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2024年06月26日01:03:08 情感 1422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由于贴身照顾老妈,有了大量时间听我妈叙述她的过往,尤其是她年轻时候的生活片段,人老了之后最喜欢说的是,小时候或者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我爸家弟兄三个人,我爸是老二,由于我爷爷家的经济状况还算不错,所以这三个儿子都读了书。


由于哥仨有文化,所以长大后都出去参加了工作,都成了国家干部。我大伯在公社工作,我叔叔在县银行工作。


由于我爸读书最多,他上了师范学校,毕业之后没有对口去教书,进了市里的政府部门工作。离老家将近有100公里的路程。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他们那个年代,家里条件好的都结婚早。我大伯和我叔叔都是14岁就结婚了,都是媳妇比丈夫大,我大娘比我大伯大5岁,我三婶比我三叔大4岁,我爸晚一点儿是19岁结的婚。


他们那个年代女性一般都不识字儿,没有文化,出来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我爸他们哥仨娶的媳妇,都是农村媳妇。没有从城里找的。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我大伯就在本村工作,因为我们村就是公社所在地,他是没出村的公家人。我叔叔离家也不远,在县城里,离家几十里地,他不是天天回家,但是他回家能经常骑自行车回家,总的来说离家也不算太远。


唯独我爸离家比较远,平常很少回家,只有到过年过节才能回趟老家。


这样就造成了两地分居,我爸也照顾不了家,我妈一个娘们(我妈对自己的称呼)拉着几个孩子在老家里过,眼跟前儿没有老爷们儿在家里撑腰,多少有点儿觉得没依靠,腰杆儿挺的不是那么直。


不像我大娘,觉得自己的男人在家里身边能给自己撑腰,能挡风遮雨,又是公社里的干部,别说在家里了,就是在村里都有横着走的感觉。


我叔叔和我婶子都是老实人,婶子人家虽然老头子离的也不远。但是人家没有像我大伯家那样横行跋扈。


我认为我爸离家远,娘们孩子留在村里生活,作为亲弟兄应该适当的照顾弟妹及侄子侄女们的生活。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如果即使不照顾,不长不短也可以。但是我大伯不但不照顾我妈和孩子们的生活,反而做出一些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情。


这件事儿对我妈的伤害,到现在她都90多岁了,时常跟我们唠叨起我大伯干的这件让人讨厌、愤怒的事儿,我听到这个事儿以后,我也觉得我大伯做的这个事儿不仗义、不地道。


虽然这件事不大,但是我妈觉得被骗,被愚弄,感觉到心里很是不爽。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这里边也有我爷爷奶奶,比较偏向我大伯大娘他们一家有关,尤其是我奶奶,从小就偏着我大伯。我大伯结婚以后,我奶奶爱屋及乌,对我大娘也是宠爱有加。


我爷爷奶奶跟我大伯大娘家走的最近,生活中有什么事儿?互相通气儿,互相帮忙。


我奶奶跟我们家和我三叔三婶儿家,不怎么走动。


事情是这样的,我爸爸从城里给家里来了一封信,信是写给我大哥的,当时我大哥刚刚上学,字认的还不全,没法把这封信念下来。


我妈又不识字,我妈就拿着这封信,想找个识字的人给念念,恰巧碰到我大伯,我妈就把这封信给了我大伯,说让我大伯念念,看看这信里头说了点什么事儿?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我大伯把这封信拿到手里以后。看了一遍,给我妈说,没事儿!没事儿!心里没说什么事儿!


随即就把信给了我妈,我妈看着我大伯的表情好像不太对劲儿,不像没事的样子。但是人家说没事儿,又不能继续追问,只能作罢!


我妈发现我大伯家的儿子,这个七八岁的孩子,从他们家像小燕子一样飞着,就上我爷爷奶奶家去了。


从那天以后我妈发现,我奶奶每天在我们家门口。拿着点手头东西干活,要么是纳鞋底儿,要么就是缝衣裳。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反正时刻观察着我们家的动静,看我妈有什么行动。这真像谍战片里的地下工作者。假装干活,化妆侦察,实际上是在监视着我们家的一举一动。


这就更让我妈起疑心了。我奶奶这些反常举动加大了我妈对这封信的怀疑,但是我大伯说了,说信上没有写什么事儿,他觉得作为一个大伯哥,不能骗人吧,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多心了。


我妈就还像平常一样过日子,该干活干活。该做饭就做饭。原来怎么生活,现在还怎么生活。逐渐逐渐,我妈也就把这事儿给淡忘了。


一个多月以后,我三姨忘了是有点儿什么事儿,去我们家了,我妈娘家就在本村。我们家在西头,我姥姥家在东头。


平常各过各的日子。姥姥家有了什么事儿以后,有时候派我三姨给我妈通信儿。


我妈说忘了是我姥姥家有什么事儿了,反正我三姨上我们家来了,我三姨是我姥姥家唯一的一个初中生,她在我们村小学当小学老师。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我妈知道我三姨有文化,她就又把我爸写给我家的那封信,拿给我三姨看。


我三姨看了看以后,她给我妈说,这信上说,我姐夫托他的同事,给家里捎来了一对新买的水桶,这个同事的家就在咱们邻村的丁家庄,这个同事的名字叫丁大发。


我妈听了信以后很惊讶,她说,我叫大伯哥看的。他说信里没事儿!没事儿!。我三姨说他瞒着你呢!


