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高考露宿街头,同学领我回家,多年后再见他时我给了他一耳光

2025年05月10日05:03:05 情感 1338

一耳光的情谊

"滚出去!没钱上什么大学?"父亲气得脸色铁青,一把掐住我的喉咙,"李志强,做梦!"

那个闷热的七月,仿佛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县城的老屋里,父亲的怒吼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我手中的录取通知书被他狠狠甩到地上。

"爹,我考上了,真考上了啊!"我弯腰捡起那张薄薄的纸,声音颤抖。

"考上了又怎样?家里连你弟妹的学费都发愁,哪来的钱供你上大学?"父亲猛烈地咳嗽起来,干瘦的身躯在昏黄的灯光下佝偻着,那是常年肺气肿的后遗症。

母亲站在一旁,手里搓着发白的围裙角,眼里含着泪水,却不敢吱声。

1991年的夏天,国家刚开始实行高校收费政策,动辄上千元的学费对我们这个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家是县城最偏僻的一条胡同里的一间平房,屋外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我摸了摸口袋里的二十块钱,那是我当了三个月家教积攒下来的全部财富。

"我可以打工赚学费!"我不甘心地争辩着。

"打工?"父亲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你知道上大学要多少钱吗?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没有三四千下不来!你打一辈子工也赚不到!"

"可这是我唯一的机会啊!"我握紧了拳头,指甲掐进肉里。

"没门!"父亲一拍桌子,桌上的搪瓷缸子跳了起来,"初中毕业就能进砖厂,现在招工,月工资六七十,你去砖厂上班,补贴家用!"

我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和那张被揉皱的录取通知书,塞进了一个旧书包

母亲趁父亲去厕所的功夫,塞给我五十块钱和几个鸡蛋,"娃,妈没用,帮不了你..."

91年高考露宿街头,同学领我回家,多年后再见他时我给了他一耳光 - 天天要闻

"妈,我会想办法的。"我轻声安慰她,却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那晚,我带着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不知道走了多久,最后在县城中心的人民广场坐下。广场上的大喇叭正播放着《东方红》,几个老人在跳广场舞,远处的霓虹灯闪烁着"改革开放创新路"的标语。

我靠在一棵老槐树下,望着星星点点的灯光,想着那遥不可及的大学梦。夜渐深,广场上的人散去,只剩下我和几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蚊子嗡嗡地在耳边飞舞,带着夏日的燥热和青苔的气息。我翻开书包,取出那本高考复习资料,就着昏暗的路灯,回顾着自己这半年来的奋斗历程。

"果然是学霸啊,这都能看进去。"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我回头,看见周文发穿着一件白背心,手里拿着一瓶北冰洋汽水,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周文发是我们班的班长,寸头圆脸,成绩比我好,为人随和,高考比我高出二十多分,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

"文发?你怎么在这儿?"我合上书本,有些尴尬。

"我来广场打电话,我舅舅家就在附近邮电局工作。"他递给我半瓶汽水,"喝点?解暑。"

汽水的甜味在口中蔓延,却掩盖不住心中的苦涩。我没敢告诉他实情,只说是出来透气。

周文发是个心细的人,他看了看我的书包和那本满是笔记的复习资料,若有所思。"走,去我家!"他不由分说地拉起我。

"不了,不方便打扰..."我推辞着。

"得了吧,我爸妈都喜欢热闹。"周文发不由分说地拉着我的胳膊,"再说了,这大晚上的,你准备睡广场?"

