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老公在街上的流动商贩处购买了两只真空包装的道口烧鸡,回来后立即放进了冰箱,今天中午打开一只准备吃时,发现烧鸡是臭的,气得他立即掂着烧鸡就去找人了。
他出门我就预知了结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找到了人,但退款的过程很艰辛,扯皮、推卸责任等各种纠缠,不排除不退的可能性;二是压根就找不到人,到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大。
果然,过了好大一会儿功夫老公掂着烧鸡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一问得知: 他把卖烧鸡的附近转了个遍也没能找到那个卖给他烧鸡的中年妇女。他的最终结论是:“算我倒霉,以后我再也不在路边活动摊点买吃的了。"
摊上这种事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束手无策或望洋兴叹,而我却不这样想,我认为凡事都该去努力,不努力怎么知道其中的深浅?努力了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不努力希望为零,这是必然,所以必须放手一搏,这不单单是那点钱的事!
我拿过烧鸡上的外包装标签,发现上面有个销售热线,于是我就打了过去。
接电话的是位男士,我给他讲明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不等我把话说完他就撂下一句“我问问后再给你回话啊”便匆匆挂断了电话,我听出了他的应付与不耐烦,于是我又打了过去,连拨几次他都没有接听。
我又拿过烧鸡的外包标签找寻到了生产厂家的具体地址,进而又找到了该厂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投诉电话,正要拨打,刚刚那个销售热线主动打了过来,他告诉我:他只负责销售,质量问题让我找其他人解决。随即他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并报出了对方的姓氏,我一听,呵呵,我俩同姓!
我没有半点的犹豫就把电话打了过去,对方也是位男士,后来看他加了微信的朋友圈知道他就是该厂的老板。
我简单给他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开始说重点:“尽管我是在路边流动摊点购买的你们厂家生产的烧鸡并且没找到卖货人,但她销售的烧鸡是臭的、变质的,这样的不合格商品是如何流向市场的?她那么大批量地进你们厂家的货难道你们不看她是否有经营资格?是否有营业执照和健康证?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只知道我们买到的是你们厂家生产的不合格食品,这件事对外辐射会给你们厂家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真的无法估量。
再者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抓食品安全,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投诉举报都很重视,如果这个事你们厂家处理不好,不排除我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更不排除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到那时可别怪我没有事先给你们打过招呼哈…”
我真诚而如实的把我的所思所想给老板讲了一遍,我只字没提《食品安全法》对不合格食品的处罚之重和十倍赔偿的相关条文,更没有提及如果碰上职业索赔人的麻烦与难缠,我的目的很明确,把烧鸡钱退给我就行。
老板一再给我解释那是包装袋胀袋造成的原因,并要求相互加个微信具体看一下实物,如此等等。
总之经过友好沟通与交涉,最终老板让我把两只烧鸡以快递的方式退回了厂家,老板也将我们购买烧烤的钱和快递费一并转给了我。
老板的眼界与格局果然了得,突然我就有了一种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的感觉,最后我把我们是同姓的事实说给了老板。
在接到退款的那一刻我第一时间表示了感谢:
"感谢老师的处理方法,有格局、有远见,难怪生意能做大、做强,一切自有因果。”最后我发了两个竖大拇指的表情。
对方也很快进行了回复:
“谢谢本家姐支持工作!”两个双手合十。
我再次表示了感谢:
“老师的小小举动赢得了口碑,金额不在大小,在于潜在的那种风险,这点许多人认识不到,所以我夸老师有格局、有远见。世上绝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是有道理的!顺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顺遂,也祝老师财源广进,生意兴隆!”两个抱拳。
到此事情算有了个圆满的结果,放下心来的老公此时才恢复了以往的状态,手拿手机看着、看着就发出了香甜地打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