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冉哥有留意到一则新闻,花呗开始有序接入人行征信系统了,花呗作为一款全民产品,已经深入人心了,自从有了移动支付以来,人们出门都很少带现金了,都是扫码支付。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可以说是移动支付时代的两大霸主。而花呗作为一款虚拟的信用卡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那些还没有申请信用卡的用户,花呗很好的解决了他们的需求。
但是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有部分人,并没有很好的履行契约精神,毕竟花呗消费的钱最终还是要还的,但是有些人还是没有很好的执行,那么接入一些强制的措施,会有效的避免一些纠纷。
而针对花呗是否全面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一事,花呗方面也回应称:花呗自去年开始就在逐步、有序推进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工作。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花呗的相关信息会逐步纳入征信系统。
用户如何得知是否上征信?
用户在“花呗”-“我的”-“相关合同及产品说明”栏目中,若界面有显示《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的用户则会接入征信,而仅有《花呗用户服务合同》《芝麻服务协议》与产品说明的用户则未接入征信。
另外支付宝花呗客服页面信息显示,根据国家征信管理部门要求,花呗正逐步、有序完成征信报送工作,在获得客户的授权后,客户花呗使用情况将报送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是否所有花呗用户都会上报征信?花呗回复如出一撤。
花呗征信授权是否可以取消?根据支付宝官方回复称,征信授权后如有异议,用户可以通过关闭花呗终止授权。关闭后用户的花呗将无法正常使用。
此外,借呗借款是否会记入征信系统?根据支付宝官方客服回复:借呗为贷款产品,将根据人行相关规定适时上报征信系统。需要指出的是,据媒体实测发现,如果用户使用借呗借款,即需要同意借款协议,该协议中明确,用户要同意服务机构查询并报送借款相关信息至人行征信系统。
很多人都知道个人征信报告中有信贷申请会给自己加分,但有些是减分的。因此保持自身的良好的信用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维护自身良好的信用情况下,我们在需要资金的时候,才能去申请更高额度,更低利息的贷款。
申请贷款,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点
是否有逾期情况:
银行通过查看信用报告,确定借款人的贷款和信用卡是否存在当前逾期、连续逾期等情况,并关注逾期的期数和金额等。在信贷审批中,一般情况下,当借款人存在当前逾期记录,或者历史逾期达到‘连三累六’,即连续3期逾期或一年内累计6次逾期时,银行会认为借款人还款意愿不强、信用状态不好,存在拒绝贷款的可能。
现有负债情况:
在个人信用报告中,银行通过查看贷款记录,主要包括房贷、车贷、信用卡、公积金缴存等,来了解借款人的整体信用状况。如果借款人的个人信用报告显示其近期曾在多家银行申请过贷款,或者其整体负债较多,银行在信贷审批时,会综合判断借款人收入和负债情况决定是否批贷,或者视借款人信用状况,采取降低信贷额度、提高贷款利率等措施。
个人基本信息:
银行通过参考借款人婚姻状况、居住地址、工作单位、职务等基本信息及其变化情况,一方面可以对借款人申请贷款时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鉴别是否存在隐瞒虚报等欺诈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工作单位与居住地址的变化判断借款人经济状况的稳定性。
信用查询情况:
银行主要通过查看借款人的信用报告查询次数,判断借款人是否存在急于借款、多头借贷等情况。借款人的每次查询都会在信用报告中留下记录,如果在一个月以内借款人有过多次查询记录,银行一般会询问原因。不过,根据借款人申请贷款产品的不同,银行对查询次数的考量也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在申请贷款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征信情况,对症下药,选择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
总结
冉哥认为,我们在享受花呗带给我们生活便利性的同时,也要理性消费,切勿过度消费,不可为了一时痛快,而盲目消费,这样后期的还款压力会很大,毕竟花呗消费完也是需要还的,不是给你随意透支的。
说到这里,冉哥在多说一句,消费融资分为:主动消费融资和被动消费融资,当你在未来需要融资的时候,尽量提前一两月做准备,这样选择的产品多,利息低额度还高,一定要避免临时抱佛脚,到时无法顺利获得授信额度,耽误了你的“大事”就不好了。但如果你是临时在去申请融资,首先你可能会病急乱投医,由于钱要的急,一些低息审批周期较长的贷款你可能就享受不到,反而会提高你的融资成本。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资金规划,降低融资费用[握手][握手][握手]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也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