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2020年12月23日20:20:10 情感 1952

本期情感调解的主题是村里拆违引发的兄弟矛盾

老父亲还在世时,两老一起住在小儿子的大房子里,老父亲过世后,老母亲就自己搭了间小房子住,平时吃饭自己烧,这段时间,村里拆违,老母亲搭的小房子也被拆了。

恰好小儿子家刚装修,搞了油漆,暂时不能住人,所以小儿子就去跟大哥商量,暂时让老母亲住去大哥家里,可大哥大嫂却借机提出要重新分地分房,索要父亲留下来的一块地,这让小儿子心里很不舒服。

老小对大哥说:“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大哥说:“重新分地分房”,为了当初分家时分给小儿子的一块茶山以及一块自留地,兄弟俩起了矛盾。

“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闻

情感调解

老小对调解员说:“我弟弟说要让母亲住到我这里,我也是同意的,我可以提供房间,但是要两兄弟轮流照顾,我弟弟就不同意了,他的意思就是父母以前是跟他住一起的,在他家待了很长时间,现在应该由我照顾母亲。”

老小媳妇补充说:“还有一点就是茶山的问题,我是本村人,我和我老公结婚几个月后分了茶山,结果一年后两兄弟分家了,公公把我们的茶山分给了小叔子,现在既然已经闹成这样了,我想把茶山要回来。”

调解员问:“你们主要是解决老母亲的养老问题,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问题?”

“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闻

老大说:“一个是养老问题,另一个是父母财产的问题,我父亲在的时候养种猪,造了许多房子,现在都要拆违了,名字是我弟弟的名字,将来如果能赔钱,我一分钱都拿不到,我的想法就是该我拿的我要拿,母亲也要照顾。”

在和老大夫妻俩沟通了一会儿,了解大致情况后,调解员跟着老大夫妻俩来到了弟弟的手机店里,弟弟告诉调解员:“我没有不赡养母亲,是我大哥总是找我要父亲留下来的那块地。”

在调解员的建议下,一行人来到了村委调解,坐下来后,弟弟告诉调解员:“村里拆违,母亲没地儿住了,我的房子刚刚装修,住不了人,我就去跟大哥说让母亲暂时在他那里住段时间,大哥同意了,但是有个前提是重新分地分房。”

“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闻

两兄弟口中的一块自留地,据大哥说是他的自留地,却被父亲拿去造房子了,现在这块地的名字时弟弟的名字。

调解员表示:“茶山也好,自留地也好,如果你们两兄弟闹到不可开交,要打官司的地步,到了法院就要谁主张谁举证,比如弟弟说茶山是他的,那么弟弟要拿出当年那张分家协议书,至于自留地,那就要查权证了。”

弟弟说:“地是清楚地,我父亲当年为了养猪,造了大概三间房子,这是父母的财产,假如拆迁赔钱,赔的钱都给我母亲。”

大哥问:“多少个平方你知不知道?”

“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闻

弟弟:“多少个平方可以量的!”

大哥:“在你名下,你肯定知道多少个平方。”

弟弟敲桌子说:“大哥,我要是良心坏一点,我一分钱都不给你!”

村主任告诉调解员,现在村里在搞美丽乡村建设,可能他们老爸老妈造的附房要被拆掉,拆掉之后可能会有一笔补偿,我个人认为这笔钱应该给老母亲。

最后,在村主任和调解员的劝解下,两兄弟同意以下方案:“第一,茶地归大哥,自留地归小弟。第二,房子拆掉后如果有补偿,补偿的钱给老母亲。”

调解结束的时候,老母亲来到了调解现场,再被问及想跟哪个儿子住时,老母亲说自己已经跟小儿子住习惯了,接下来还是愿意跟着小儿子住。

情感点评

老母亲77岁,生活尚且还能自理,在调解快结束的时候,老母亲还说如果儿子打电话过来让她帮着摘茶叶,她也会去的,其实从侧面来看,老母亲只是想力所能及地为孩子做点事,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

