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一老一小”,托住稳稳幸福

2025年03月08日09:40:15 情感 6848

呵护“一老一小”,托住稳稳幸福 - 天天要闻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统计局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连着民心。2019年—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个,托位约480万个。“一老一小”服务网织密织牢,托住稳稳幸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如何更好关爱“一老”、呵护“一小”,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

——编 者

一问:硬件设施咋完善?

镜头

一张乒乓球桌,这边,孩子身姿灵敏;那侧,老人笑声爽朗。你推我挡,乒乓球来回跳动。

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樟坪畲族乡西排村“一老一小”幸福园的运动场上,66岁的村民刘土生手握球拍,笑容灿烂,“来来来,玩车轮战!”

村里的“一老一小”幸福园由闲置校舍改造而成,上下两层,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活动室、图书室、老年食堂、运动场等一应俱全。“孩子们在外地生活,我每天来这里,乐和乐和。”刘土生说,幸福园的老年食堂,每餐四菜一汤,荤素搭配,味道挺不错。

连线

“老幼共托”是一站式解决居民养老、幼儿托育的新模式。“老幼共托”将托老与托幼服务结合起来,让老人和孩子共享同一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进代际互动。

“老幼共托”,基础设施是关键。“农村地区可以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建设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备的‘一老一小’活动场所,让老人们有地方去、孩子们有人管。”樟坪畲族乡党委书记雷燕琴代表建议,接下来,还应继续完善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硬件设施,满足“一老一小”多样需求。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应按照‘存量更新’和‘全龄友好’的理念,一体规划空间布局,为养老、托育预留好功能区。”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委员建议,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应因地制宜,建设老年食堂、日间照料站、儿童游戏区、共享书屋、多功能活动厅等。

全国妇联副主席张晓兰委员建议,应根据人口规模等,在居民小区、自然村配备不同面积的儿童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基本活动需求。比如,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口袋公园”与“小微儿童乐园”,满足居民在家门口遛娃的需求。

二问:优质服务咋提供?

镜头

练书法、做剪纸、读画本……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塔街道武功山社区,读书声、欢笑声从“幸福课堂”传出。

环境宽敞、后厨干净、菜品可口……每到饭点,新建成的武功山社区食堂人气都很旺。食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营、微利普惠”的运营模式,9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

武功山社区把每周二、每周三设定为“幸福敲门日”,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了解高龄老人需求,提供助浴、理发、代购等服务。社区开发“一键养老”综合监管平台,不仅有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功能,还提供24小时人工服务。

连线

社区是“一老一小”的主要生活空间,要把生活圈打造成幸福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社区可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使居家老人享受到与社区养老的同质服务。”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方太乡井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温善连代表建议。

“调研中发现,年轻父母对优质的托育服务需求强烈。”沈阳市政协主席于学利委员建议,大力发展社区托育、企业托育等模式,加强托育人才培养,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集聚。

温善连代表建议,聚焦群众托育现实需求,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服务,增加嵌入式托育点,提供小型化、便利化、融合化托育服务。同时,要建立严格监管机制,保障婴幼儿安全与健康。

“人工智能赋能‘一老一小’服务,可提高效率和质量。”吴瑞君委员建议,利用社区服务热力图,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老人助餐、儿童托管等需求的分布,提升服务响应效率;开发人工智能语音陪伴机器人,缓解老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

三问:还有啥新期盼?

镜头

“手势变化,幕布上显出不同图案,这就是手影,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跟随保育员蒋华的示范,孩子们跃跃欲试。

一大早,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舜华路街道玉兰诚园小区家庭托育点内,蒋华为孩子们上手影讲解课程。

“一小”得到照看,“一老”生活也有保障。玉兰诚园小区东门附近,是舜华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中心的健身房、棋牌室、理疗室,向周边小区老年居民免费开放。截至目前,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月服务超过2500人次。

连线

近年来,我国在养老、托育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相关服务规范和发展。但与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些短板弱项需要补齐。

“我在走访家庭和托育机构后发现,普惠托育是不少家庭的期盼。”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代表建议,各地可立足实际,探索社区办托、单位办托、幼儿园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元供给模式,满足多样化需求。

如何补上养老、托育服务人才短板?温善连代表建议,强化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做好专业人才队伍扩容。此外,要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健全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提高职业吸引力。

“设定不同类型机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合力。”雷燕琴代表建议,比如,探索政府补一点、社会力量帮一点、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方法,不断优化“一老一小”服务。

(本报记者申少铁、齐志明、刘温馨、辛阳、周欢、杨彦帆、王者、易舒冉)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8日 07 版)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70岁才看懂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70岁才看懂这4个字

“晚了”二字,最是诛心七十岁那年,老李躺在病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儿女们轮流守着,孙子孙女偶尔来看一眼,病房里堆满了果篮和补品,可他却突然笑了——笑得苦涩,笑得无奈。
感谢年轻时候疯狂存钱的自己 - 天天要闻

感谢年轻时候疯狂存钱的自己

这是爱吃糖的猫cat第438篇原创文章作者|爱吃糖的猫☻hi,我是你们的猫姐,今天是我不上班的第109天。和我一起失业的,还有前公司的一个小姐妹,她比我早两周离开公司,也就是在今年的一月左右,当时赶上了过年,她就收拾行李提前回家了。
婚姻的扎心真相:谁讲理,谁就输了 - 天天要闻

婚姻的扎心真相:谁讲理,谁就输了

“鱼要讲水,人要讲理。”很早的时候,我们就被这样的心灵鸡汤喂养——“讲理走遍天下,不讲理寸步难行。”于是,与陌生人讲道理,与朋友讲道理。然而,当我们踏入婚姻的殿堂时,却发现,那些条条框框的“道理”似乎失灵了。环视身边,很多失败的婚姻就是败给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 天天要闻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头条创作挑战赛#☉作者 | 暮岁十点读书会出品相亲这个标签,曾与奇葩经历、焦虑吐槽等内容紧密绑定。无数年轻的单身男女,或是迫于家里的压力,或是无法拒绝熟人的介绍,纷纷踏上了相亲之路。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 天天要闻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有人认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随着年华老去便会黯淡。我却认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显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凭借底气、才气与和气,把岁月沉淀为自己的财富。年纪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翻一页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有位作家曾说过:无论男女如果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没有人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终的庇护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与他人无关,有一个爱你的人是福气,能够爱自己则是能力!深以为然,发现了吗?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 天天要闻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家中长辈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这做法对吗?生活往往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复杂与冲突,尤其是家中长辈离世,亲情,责任,习惯和现实之间的拉锯,往往让人无法喘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无情无义,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报丧,不通知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