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在江门市联合召开全省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推进会。会议要求各地确保今年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如期完成。广东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是全国首创,涉及乡村戏剧、烹饪、家政、民间建筑等十个专业类别,涵盖农村基层一线所有乡村工匠人才。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到做好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要求,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广东省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比较突出,推进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恰逢其时。此项工作是广东省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激发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引导农业农村专业人才深耕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会议要求,各地务必要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抓紧推进,确保今年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如期完成。要发动各方积极参与,广泛吸纳涉农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涉农企业中的同行专家,以及活跃在农村基层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作为评委专家。要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可通过定期组织研修培训、进行资金补助等,提高乡村工匠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社会地位。要加强宣传发动,重点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乡土专家、新型职业农民等积极参与。
据悉,今年2月,省人社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广东省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粤人社规〔2021〕1号),搭建1个改革实施方案加3类专业人才评价标准条件的“1+3”政策体系,其中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是全国首创。
根据广东省乡村人才队伍构成,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组建了服务全省范围的民间美术、乡村戏剧、民间音乐、民间杂技、传统工艺、烹饪、家政、民间建筑、经营管理、生产应用等十个专业类别的乡村工匠专业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涵盖农村基层一线所有乡村工匠人才。江门市作为试点地区,目前已完成首次评价工作,并向全省推广。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的全面施行,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广东省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 粤仁宣
图/新华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