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2021年08月16日21:53:12 娱乐 1791

盼望着,


盼望着,


那个叫陈嘉玲的女孩回来了——


《俗女养成记 第二季》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两年前,近8万人给第一季打出了9.1的高分。


两年后,第二季刚开播,评分就飙到了9.6


两年前,影妹只嫌10集太短。


两年后,影妹只嫌一周更新一集的速度太慢。


嫌这又嫌那,还不是因为这部剧实在太好看!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第一季,讲述了39岁陈嘉玲的“北漂”(在台北打拼)生活。


工作钱少事多。


或霸道或贴心的总裁爱上“我”?


没有的事!


有的只是有“小三儿”又怕老婆的油腻老板。


一人身兼多职的陈嘉玲在老板眼里,不过是一个好用的24小时便利店。


辞职的念头每天都有,但每每都被无情的现实给打了回去。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感情半死不活。


相恋四年,同居三年,怎么看都是情深似海?


没有的事!


有的只是已经没有爱情的平淡合租生活。


平淡到啥地步?


陈嘉玲和男友会因为不用例行公事啪啪啪而暗自庆幸。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工作工作不开心,恋爱恋爱不开心。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辞了工作、踹了男友的陈嘉玲回到了老家台南,企图找回在城市森林里迷失的自己。


剧集一边讲现在,一边回忆过去。


过去,既讲了陈嘉玲的国小生活,也借陈嘉玲的眼睛讲了很多大人的故事。


而这些过去,无一不让我们共情。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因为羡慕同学有钱有品位,所以阿玲见了亲爷爷也会下意识叫“陈爷爷”。


因为爷爷说自己是爸妈从垃圾桶捡来的,所以阿玲干脆离家出走去找亲生父母。


对于这些童年小事,我们不会陌生。


终生未嫁的姑姑,不辞而别的叔叔,


成绩爆好的别人家的孩子,妈妈和奶奶之间微妙的婆媳关系……


对于这些亲戚邻居的故事,我们总有耳闻。


借由过去,我们看到了是什么影响并塑造了陈嘉玲。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最终,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的陈嘉玲选择了留在老家,留在亲人的身边,和初恋再续前缘。


第一季结尾,39岁的陈嘉玲和上国小的陈嘉玲一起刷着新家的墙壁,陈嘉玲的人生下半场正要开始。


回到老家,难道就万事大吉、happyendding了吗?


NONONO!


城市太大太坚硬,个人的悲欢不值一提。


乡下太小太世俗,个人的想法难被尊重。


离开家想的都是家人的好,回到家又免不了嫌家人烦。


不管身处何地,麻烦总是有,问题总是在。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这不,陈嘉玲的人生下半场,刚开始就烦心事不断。


烦心事一:每天都跟家人天天见面。


早上起来放飞自我热舞时,正碰上爹妈奇怪的神情。


这神情,怎么看都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怪物。


购物回家刚打开房门,正碰上弟弟和男友睡在一起。


这场面,不管是谁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烦心事二:在乡下,别人做得来的事她未必做得来。


为了眼不见心不烦,陈嘉玲买了一栋“鬼屋”。


她坚持要自己设计装修,结果……


捅到了马蜂窝,被马蜂给蛰进了医院。


钉钉子钉到了自己大腿里,进医院×2。


站在架子上刷漆,刷着刷着从架子上掉了下来,进医院×3。


进三次医院的结果是——


医生以为是陈嘉玲男友家暴,所以报了警……


尴不尴尬?社不社死?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烦心事三:和初恋的恋情度过了热恋期。


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好像缺了点激情。


更重要的是,陈嘉玲好像快到更年期了。


更年期焦虑就要来了怎么办?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烦心事四: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的决定。


陈嘉玲买“鬼屋”买了一年了,妈妈还是天天念叨那是“鬼屋”。


念叨就算了,爸妈还请了风水大师。


请风水大师就算了,爸妈还把风水大师偷偷带了进去,甚至打算让风水大师去女儿卧室测风水。


装修的时候,爹妈比女儿还操心。


陈嘉玲看上了一款米白色沙发,妈妈愣是给她选了一款深色耐脏的。


选就选吧,妈妈还不跟陈嘉玲说一声,就让小哥把深色沙发送到了陈嘉玲家。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陈嘉玲已经40岁了,为什么父母还把她当个孩子一样,替她做决定?


在陈嘉玲的记忆中,妈妈总是替自己做决定。


这种强硬的控制欲是从陈嘉玲上国中开始的。


小到理发。


剪之前妈妈跟阿玲保证过了,只剪一点点。


结果呢?


