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军旅歌手,为救灾捐出4000万,她的18首歌曲让军人热泪盈眶

2024年02月11日10:55:11 娱乐 1271

绿草如茵的山坡上,一位中年女士正抱膝而坐,眺望远处的灯火辉煌的都市夜景。她略带沧桑的脸上透着淡淡的哀愁,手中的酒杯已经空了,她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这位女士,就是韩红,一个传奇的军旅歌手。

传奇军旅歌手,为救灾捐出4000万,她的18首歌曲让军人热泪盈眶 - 天天要闻


韩红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军官,母亲是一位优秀的军旅歌手。从小,韩红就被母亲悦耳动听的歌声深深吸引,5岁时便进入了军队文工团的儿童合唱队。音乐,成了她幼小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


然而,当韩红6岁那年,出差的父亲不幸遭遇意外去世,原本温馨的家庭顿时一片混乱。2年后,母亲改嫁给一位大学教授,韩红这个调皮捣蛋的“野孩子”给继父带来了无数麻烦。为给她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母亲决定让她到北京和奶奶一起生活。


离开母亲,对韩红来说是莫大的创伤。她变得孤僻乖戾,经常逃课,成绩一落千丈。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她会一个人偷偷唱歌,然而一次在校园里大声演唱,却惹来了同学的嘲笑。韩红愤怒之下动手打人,结果被学校开除。


15岁那年,韩红参加了一次全国声乐大赛,并获得了优秀奖。这成了她向母亲证明自己、重新走上正轨的重要机遇。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她四处考察,想加入一个军队文工团,可以像母亲当年一样唱军歌报国。然而,次次碰壁。最后,16岁的她只能进入部队,成了一名司令部的话务员。


当调皮捣蛋的少女变成沉稳内敛的青年时,韩红明白自己必须更努力地去追求音乐事业的梦想。23岁那年,她参加考试,终于考入了解放军最高的艺术学院声乐系,得以向母亲心中的“金色梦想”又近了一步。


在学院期间,韩红遇到了人生的贵人——一位资深声乐教授.在这位大师的悉心指导下,她的歌喉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对音乐创作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毕业后,韩红开始在央视音乐节目中露面,并为多部电视剧创作了主题曲。军队给了她实现梦想的舞台,她要用歌声回报军人和人民。


2005年,韩红第一次登上了春晚舞台,一曲《家乡的田野》让广大观众为之动容。从此,她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歌手,获奖无数。为了回报军队的培养之恩,2009年,她重新入伍,出任某空军文工团的副团长。

传奇军旅歌手,为救灾捐出4000万,她的18首歌曲让军人热泪盈眶 - 天天要闻


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韩红退出现役返乡,准备展开个人演唱事业。就在首场演唱会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侵袭了家乡,造成严重破坏和伤亡。眼看着乡邻们在灾难中挣扎,韩红毅然决定取消演出,奔赴一线救灾。


在救灾过程中,韩红慷慨解囊,捐出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共计4000万元。为了筹集物资,她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山洪泥石流之间。就在一次转运物资的途中,一场大山洪几乎要吞没前来救援的韩红。


“为了人民,我的生命可以献出!”她大声呐喊,并成功率领众人转移到高地。最终,在她和其他救援人员的努力下,这场灾害得到了控制。


救灾结束后,韩红身心俱疲,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军队培养了她的歌喉,是人民给了她实现梦想的舞台,她要用歌声回报大家。


于是,她重新启动了自己的演唱事业,并在2022年举办了人生中首场网络个人演唱会。演唱会上,韩红精心准备了18首军旅歌曲,向军人表达敬意。现场,她的歌声与军人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织就成一首动人的赞歌。


多年来,韩红始终没有改变对军队和人民的热爱之心。她说,父母给了她生命,她骄傲自己是军人的后代。为人民军队服务,是她永远的使命。

传奇军旅歌手,为救灾捐出4000万,她的18首歌曲让军人热泪盈眶 - 天天要闻


韩红的人生经历可圈可点,她从叛逆的少女成长为光彩夺目的歌手,但骨子里始终保留着对军队和人民的热爱。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


无论环境如何变迁,韩红都没有丢掉内心的信仰,她用歌声温暖和鼓舞着千家万户。这样的精神是可贵的,也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