老母亲说想跟着小儿子住,小儿子也是同意的,可是等再过几年,老母亲的年纪大了,逐渐力不从心了,大儿子也不能推卸赡养义务,如果人不能敢去照顾,那么费用上也要承担。

大哥心中的心结就是茶地和自留地,说白了,父亲留下的家产也不多,弟弟也不是特别坏,真像弟弟说得那样,名字是他的,如果他不给哥哥,哥哥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重视父母留下来的财产时,也希望每个子女能重视下父母的赡养问题,人都有变老的那天,怎么对待父母,儿孙也会看在眼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完

——关注我,温暖相伴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男人在65岁之前应当筹备好9颗星,才能坐享悠闲惬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男人在65岁之前应当筹备好9颗星,才能坐享悠闲惬意的晚年生活!

在传统家庭结构中,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男性被视为家庭经济支柱和决策的核心,需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这种角色的定位源于农业社会对男性体力优势的依赖,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们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的男人,应该说在我们年轻时更加深
那个被“团圆”压垮的春节 - 天天要闻

那个被“团圆”压垮的春节

今年春节前,婆婆早早打来电话,说小叔子一家要带着两个孩子来城里过年。我虽然心里犯嘀咕,但还是笑着应下了——毕竟老人盼着团圆,总不能扫了兴。腊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进门了。从那天起,我的“春节假期”就彻底变了味。
暴雨夜,女孩与迷路父亲“失散”;过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闻

暴雨夜,女孩与迷路父亲“失散”;过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连体育中心主场馆外暴雨如注,电闪雷鸣中,一名身穿蓝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与前来接她的父亲因信号中断、场地不熟而“失散”。正当她无助之际,路过的摄影师李正彦夫妇主动停车相助,冒雨驱车辗转10多分钟,最终让父女二人团聚。面对网友的称赞,这对“90后”夫妻却说:“每个大连人都会这么做。...
男友开车致女友截瘫,后全家失联!25岁姑娘绝望哭诉:谁来救我? - 天天要闻

男友开车致女友截瘫,后全家失联!25岁姑娘绝望哭诉:谁来救我?

一场车祸毁一生:25岁女孩高位截瘫,男友一家集体“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肃白女士的人生被彻底改变——男友张某某驾车时疑似分神驶入对向车道,与一辆大货车迎面相撞。事故导致白女士脊髓损伤、高位截瘫,而张某某及其家人仅受轻伤。事故现场 图片来自上观新闻更令人心寒的是,据白女士称张某某最初承诺“结婚+终身照料”...
过期糖果——致所有不甘过期的爱情 - 天天要闻

过期糖果——致所有不甘过期的爱情

第一节:燃烧的甜蜜我们是被时光遗忘的火焰,两颗拒绝融化的糖——在命运的玻璃柜里,用甜腻的反抗,灼烧每一寸陈旧!看啊!包装纸剥落处,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们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却比任何新品都更烫喉!第二节:黏连的宣言你说我们像被遗弃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闻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实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话就问问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我们现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轻时干过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大事没有,如果说不出来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活。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3 个维度解读她的心思 - 天天要闻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3 个维度解读她的心思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满心期待送出礼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里既开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别迷茫!女生接受礼物可不只是收东西这么简单,背后藏着不少小心思。从这 3 个维度分析,帮你读懂她的真实态度!一、看关系!
50岁之后,善待自己,富养自己,学会爱自己,养成这6个好习惯 - 天天要闻

50岁之后,善待自己,富养自己,学会爱自己,养成这6个好习惯

#晒图大赛#如果人生三万天,到了五十岁之后,人生已经走了一大半的时间。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总觉得自己有的是时间。等到了五十岁之后,看着身边有些认识的人,突然之间,就消失在人海,就会明白: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经历过世间冷暖,也品尝了人
抉择之间 刻画怎样的自己 - 天天要闻

抉择之间 刻画怎样的自己

◎邱岳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近些日子读到最喜欢的一本书。作者希钦斯被誉为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专栏作家之一,是一个苛刻的批评者,嘴毒手狠。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