小人书和雪糕伺候着,妈妈一个眼色递过去,理发师就给阿玲剪成了学生头。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中到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妈妈不管阿玲想吃什么,只管自己想给她吃是什么。


吃什么?


大补之物。


这这这,别说阿玲了,随便哪个人也下不了口啊!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大到上补习班。


阿玲一上国中,妈妈不仅给她报了补习班,还是离家远的补习班。


远到啥程度?


阿玲每天都要坐公交去补习。


偶尔一个不小心睡过了站,可怎么办。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当然啦,至于看电视什么的,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妈妈限制阿玲这这那那的理由是啥?


上国中了,必须努力学习,不然分到放牛班,以后毕业打工嘛。


这看似是一厢情愿的“为你好”,但这里面何尝没有爱?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因为阿玲的妈妈没有上过国中,所以小小年纪就进厂当了女工,年纪轻轻就结了婚。


她看到的世界,只是眼前这巴掌大的世界。


她的一生,都是为了丈夫、婆婆、儿女团团转。


她愿意这样吗?可她根本就没有选择。


所以她希望阿玲好好学习,去看更广阔的的世界,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这其实是一个相互理解的过程。


阿玲慢慢看到父母干涉后的爱意,父母也应该懂得适时的放手。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俗女养成记》的好,在于细节的真。


所谓还原过去,不是场景多还原,年代多还原。


而是细节的还原,那一代人共通记忆的还原。


比如看电视。


阿玲趁妈妈不在在家偷看电视,阿公给她在门边望风。


妈妈一来,阿玲赶紧关了电视进了房间,摆出学习的样子。


然后呢?


和所有的妈妈一样,阿玲妈回来就去摸电视壳。


发烫的电视壳是阿玲偷看电视的证明。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比如剪头发。


妈妈明明说好了只剪“一点点”,可直到剪完,自己才发现剪了“特别多”。


父母好像总是会用“为你好”的理由去打破和子女的承诺。


这种细节是很多人儿时都经历过的。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俗女养成记》的好,在于角色的真。


和第一季一样,第二季也是在讲述现在的过程中回溯与此相关的过去。


第一集讲父母对自己的干涉,从小到大。


第二集是阿玲初来月经和即将进入更年期相互对照。


想来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惊喜和共鸣。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看着陈嘉玲,我们也会想到平凡不完美的自己。


看着陈嘉玲的父母,我们也会想到自己的父母。


看着陈嘉玲的故事,我们也会想起自己的儿时和现在。


跟着陈嘉玲,我们学会了和自己和解,也和家人和解。


看着陈嘉玲,我们好像释怀了,好像什么都不怕了。


一集飙到9.6,这国剧一回归就称王 - 天天要闻


就像陈嘉玲在第一季最后说的,


“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


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到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讨厌自己。”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一副镇长意外走红 - 天天要闻

一副镇长意外走红

近日,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90后”副镇长徐畅,因直播卖芍药鲜切花走红网络。在直播视频中,他摆好地摊,手拿芍药鲜切花向市民推销,其俊朗的形象迅速引发网络关注,一度登上热搜。在当地为其制作的视频中,徐畅化身为“芍药代言人”,一袭白衣手捧鲜花,行走在芍药的花田中。图源极目新闻视频号视频发布后短短几天时间传播...
《阿凡达3》曝光新剧照,导演卡梅隆透露索尔达娜的演绎十分耀眼 - 天天要闻

《阿凡达3》曝光新剧照,导演卡梅隆透露索尔达娜的演绎十分耀眼

《阿凡达3:火与烬》曝光新剧照——出击的奈蒂莉。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透露:这部中,索尔达娜对奈蒂莉的演绎十分耀眼,她刚凭《艾米莉亚·佩雷斯》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演技得到认可,而“在《阿凡达3》,她更超越了你此前所见”。据此前报道,《阿凡达3》在CinemaCon播放预告,展现了本片中的新族群:邪恶的“灰人/As...
孙俪邓超为11岁女儿庆生,亲吻照遭调侃:今年没有亲到变形 - 天天要闻

孙俪邓超为11岁女儿庆生,亲吻照遭调侃:今年没有亲到变形

极目新闻记者 付瞰5月3日11:15,孙俪在微博po出为女儿小花庆生的图片,冲上热搜第三。当天是小花11岁的生日,孙俪提到,她和邓超给小花专门制作了蛋糕,“是妹妹最喜欢的巧克力味。”更祝愿女儿能够“永远做自己的大女主”。有意思的是,庆生照片中,邓超和孙俪还原了8年前一左一右亲吻小花面颊的照片,不过,相比当时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