周家在县城西边的筒子楼,一梯两户的老式楼房,进门是狭小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那是他们去北京天安门拍的,照片里的周文发穿着红领巾,露着虎牙笑得灿烂。

91年高考露宿街头,同学领我回家,多年后再见他时我给了他一耳光 - 天天要闻

客厅里摆着一台14寸的牡丹牌黑白电视机,正播放着《新闻联播》。周父是县粮站的工人,此刻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周母在百货公司做营业员,戴着老花镜在补一件衬衣。

"爸,妈,这是我同学李志强,学校第二名,考上了西安交大!"周文发大声介绍着。

"哎呀,真厉害!快坐快坐!"周母热情地招呼着,忙不迭地进了厨房。

周父是个寡言的人,他递给我一支大前门香烟,我不好意思地摆手。"不会抽?"他笑了笑,"不会就好,省钱。"

周母从厨房端出两碗热腾腾的鸡蛋面,上面还卧着两个荷包蛋。那香味让我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吃,别客气,就当自己家。"周母笑眯眯地说。

吃面的时候,周文发把我的情况和盘托出。"志强家里困难,父亲生病,母亲没工作,还有弟弟妹妹要上学,家里拿不出学费..."

"上大学是好事啊,咋能放弃呢?"周父皱着眉头,叼着烟卷,陷入沉思。

"是啊,现在国家鼓励读书,不能因为一时困难就放弃。"周母附和着,递给我一碟腌黄瓜,"多吃点,长身体。"

那晚,我睡在周文发的上铺,床头贴着几张港星的海报,周润发张国荣周星驰,旁边还有一张奥运冠军李宁的照片。

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回荡着父亲的怒吼和母亲的啜泣。周文发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安,小声问道:"志强,你真的想去上大学吗?"

"想,做梦都想。"我盯着天花板上的霉斑,声音有些哽咽,"可我家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钱。"

91年高考露宿街头,同学领我回家,多年后再见他时我给了他一耳光 - 天天要闻

"多少钱?"周文发追问。

"听说要三四千。"我苦笑,"别说我家,整个村子凑起来也难。"

第二天清晨,我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周父周母正在卧室里低声交谈,周文发不知何时已经起床。

我洗漱完毕,周母叫我和周文发吃早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稀饭咸菜,还有两个茶叶蛋

吃完饭,周母神秘地叫我和周文发进了卧室。她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一个蓝布小口袋,递给我。"志强啊,这里有三百块,你先拿去交学费,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我们。"

我惊讶地看着那一沓皱巴巴的钱,有十元的、五元的,甚至还有一元的票子,一看就是他们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阿姨,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我连忙推辞。

"拿着吧,"周父难得地开口,"文发和我们说了,你学习这么好,不上大学太可惜了。这钱就当借你的,以后有出息了再还。"

"爸说得对,咱们是同学嘛,互相帮助很正常。"周文发拍了拍我的肩膀,"再说了,你不是打算去西安吗?我去北京,咱俩以后可是要在不同的城市闯荡,将来成了大官儿别忘了提携我啊!"

那一刻,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我接过那个布口袋,沉甸甸的,不仅是钱的重量,更是情谊的分量。

"文发,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我郑重承诺。

"行了行了,又不是外人。"周文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先去学校报到吧,别误了日子。"

临走前,周母还给我塞了一个搪瓷饭盒,里面放着几个鸡蛋和一些咸菜。"路上饿了就吃点,到了学校记得写信。"

带着周家的这份情谊,我回到了家。父亲见我手里拿着钱,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叹了口气:"你真要去?"

91年高考露宿街头,同学领我回家,多年后再见他时我给了他一耳光 - 天天要闻

"爹,我想去。"我鼓起勇气,"这是我唯一的机会。"

"钱从哪来的?"父亲狐疑地问。

"是...是周文发家借给我的。"我如实相告。

父亲沉默了许久,最后只说了一句:"记住,男子汉要有担当,欠别人的,一定要还。"

那年九月,我背着简陋的行李,坐上了前往西安的绿皮火车。临行前,我给周文发写了一封信,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承诺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大学生活比我想象的要艰难得多。学费、住宿费勉强凑齐,但生活费成了大问题。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四处打工:在学校食堂洗碗,在校外发传单,甚至去建筑工地搬砖。

