与嫉妒”
  • 以“长期主义”破解“急于求成”
  • 以“安全边际”破解“禀赋效应
  • ..........

在《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这本书里,作者不但用无数经济学案例来解释12种人性认知误区和应对方法,每章都还有一个虚构的“巴菲特与老子的对话”,他用这种形式,把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和老子《道德经》当中的内容一一对应,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更让人感慨:大道相通。接触的内容越多,认知越宽泛,就越能意识到这一点——任何学科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不过,我仍然相信很多人会觉得不管是巴菲特还是老子,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太遥远,我们只不过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平凡人而已。但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极则是:几乎每个人都想赚钱,都有成为“富人”的欲望。这个现象再一次体现了人性的矛盾与复杂:每个人都想赚钱,但真正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学习赚钱的知识和赚钱思维方式的人,却凤毛麟角。 由此,我想起了猎豹移动CEO傅盛曾经改造过的一副人类认知的四个阶段图,在这张图里,他把人按照认知层级分为了4类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 天天要闻

  • 95%的人都处在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4%的人处在第二阶段 :知道自己不知道
  • 0.9%的人处在第三阶段:知道自己知道 (巴菲特和芒格就在这个阶段)
  • 0.1%的人处在第四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 (老子应该在这个区间里)

如果说以上四个阶段有点“绕”的话,那或者可以用“美丑”这样更为简单的方式粗暴理解:

  • 95%的人都处在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长得丑(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 4%的人处在第二阶段 :知道自己长得丑(有自知之明)
  • 0.9%的人处在第三阶段:知道自己漂亮 (清晰自己的优势,在打扮上会扬长避短)
  • 0.1%的人处在第四阶段:惊为天人但却不知道自己漂亮 (世间最难得的境界)

按照这张图,95%的人都是在心智上“未开化”的人,这部分人做事,自认为凭借的是理性分析和判断,但其实不过是人性的本能,所以,会不断的在“人性的弱点”上栽跟头,沦为市场上的韭菜。

近些年来,以罗胖为代表的的一批知识分子逐渐打开了很多人的认知格局,虽然现在有不少人“自认为很懂”的点评罗胖等人不过是一群贩卖焦虑的知识分子,但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人,大多数都还没活出这95%的范围,因为真正实现了认知迭代的人,没有时间抱怨或满腹牢骚的评判,也不会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而是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范畴,在这个过程中,愈发觉得自己渺小无知,越发祛除人性的傲慢与偏见。正因为此,老子才会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才是破解过度自信等认知缺陷的根本。换言之,承认无知,才是智慧的开始

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大的投资错误不是来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来自心理因素。他列出了最影响投资的7个心理因素:贪婪、恐惧、自欺欺人、从众、嫉妒、自负、妥协。也许正是因为“心理”因素如此重要,所以心理学才能与多学科交叉,比如,大家都熟知的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经典著作《思考,快与慢》就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最佳组合。除此之外,心理学与社会性的关系也更为密切,比如霍华德•马克斯提到的从众、嫉妒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息息相关。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没有人能通过一本书就变成炒股高手,甚至也没有哪位经济学家能做到百发百中,未卜先知,但是扩展认知范围、迭代认知层级,却可以让一个人活的更从容通透,更能脱离“本能”的限制,从而也走的更高更远,就像站在160层的迪拜塔上看到的风景,肯定和站在自家阳台上看到的,肯定不一样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是一名专注干货分享的心理咨询师。欢迎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如有问题,欢迎后台私信。

所有遇见,皆因同频。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熊市不买股票,难道等牛市去接盘? - 天天要闻

熊市不买股票,难道等牛市去接盘?

本周继续回撤,年内收益率从最高20%降到3%了,没有不开心,但也谈不上开心,这种过山车,我坐过无数次了,去年也是从最高20%的收益率回撤到亏损,然后年末只赚了3%,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以后还会无数次发生,但是,这是在股市赚钱必须承受的,
浙江一股民150万全仓爱康科技,躺平3年,却发现账户己归零! - 天天要闻

浙江一股民150万全仓爱康科技,躺平3年,却发现账户己归零!

"啥情况!我的150万就这么没了?!"浙江股民周某怔怔地盯着股票账户,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没错,人家就是3年前满怀憧憬地杀进股市,梦想着靠一只光伏股翻身,结果现在150万全打了水漂,37万都不剩!这账户,简直是惨绝人寰啊!事情还得从2021
6月23号,邮储银行最新存款利率表来了:10万存1年,利息多少? - 天天要闻

6月23号,邮储银行最新存款利率表来了:10万存1年,利息多少?

对于邮储银行作为国有6大银行之一 ,是我国营业网点最多的银行,在每个乡镇都有邮储银行的营业网点,但是在邮储银行存钱尤其需要防止存款变保险。存10万,怎样存拿到手的利息更多?其实,我们要考虑的有3点第一点就是选对存钱的银行第二点就是存款的期限
别无选择,美国财政部将长期依赖短期国债 - 天天要闻

别无选择,美国财政部将长期依赖短期国债

随着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增发短期国债似乎成了“唯一出路”。花旗在本周五的报告中指出,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更新的展望,预计财政部将面临长期融资挑战。未来十年,除非利率大幅下降,否则财政部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更多依赖短期国库券(T-bills),预计短债比例将接近25%甚至更高。本周,CBO把本财年美国...
企业数据跨境流动需求强烈,临港:发布清单倾向于企业可落地可操作 - 天天要闻

企业数据跨境流动需求强烈,临港:发布清单倾向于企业可落地可操作

“临港新片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这些产业对数据的跨境流动有着强烈的需求,推进国际数据合作交流,对促进临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日前由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大会系列活动——高水平国际数据合...
跌不动了!也不要高兴太早了,后面还有大招! - 天天要闻

跌不动了!也不要高兴太早了,后面还有大招!

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的6月23号,星期天下周开始,会有逐步的反弹!说几个数据:沪指半年线3002点,周五开盘2998.24点,最后集合竞价前3003点,最后收盘2998.14点。仅仅看开盘的2998.24点到收盘2998.14点,操作痕
锂电池不安全,要禁用?以后不用再担心了,锂电新规下半年实施 - 天天要闻

锂电池不安全,要禁用?以后不用再担心了,锂电新规下半年实施

电动车给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最近两年,电动车起火事故明显增加,仅在2023年里,电动车火灾事故就达到2.1万起,所以各地加强对电动车安全管理,很多人说电动车锂电池不安全,要禁止使用锂电池。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以后不用担心了,锂电新规下半年将会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