我妈给我三姨说,你赶紧回去吧,我知道了。今天大队里还要分白萝卜,我要去地里背萝卜去了。


我妈从地里,把生产队分了的萝卜背回了家。把萝卜一放到家里。立马拿来一根麻绳,就朝着丁家庄的方向直奔而去。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到了丁家庄,打听到了丁大发家在哪儿之后,我妈做了自我介绍,说明了来意,丁大发的家人还说,怎么这么长时间才来呀?


我妈看到丁大发家正在做豆腐,我们自己家的桶,也在那儿被他家正在用着,我妈说你们用吧,我改天来拿也行,人家说不用,我们马上给你腾下了,我妈就拿上了这一对桶回家了。


我妈来丁家庄的时候就带了一条麻绳,我妈就把这两只水桶用麻绳拴起来,把麻绳放在肩上,胸前一直桶,后背上一直桶。肩挑着就回来了。


我妈从丁家庄取回水桶的事儿,马上就传到了我大伯和我爷爷奶奶家,这两家早就知道有水桶的事儿。不知道当时我妈取回水桶之后,他们的心理反应是什么?


我大伯也不知道什么叫尴尬?见了我妈,他自己不知道怎么自圆其说了,强打精神、强词夺理的给我妈说,就这水桶还叫个事儿啊,这不叫个事儿,所以我就说没事儿!


实际上,我大伯看了我爸给我们家写的信之后,他就回他们家给他儿子说了,他儿子就赶紧给我爷爷奶奶说去了。


我大伯也到我爷爷家给我爷爷说,你去丁家庄把那桶取回来吧,我爷爷不好意思的说,人家信写给他们自己小家的,又不是写给我的,我不去取。


不过有一次我爷爷使用我们家这个水桶时,给我妈说,这水桶是我儿子买的,也是我的。


我妈听我爷爷这样说话,我妈立马说,那老大老三买的东西也都是你的?我妈说你随便使,我绝对没意见,但咱要说个公平的理儿!


我爷爷立马生气的说,不使啦!不使啦!我不使啦!


我奶奶见了我妈说,都一个多月了,你那封信还没扔啊?还放着呢?


我妈说当时我看大哥给我念信的时候,那表情就不对。还有你天天突然在我门口干活,我也觉着可疑。


我妹妹到我家来了,我还不赶紧让我妹妹看看,到底信里写了点什么呀?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咱们一家子的人都在糊弄我,都在骗我呀!


我妈说你儿子不在家,我一个娘们儿,拉扯着这么一大堆孩子在家里过,这日子本来就不容易,你们还算计过来算计过去,算计我这么一个男人不在家里的娘们儿。


其实我奶奶在我家门口故意装着干活,就是看我妈是不是去丁家庄把桶取回来了。她就在那儿监视着我妈的一切行动,不知道我爷爷奶奶是什么心理。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我爸爸给我们家里买点东西,难道我爷爷奶奶心里也不舒服吗?我大伯不告诉我妈信里到底写了啥?也不知道他这是什么心理?难道弟兄们把日子过好了,他心里也不舒服吗?


公公婆婆、还有大伯哥,如果自己的儿子、弟兄不在村子的家里,作为公公婆婆还有大伯哥,不应该帮衬弟媳妇这一家老小吗?


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我妈年轻时候的记忆里,落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是絮叨絮叨,其实在她这个年龄她其实已经释怀了。


妈不识字,大伯看我爸来信后说没事!三姨看信后说,他有事瞒着你 - 天天要闻

网友朋友们,你们的大家庭里。父母兄弟互相之间有矛盾吗?相处的好吗?在评论区里聊聊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67岁老人:父母走后,兄弟姐妹感情再好,来往也要多留3个心眼 - 天天要闻

67岁老人:父母走后,兄弟姐妹感情再好,来往也要多留3个心眼

导语世事是变换的,正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样。很多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哪怕是亲密如兄弟姐妹,关系也会发生着改变。而这种改变尤其是在父母走后更加的明显,父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年年相处,处处和气;父母走了之后,这个大家也就散了,兄弟姐妹间一地鸡
新婚夜她得知老公不能生育,公公喊她出来,告诉她有孩子的方法 - 天天要闻

新婚夜她得知老公不能生育,公公喊她出来,告诉她有孩子的方法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小手点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文:娱析编辑:娱析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红烛摇曳,喜气洋洋,这本该是张宝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新婚之夜,丈夫王俊生的一句话,却
“相亲分析师”爆火背后:一个34岁单身男人的生意经 - 天天要闻

“相亲分析师”爆火背后:一个34岁单身男人的生意经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永恒 一块小黑板,一支马克笔,凭着“这个男人能嫁吗”的话题,这个爱穿浅色T恤衫,留着一头精干短发的年轻男人,总能在短短两分钟的时间里,靠着拆解相亲对象的条件,吸引了当代年轻网友的关注。诀窍在于,看似优秀的条件和大跌眼镜的分析结果之间的反差。这个博主自称无念,34岁,初中辍学,15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