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打着关心的名义,插手别人的生活。

这是第234篇订阅号

不要打着关心的名义

干扰对方的生活

文|蘑菇张 编辑 | Fanta

表达爱与关怀,可能对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一直是个头疼的命题。

关心一定出于好意吗?不见得,有些关心却会让人倍感压力。这些让人难受的“关心”,你遇到过几条?

01.

“这么累,

要不就回家吧。“

来北京快2两年了,每天坐1个小时的地铁上下班,习惯地把回出租屋当成回家,然后看着夜幕下的北京发呆。

每次和爸妈打电话,总会问近况,只要但凡有一点不如意透露给他们,他们接下来的一句肯定会是“这么累,就回家吧”,“呆在大城市何必呢?”,“别搞垮了身体,回家吧。“

像我这种小地方出来的人,有时候不甘心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出生在哪里不由我们选择,但机会总能够自己去争取吧。

父母总是不能理解,希望你回家希望你呆在身边,早一点结婚有小孩。可这样循规蹈矩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一刻的关心就像是沉重的负担,渐渐的有任何不开心我都不敢再和家里人说了。

2.

别催了,

你以为我不羡慕别人有对象吗?

每次回家,和我爸妈吵架基本就一个主题:“今年怎么还没对象?”“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眼光不要太高!”

一开始还是委婉地劝说,发展到现在的“自己的条件也就那样,不要再挑了。”这种自我否定,让我这暴脾气一点就着,为什么就看不到我的好呢?

对象这件事,说不羡慕是假的。有的时候我真想说,别催了,你们以为我不想有对象吗?但也不是天下掉下来马上就能有的呀。

感情的事情又怎么能将就,不想将就吧。我还是相信会有那么一个对的人,让我坚定地相信爱情不可辜负。这个人催不来,留点时间让他慢慢来吧。

还有1个月就30了,本来想今年再努力一把的,看来今年又没有可能了。而且我特别想说,光催着问“你有对象了吗”真没用,倒是给我介绍啊。

3.

“我甚至害怕看到孩子。”

结婚之后,确切地说应该是在确定结婚之后,关于“生孩子”的关心总是会隔三差五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我甚至害怕看到小孩,害怕去逗小孩玩,因为下一句将会是:“小孩子这么可爱,什么时候打算自己生一个?”即使,说话的本人并没有恶意。

我不是丁克,我对孩子并没有恶意。但开始想要做好准备,再迎接TA的到来,就是这种犹豫是我深陷痛苦。

抛开分娩的十级痛楚,产后的身体伤害,我更担心我承担不起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如果我不能给他好的,让他来这个世界上受苦吗?于心何忍。

“为什么别人可以,你就不可以?”“大家不都是这样过来的?”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都觉得为什么要拿别人和我对比呢?每个人生活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用着看似关心的话语,来干扰别人的生活。

4.

最怕别人突然问起:你学什么专业的?

每次都会被亲戚问:“你这个大学专业都学什么呀?”我的第一反应都是:无言。而且,每一年都会问:在哪里?学什么专业?专业以后出来能从事什么职业?

我学的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总有人会好奇会问,这是干嘛的呀?还有人开玩笑会说是通下水道的吗?(...

紧接着就会七嘴八舌的“关心”起来,“你这专业听都没听过,肯定不行!”“这学出来能干啥啊,赶紧转专业吧。”

且不说我未来的工作是否与现在学的专业有关,就算有关,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去指手画脚给建议,哪来的自信呢?

5.

他不喜欢你,

你的关心就是负担。

你单恋过吗?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时候的关心是负担,我想我会回答:他不喜欢你,你的关心就是最大的负担。

忍不住发信息找他,哪怕十句话只能得到一句话,哪怕从早等到晚都没有回复。但我还是会在心里反复地说服自己:“他不回消息,只是因为没看到,他没有主动联系我,只是因为太忙了……”

每次过节,我还会被自己缩衣节食攒钱,给他买礼物的行为自我感动,另一方面我也在无限期待,他收到我的礼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深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等一条微信的回复。直到对话框,停止在一次次客套又生疏的感谢,止步不前。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心翼翼地维护心里仅存的那一点期待。

我这么喜欢,这么关心,为什么没有回应呢?后来想明白了,当他不喜欢你,你做再多,再贴心都是无用的负担。

6.

打着关心的名义看我的手机

真的很难以接受

前女友有翻我手机的习惯,我真的难以接受。还记得我有次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很久之前在工作上有过业务往来,我还寻思着这回怎么没用微信事先打招呼。

挂完电话才发现收到的对方添加好友的验证消息,我通过后赶紧回复:“女朋友把我微信里的异性差不多都删了,太不好意思了。”真是又尴尬又无奈。

女朋友的这种“关心”,常常让我觉得窒息。时不时的趁我不注意的时候翻看手机,工作上、生活上、我与家里的人对话都看了个清清楚楚,有时候还会因为某一句话回的不得当来审问我。

朋友知道后都笑着说,你肯定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人家才看你看的这么紧吧!

我也知道相爱的人彼此之间应该坦诚,但这样子的“关心”,我感觉我什么也没做,已经是个“罪人”了。

“关心”其实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很难给出一个科学意义上的鉴定。

但令人感到舒服、温暖的“关心”一定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对方真正的需求,最高级的善良,一定是学会共情。

以批评的方式来表达关心和爱,不断地指责和否定,总是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关心不是控制,我想要你对我好,而不是为我好。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过着庸碌又平凡的的生活,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小麻烦,关心仍然是必要的。

我们依旧期待真诚的关心方式,是对爱人的那份爱与关怀,能够真切地传达给对方,拥有属于你们之间无法比拟的安全感。

一起来聊聊:

你感到最负担的关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