冬天的西安异常寒冷,我的手冻得开裂,但心中却始终怀着一股暖流。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周文发和他父母的鼓励,想起那三百块钱的分量。

大二时,我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了全国二等奖,附带一千元奖金。我立刻寄了五百元给周家,作为第一次还款,剩下的钱买了几本专业书和一件厚实的棉衣。

寄出去的钱和信却在一个月后被退了回来,信封上写着"查无此人"。我这才得知,周家搬走了,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我不死心,假期特意回到县城,找到了周家的老邻居。才知道周家早已搬到了外地,至于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大四下学期,我参加了校招,被分配到了西安的一家国企。那年月,分配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我总算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工作两年后,我攒够了钱,把父亲的肺病治好,还给弟弟妹妹交了学费。1997年,单位开始改制,我看准机会,申请了停薪留职,和几个朋友一起下海经商,做起了建材生意。

91年高考露宿街头,同学领我回家,多年后再见他时我给了他一耳光 - 天天要闻

起初几年异常艰难,我们几乎赔光了所有积蓄。但随着国家房地产业的崛起,建材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到了2005年,我们的公司已经小有规模,我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

然而,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始终没有忘记周文发一家的恩情。我试过各种方式寻找他们,但始终没有线索。

直到2010年春天,在西安举办的一次建材展会上,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站在展会角落,身穿褶皱的西装,头发稀疏,眼袋下垂,像一棵提前老去的树。

他正低着头,认真地填写一份求职表,旁边写着"诚聘全国销售代表"。

我的心猛地一跳——那是周文发!

我快步走上前,有些不确定地唤道:"文发?周文发?"

他抬起头,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了那标志性的虎牙笑容:"志强?真的是你吗?"

二十年的岁月如同潮水般退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天,在县城的广场上偶遇。

我们拥抱在一起,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看看,我就说你会有出息的,现在都是老板了!"

"你呢?这些年去哪了?我一直在找你。"我迫不及待地问道。

周文发的眼神暗淡了一下,但很快又扬起笑容:"这不是来找工作嘛!你看我行不行?"

我们找了一家小饭馆,点了几个家常菜和两瓶啤酒。酒过三巡,周文发才慢慢道出了这些年的经历。

"其实,我那年没去成北京。"他喝了一口酒,语气平淡。

"什么?"我震惊不已,"为什么?你比我考得还好啊!"

"家里的钱不够了。"周文发苦笑,"给你三百块后,我们家就剩下不到五百,根本不够两个人的学费。爸妈都说,让我先去,可我知道,如果我去了,下一年他们肯定凑不出我的学费。与其半途而废,不如..."

91年高考露宿街头,同学领我回家,多年后再见他时我给了他一耳光 - 天天要闻

"所以你..."我的声音哽咽了。

"所以我选择了放弃。"周文发平静地说,"我去了县砖厂当学徒,后来厂子倒闭了,我就跟着一个师傅学装修。这些年,走南闯北,也算见识了不少。"

"那三百块钱..."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是我的大学预备金。"周文发笑了笑,"反正我也用不着了,给你不是正好吗?"

那一刻,我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我抓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却浇不灭心中的愧疚和感激。

"你这个混蛋!"我站起身,扬手给了他一记耳光,"为什么不早点找我?这么多年,你让我如何报答!"

周文发捂着脸,竟然笑了。他的笑容依然像当年一样阳光,只是眼角多了几道皱纹。"看看,我就知道你会这样。"

"文发,来我公司上班吧。"我认真地说,"不是施舍,我是真的需要一个懂建材的销售总监。"

"我现在就是个打零工的,能行吗?"周文发有些犹豫。

"就冲你的人品,我就敢用你。"我拍着胸脯保证,"再说了,你不是在建筑行业混了这么多年吗?经验比我丰富多了。"

就这样,周文发加入了我的公司。令我惊讶的是,他对建材市场有着独到的见解,不到半年,就带领销售团队创造了新的业绩高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整理他的资料时,发现了一沓陈旧的信件。那是我当年从大学寄给他的信,每一封都被仔细地保存着,有些甚至已经泛黄。

