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在《流感不是感冒,这波“甲流”或超预期,大流行“免疫债”的锅?》一文中预判的那样,本季流感流行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
3月8日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9周((2023 年 2 月 27 日-2023 年 3 月 5 日))流感周报显示,
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ili%)为7.6%,大幅高于前一周的3.9%;
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为 7.3%,也大幅高于前一周的4.4%。
尽管哨点医院ili%距离2020年第5周,
南方省份创出的8.0%,
以及北方省份8.5%的历史纪录仍有差距。
但是,
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ili)流感病毒检测高达48.9%的阳性率却创出了历史新高;南方省份的33.4%也处在很高的水平。
2011年第33周的流感周报是我们在国家流感中心能看到的最早的流感报告。
数据显示,2010到2012年间,尽管ili%不是特别高,2011年和2012年春季ili病例流感监测阳性率却非常高。
2012年第8周南方省份ili病例流感监测阳性率达到了48.1%,与2011年第5周不相上下。
2012年,我国南方流感流行呈现了明显的长尾现象,直到进入盛夏的第26周,南方省份ili病例流感检测阳性率仍维持在16.7%的高水平。
ili病例流感监测阳性率再一次创出新高要等到2018年第一周,北方省份这一数据达到了48.5%,南方省份也超过了40%,达41%。
这样看来,2023年第9周,我国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48.9%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经创出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
更为关键的是,创出48.9%这一历史新高仅仅用了4周的时间。
放开后新冠第一波大流行期间,流感病毒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压制,ili病例流感检测阳性率一度趋近于0水平。
随着新冠第一波流行的结束,流感病毒开始卷土重来,不仅前期一直存在传播的甲流h3n2再次活跃,在我国已经整整4年没有流行的甲流h1n1pdm09亚型异军突起,并快速超越前者成了流行的优势毒株。
两种甲流毒株合力,特别是h1n1pdm09亚型的突击下,流感检测阳性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疾蹿升。
2023年第6周这一数据才开始升高,南方和北方省份分别只有1.3%和4.0%;
到第7周就升高到了4.9%和10.6%;
第8和第9周,更是分别蹿升到了17.7%和33.4%,以及29.4%和48.9%。
特别是北方省份,从抬头起步到创出历史新高仅用了4周的时间。
要知道,地处北温带的我国,流感流行季节通常从前一年的10月底,第40多周开始;一般到次年前10周内达到高峰;在3月底4月初的第10周以后流行水平逐渐降低,并结束一年的流感流行季,一个流行季通常持续5个月左右。
期间,ili%和ili病例流感检测阳性率逐渐升高,并在春季的某一周达到最高峰。
在整个流行季节中,全部人口中的4成左右感染流感病毒,约2成左右会表现出流感样症状,可以获得临床诊断为或监测为ili病例。
而今年,由于甲流h1n1pdm09亚型已经4年没有在我国流行,本流感季流感病毒“需要感染的”总人数要高于往年,而启动的时间较往年晚了4个月。
因此,流感病毒本流行季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这才成就了4周创出历史纪录的“丰功伟业”。
问题是,照目前的这种趋势,本流感流行季,全国范围内ili%和ili病例流感检测阳性率势必都会刷新历史纪录,意味着整体的流感流行规模会创造新的历史。
即便如此狂飙,本流感流行季节也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结束时间也会像2012年一样大幅度延后,甚至一直持续到盛夏季节。
基于这种判断,很多朋友都在问的“现在打流感疫苗还来得及吗”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呼之欲出,对于幼儿、老人和有严重基础病的弱势个体,如果还没有中招,现在仍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