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都已经播到第六季啦,我瞅着芒果台在选人捧人的事儿上好像掉进了一个咋都走不出来的怪圈,“押错宝”这事儿就跟甩不掉的魔咒似的。
芒果台费劲心思想要力捧的姐姐,观众根本不咋关注,没啥热度;可那些在节目里没捞到多少镜头的姐姐,却在观众投票的时候一飞冲天,远远把其他选手甩在后面。
从之前爆火的王心凌、美依礼芽,到现在的李晟,观众一次又一次地用实实在在的票数让节目组的如意算盘落了空,狠狠打了节目组预判的“脸”。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不是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反正我是觉得这现象挺有意思的。

李晟的意外登顶:少镜头也能成爆款
谁能预料到,新一季的《浪姐》刚开播,在叶童、王珞丹、吴宣仪等一大波备受关注的选手中,李晟居然脱颖而出拿下了第一名,这可太让人意外了。
这一季姐姐们的构成和以往几季差不多,有能勾起大家满满回忆的大咖,比如叶童、邓萃雯,一看到她们大家的记忆就被拉回到过去;还有小有名气或者本身就带着争议话题的姐姐,像房琪、张小碗、辣目洋子,她们在娱乐圈也算是有点声响的;另外,还有一类姐姐,她们在娱乐圈有自己的代表作,可一直都不温不火,在节目里很容易就成了“小透明”,感觉随时都可能被淘汰,没啥存在感。

估计芒果台一开始就把李晟归到这最后一类了。
有网友专门统计过,首期节目时长6个半小时,可李晟在里面的镜头加起来才751秒,这镜头时长简直少得可怜。
就这么点镜头,她却靠着初舞台演唱的那首《当》,在投票中以绝对优势拿下第一,这结果真让人忍不住感慨:“芒果台啊,你这押宝咋老押错呢”。

好多网友都在网上发帖说,看到李晟在初舞台上唱《当》的时候,童年的记忆一下子就被唤醒了,那种感觉特别强烈。
这下终于理解当年“王心凌男孩”为啥对投票那么上心了,童年回忆这东西的影响力太大了,谁都招架不住。
王心凌是爸爸那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而李晟对于00后来说,就像当年陪伴他们成长的小燕子。
而且李晟的老公,还是在《还珠格格》里演的尔康,还有在《爱情公寓》里让00后无比熟悉的张伟。

当年《爱情公寓》可是大家的“下饭神剧”,我记得在最后一季里,李晟还客串了大力的妈妈。
这就更让人感觉像是“自己人上综艺”,那肯定得全力支持投票呀,毕竟“这么算起来,我投的就是童年cp的后续发展,多难得呀”。
李晟的初舞台《当》能掀起这么大的投票热潮,关键就在于她精准地抓住了00后的“童年情怀”。

《新还珠格格》虽然被老剧迷吐槽是“雷剧”,可对于00后来说,那是他们刚开始接触网络时特别喜欢看的剧,是陪伴他们成长的“精神食粮”,李晟演的小燕子就是他们童年里的美好回忆。
在短视频平台上,《新还珠格格》被二次创作成古早甜宠剧,李晟那“又甜又野”的小燕子形象,还有剧中人物之间真挚又热血的友情,正好符合z世代喜欢轻松剧情的口味。
当年追这部剧的00后,现在都长大到可以用手机投票了,在《浪姐》里给李晟投票,也是他们对童年偶像的一种特别支持,是对童年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和回应。

从王心凌到美依礼芽,再到现在的李晟,《浪姐》里这些“黑马”姐姐的出现总是让节目组始料未及。
她们能重新走红,背后反映出观众的三种主要心理。
那些有实力、够努力、状态又好,却没得到多少镜头的姐姐,特别容易引发观众的同情和支持。

王心凌、美依礼芽、李晟,不管是颜值、业务能力,还是情商,都相当不错。
就拿这次来说,大家从二创视频、练习室花絮里,看到了李晟努力练舞的细节,她为了舞台付出了很多,这就让观众更心疼她、支持她了。
观众喜欢情怀共鸣,但不喜欢节目组按老套路出牌。
像王心凌,镜头少得可怜,却靠着初舞台一首《爱你》让“王心凌男孩”们的青春记忆瞬间复活,掀起了一阵热潮。
后来芒果台以为还能用怀旧这一招继续吸引观众,结果美依礼芽凭借《极乐净土》在b站爆火,二次元的观众用投票表达了对节目组“强行捧人”的不满。

观众想要看到的是“逆袭”的故事,而不是节目组早就安排好的剧本。
节目组按照姐姐们的咖位给镜头,按照人设剪辑故事,这种做法让观众很反感,大家就想:“我们偏要让那些被节目组忽视的姐姐赢,让节目组知道观众的力量,观众才是真正有话语权的”。
这种观众和节目组之间“民选”与“内定”的矛盾,本质上是观众渴望看到真实的节目,大家想看的是意外的惊喜,而不是被安排好的剧情,都希望节目能更真实、更贴近观众的喜好。

芒果台的困境:理念偏差与观众背离
《浪姐》已经播出六季了,从第一季的广受好评,到现在被人批评靠“炒作、制造话题、硬组cp”这些老套手段来吸引眼球,节目原本的内涵和亮点已经渐渐消失了。
说实话,我觉得芒果台“押错宝”和节目“高开低走”的局面,都是它自己造成的。
它打造明星的思路,早就和观众追求真实的想法不一样了,完全背道而驰。

首先,芒果台的制作理念有问题。
节目嘴上喊着“展现女性力量”,可实际操作却热衷于制造一些狗血冲突,还想用那些老掉牙的综艺手段来吸引观众。
从“炒作嘉宾”到“强行捧人”,观众早就看腻这些套路了。
所以,节目组强行推出的“预定主角”人设和cp线只会让观众更反感,而像李晟这种没有被节目组特别安排故事线的姐姐反而显得真实、可贵。

而且芒果台用“明星咖位+热搜=价值”的方式来挑选选手,却根本没搞懂观众为情怀买单的新逻辑。
李晟被当成“过气的演雷剧的女主”,但《新还珠格格》对于00后来说,那可是他们早期的“网络必备剧”,在长视频平台上,这部剧的重播率一直都很高。
芒果台忽略了这种能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的价值,却使劲推一些观众根本不感兴趣的“新流量”,这就导致节目内容和观众需求对不上号,不匹配。

其次,节目组还小看了“长期积累”的力量。
从王心凌到李晟,这些重新走红的姐姐都有过好几年不太出名、默默努力的时期。
观众就喜欢这种“历经波折后依然保持初心”的故事,可节目组却只想着炒作那些当下正火的明星,根本没意识到,这种“蛰伏后重新出发”的故事才是现在观众真正需要的情感寄托,才是能打动观众的关键。

说到底,芒果台的“判断失误”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总想着“告诉观众该追哪个明星”,却忘了观众才是真正能决定明星走红的人。

与其纠结“谁应该走红”,不如把镜头多给那些真实、努力的姐姐,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屏幕前的观众,这样说不定节目能重新找回观众的喜爱,再次焕发生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