"你一直留着这些?"我不敢相信地问他。

"当然,"周文发笑着说,"这可是我的精神食粮啊!每次看到你在大学里的进步,我就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值得的。"

91年高考露宿街头,同学领我回家,多年后再见他时我给了他一耳光 - 天天要闻

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

2015年,我和周文发回到了母校,设立了"周文发励志奖学金",专门资助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发放奖学金时,周文发都会亲自到场,和学生们分享他的故事。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真正的朋友却是一生一世。"他总是这样告诉那些年轻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

有一次,一个获奖学生问他:"周叔叔,您不后悔自己当年的决定吗?"

周文发看了我一眼,笑着回答:"如果时光倒流,我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因为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自己的成就,还有帮助他人实现梦想的快乐。"

如今,我们的建材公司已经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周文发担任副总经理,主管全国销售网络。每当我看到他带领团队斗志昂扬地开拓市场,就会想起那个夏夜,他拿着北冰洋汽水出现在广场上的场景。

前不久,我们一起回了趟老家,找到了当年周家住过的筒子楼。楼房已经老旧不堪,即将被拆迁。我们站在楼下,回忆着当年的点点滴滴。

"文发,说实话,那一耳光,疼不疼?"我突然问道。

"废话,当然疼了!"周文发摸了摸自己的脸,夸张地做了个鬼脸,"你小子劲儿可不小,我那脸肿了好几天呢!"

我们相视而笑,笑声在老旧的筒子楼间回荡。

人世间最宝贵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像那一耳光一样,带着责备却满含深情的真挚情谊。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能够拥有这样的友情,已是最大的幸运。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将军不斩苍蝇”,做人当守底线,不卑不亢 - 天天要闻

“将军不斩苍蝇”,做人当守底线,不卑不亢

做人,其实没那么复杂。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社交当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既不吃亏,也能保有尊严。这一路走来,总得有些原则,有条边界。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留一分善意给世界,也留下底线给自己。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难免碰到一些
当最爱的人走了:这三句话,让我读懂了生命的真相 - 天天要闻

当最爱的人走了:这三句话,让我读懂了生命的真相

凌晨三点,手机相册里她的笑脸还亮着光,可枕边的温度却早已消散。当最爱的人突然离去,那种撕裂感像钝刀割心,原来,有些告别真的猝不及防。熬过无数个崩溃的日夜后,这三句话,像一束光照进了我黑暗的世界。“生命的出场顺序,早已写好剧本”曾经我无数次追
为什么女网红玫瑰嫁给俄罗斯老公一分钱彩礼都不要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女网红玫瑰嫁给俄罗斯老公一分钱彩礼都不要呢?

大家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很多女性在找外国男人的时候,从来不会要彩礼,甚至女方家庭还会倒贴一部分钱结婚,但要是找了国内老公以后,十几万彩礼一分钱不能少,还要五金一钻各种礼品,彩礼少几万块钱就不嫁给你,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25年前,继父靠修鞋供我读大学,如今我每个月给继父2000元生活费 - 天天要闻

25年前,继父靠修鞋供我读大学,如今我每个月给继父2000元生活费

鞋底里的星光"老周,您怎么又给我汇钱了?我明明每月都给您寄钱啊。"我看着银行短信,心里酸涩难言。手机屏幕的蓝光映在脸上,我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城市的灯火,思绪飘回了二十五年前。我叫周立明,今年三十有五,在省城一家国企做工程师,过着朝九晚五的
爱如繁花,需用心浇灌这五份养分 - 天天要闻

爱如繁花,需用心浇灌这五份养分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的。”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道尽了爱情的真谛。在男女之间,一段好的关系并非靠金钱堆砌,也非激情与浪漫的一时绚烂,而是需要用心经营,靠这五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