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追平了浪姐6。
吴宣仪二公选人的争议,挺值得写一写的。
讨厌她的人很多,觉得她能力配不上野心,还既要又要很贪心。
这篇文章我不想单薄地去抨击吴宣仪,我更想去读懂她,以及思考她的境遇对普通人的启发。
01
吴宣仪对卡琳娜的亮灯又灭灯,自然是不讨喜的,尤其是被镜头放大后,她显得没那么坦荡和高情商。
若说她有什么坏心还真没有,她只是拧巴和内耗有点多。
她想要做很好的唱跳舞台,卡琳娜当然不是最好的选择,身高和唱跳实力都不占优势,吴宣仪很清楚这一点,但考虑到一公两人建立下的友谊,她又害怕拒绝对方会伤害这份感情。
第一次亮灯的时候,她发现还有别的队长亮灯了,她选择了灭灯,因为她心里预设的“卡琳娜没人选”的负担放下了。
其实灭灯没什么,问题就出在她说“卡琳娜想要体验摇滚舞台”,其他队长一听纷纷灭灯了。
吴宣仪的本意是希望让卡琳娜体验更多,是想帮卡琳娜说话,但结果是好心办坏事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点是,其他队长内心深处也没那么想要卡琳娜,才会在吴宣仪说那句话的时候,不约而同灭灯。
试想想,如果把卡琳娜换成张小婉或者宋妍霏,哪怕吴宣仪说错话,其他队长也还会抢着要。
浪姐说到底还是带着竞技性质的,既然是比赛,必然是残酷和现实的。
02
同样是“放弃”一公队友,叶童的处理比吴宣仪要体面得多,关键在于她内心坚定,既然不想要就不亮灯,把态度表明了,同时向别的队长推荐,强调对方的优势,既捍卫了自己的选择,又给足对方温情。
节目组设置的这个选人环节,实在太妙了,在亮灯和灭灯瞬间,把每个姐姐的性格、心境、来这个节目的初心展现得一清二楚。
印象很深的是,王珞丹说了一段话,“这个选人逻辑看似很情绪化,实际上也有一个底层逻辑,这个逻辑是在整个选择和被选择过程中一点点建立的。”
王珞丹说得很委婉,更直白一点表述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是否能够真诚面对他人。
我不是说吴宣仪不够真诚,而是她顾虑太多,导致最终给人的观感不好,既坑了队友,又坑了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法则,真的不是圆滑和世故,也不是要会说多少漂亮话,而是一颗真心,你有多敞开心扉,你就能得到多少真心的反馈,自然也能吸引到同频的人。
吴宣仪给我的感觉是,她内心有很多紧张和恐惧,导致她在镜头前不敢袒露自己,也不敢表达自己的脆弱和无助。
03
有一个细节让我挺心疼的。
选人环节结束后,姐姐需要去寻找卡牌来兑换自己想要的歌曲,她一边在房间翻找一边流眼泪。
她的泪水表面上是在为选人不如意和找卡牌不顺利伤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她怕自己不能赢了。
或许很多人会说吴宣仪太功利了,野心和精明都写在脸上,时时刻刻用力过猛,看似努力却把事情搞砸。
吴宣仪来浪姐确实是抱着争第一的心态来的,或许节目组在和她谈的时候也是把她当作C位候选人,无论是她自己,还是节目组都给予了她很高的期待,所以她在一公比赛结束后才会误认为自己赢了。
我一点都不怀疑吴宣仪站上C位的能力,但她需要精进的不是唱跳能力,而是自己内心的课题。
因为太想赢,衍生出来的紧张和压力,往往会成为一个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我想起自己高考的时候,特别想考个好大学,特别想证明自己,学习非常努力刻苦,短时间内我的成绩的确提高了很多,但高考我却考得一塌糊涂,比正常水平少考了几十分,最终只能上个普通二本。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我不是败给了自己的能力,而是败给了自己的心力。
那些紧张和焦灼,那些不信任自己的瞬间,那些灾难化幻想,那些前怕狼后怕虎的犹豫,封印住了我的才华和天赋。
我现在更相信放松的力量,放松不是摆烂,而是用一种更坦然更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所有,允许一切发生,接纳一切结果。
04
在讨论吴宣仪帖子下,我注意到一条评论,“她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挺努力的,也挺漂亮的,但就是不粉她,不知道为什么。”
观众缘这事的确很玄妙,但背后深层次的逻辑是,你能不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这个逻辑在很多行业都是共通的,无论是一件物品还是一篇文章,抑或是一个人,只有触发了观众的情绪,才有被看见被喜欢的可能性。
这里的情绪可以是你说了观众不敢说的话,你成为了观众想成为的人,你发泄了观众的愤怒,你承载了观众的希冀。
所有的观众说到底都是普通人,大家都有相似的困境、痛苦和无助。
因此普通人是不会和出身很好的人共情的,也不会和一个处处都要争强好胜的人共情的,更不会和披着完美外衣戒掉情绪的人共情的。
吴宣仪真的很好很好,但她和观众之间缺少羁绊和流动,所以在观众缘方面她是吃亏的。
从这个层面,也不难理解,为何唱跳双废的杨超越反而更得人心。
我今天刚好刷到杨超越在女团要解散时发表的感言,她一上来就崩溃了,完全不顾镜头,也不要形象,发言更没有“档次”可言——
“我真是干啥啥不行,跟老板吵架第一名……我就是参加一个比赛,我没想到我能做女团两年……我每天都好焦虑啊,我一跳错了就骂我。”
杨超越的实力很一般,但节目组还是力捧她,不是杨超越有强大的背景,也不是节目组没眼光,而是她身上具有强大的观众缘特质,这是商业和流量的底层逻辑。
她之所以被这么多人喜欢,是因为她身上有很多普通人能共情的地方。
在现实洪流里的挣扎,在巨大压力面前的崩溃,付出很多努力依然做不到的焦灼,面临巨大争议后的无所适从。
她身上的一切,都让观众狠狠代入了,大家拼尽全力送她出道,本质上是把那个迷茫痛苦的自己投射到了她身上,只要她站上顶峰,就相当于替自己完成了未完成的梦想。
05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能深度联结的东西不是靠多少荣耀和风光,而是分享痛苦和困境。
杨超越能做到,或许是因为她没那么多野心,也没那么想要赢,既然命运把她推到这个位置,她就打好这份工。
有野心不是什么坏事,想赢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两个特质的背后是要强,一个要强的人注定无法完全敞开心扉,去暴露自己的脆弱和痛苦。
所以吴宣仪很厉害很美好,但她很难打进观众心里。
这不是她的错,是她的出身和境遇决定了她的性格。
网上传言说吴宣仪出身在军人家庭,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倒是很符合吴宣仪的个性。
也许她从小就习惯了做什么都尽最大的努力,要争气,不认输,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东西。
她在真人秀不够高情商的行为,不是她要算计什么,而是在她的成长路径中,被更多关注到结果,但在娱乐圈,人情世故又是一门巨大的功课,这不是她擅长的,难免对她有所消耗。
最后我还想说,吴宣仪不被所有人喜欢不重要,爱她的人自然把她捧在手心,不爱她的人也会把她踩到脚底,这是当明星的宿命,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
她的野心和韧劲,会把她送往她想要的方向,她只要享受舞台做好自己就够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