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如纸张张薄,反反复复是人心

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意越来越淡薄。就包括一些亲戚,真是应了那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记得上学那会儿,家里因为母亲生病,又赶上连年大旱,就连一千多元的学费都出不起。父亲没办法,去城里姑姑家借钱。姑姑、姑父都在城里上班,每月都有工资拿,家里一个孩子上小学。在当时,家庭条件那是相当好了。在父亲那一代,从小家里孩子多,父亲作为哥哥,拉扯弟妹长大,可以说,比父母照顾她们都多。所以去之前父亲满心期待,想着妹妹一家能慷慨解囊,帮我们度过难关。可当父亲到了城里姑姑家,没等和他们说明来意,姑姑和姑父就开始哭穷啦!在城里生活怎么怎么不容易,花销大,人情往来多,孩子用钱地方多,月月工资不够花……父亲本是脸皮薄的人,一听这情况,明显是不愿意帮忙的样子。父亲没张口,只说来串亲戚,看看他们,住了一晚就匆匆回家了。

父亲双手空空回来,我的学费还是没着落。母亲说后院叔叔家刚刚卖了猪,不然去试试,看能不能帮忙。父亲也是实在没了办法,硬着头皮去了叔叔家。这回没等叔婶吱声,父亲先开了口,却不想叔叔婶婶并没给父亲面子,直接拒绝了,说这钱有这用处,那用处,就是不能借。

父亲借钱连连碰壁,也知道人家都是怕我们穷,还不上这钱。父亲没有埋怨他们一句,他说:借钱这回事,借是情意,不借是本分。但话虽如此说,可到底是亲兄弟姐妹呀,难道没有情意吗,没想到人情淡薄到如此程度。

开学的时间日渐临近,父亲想不到别的办法,连跑信用社,抵押了房子,贷了款,我这才拿了学费去上学,那已经比报道时间晚了一天。

岁月更迭,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快还上了贷款,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这时候一大帮子亲戚又窜出来认亲了。这个家里需要进货,让帮着拿点钱垫付,那个家里儿子结婚,房子需要装修,让帮忙张罗点装修款。父亲、母亲都是重情重义之人,虽然我对于这帮亲戚的所作所为并不认同,但还是不想父母不开心,就能帮则帮了。

面对这样的亲戚,也只能慨叹,人情如纸张张薄,反反复复是人心啊!

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