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解读人情世故(第218期)

2024年02月14日09:45:04 情感 1199

通俗解读人情世故(第218期)

本文通俗解读“好男不做妈宝男,好女不做扶弟魔。”

“好男不做妈宝男,好女不做扶弟魔”这句话是当今社会广泛流传的一句俗语,也说“男人不要当妈宝男,女人不要做扶弟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的男人不能离不开妈妈,好的女人不能过于溺爱自己的弟弟。这句话是在提醒人们,在恋爱和婚姻中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否则这样的婚姻不会幸福。

“妈宝男”和“扶弟魔”都是近几年刚刚产生的新词语。

妈宝男,是指由于母亲的过度溺爱,不会动脑想问题,没有主见,事事听从母亲,离开母亲就无所适从的男性。

妈宝男的特点是: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抗压能力差,单独遇事就可能崩溃。

扶弟魔,是指婚后仍然在生活中和经济上过分溺爱自己的弟弟,宁可牺牲婆家的利益也要去照顾弟弟的这样的女性。

扶弟魔的哲学就是:娘家才是我的家,我用我的钱以及婆家的钱去扶持弟弟,让他过得好一点,天经地义。

可见,妈宝男和扶弟魔都产生于溺爱,并且都是由于女性造就的。前者的母亲,造就了几乎成为废物的儿子。作为后者的姐姐,不仅造就了几乎成为废物的弟弟,还把自己变成了魔,为婚后的生活罩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

“好男不做妈宝男,好女不做扶弟魔”这句话,表面上看,好男人只要不做妈宝男就可以了。但是男人出生以后,做不做妈宝男他自己说了不算,而是由于他的母亲决定的。

他的母亲的家教和生活习惯、性情习惯严重的影响了他,使他不得不成为妈宝男,这是他想挣脱都挣脱不了的,因为他还没有那个能力。所以他成为妈宝男,实实在在的说,就是他的母亲害了他。

他长大以后,再想不做妈宝男,这也是很难的,因为他已经摆脱不了那样的思想束缚,就像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不励志,不立事。所以,妈宝男的责任主体是他的母亲,他自己只是受害者。或许有的妈宝男长大以后通过学习和挫折,摆脱妈宝男的束缚,真的很难,只能报以期许。

很多人误以为“扶弟魔”是指弟弟,离开了姐姐的扶持就不行了,其实大错特错了。离开了姐姐的扶持就不行了,这是肯定的,但是罪魁祸首不是弟弟,而是姐姐。是姐姐的溺爱和扶持,使弟弟失去了锻炼成长的机会,没有头脑,不会思考,不励志,不立世,离开姐姐就不行。

姐姐总是用思想控制着弟弟,认为弟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要有她在什么都行,所以给弟弟培养成严重的依赖感。“扶弟魔”主要是指姐姐婚后依然溺爱弟弟,自己不放手,同时也放不下了,形成了一种魔障,挥之不去。

在家庭中,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夫妻关系,严重影响在婆家的家庭关系,严重影响家庭稳定和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害了弟弟,顺势也害了自己的子女。

所以,伴随着“好男不做妈宝男,好女不做扶弟魔”这句话,还有一句俗语,说的非常贴切,这就是“好女不嫁妈宝男,好男不娶伏地魔。”好的有的是,何必找那麻烦呢?

当今社会,之所以“好男不做妈宝男,好女不做扶弟魔”以及“好女不嫁妈宝男,好男不娶扶弟魔”这话能够流行起来,就是因为“妈宝男”和“扶弟魔”现象太多了,而且有一些自以为是的愚蠢的母亲和姐姐们,她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在继续培养“妈宝男”和“扶弟魔”。

这种现象已经很严重了,严重到很多男人感性太强,缺乏理性,缺少阳刚之气,男人女性化。好女人谁愿意找一个不男不女的人结婚?同时,“扶弟魔”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女性自身的生活,甚至使生活陷入困境。现实也证明了一个道理:扶弟魔的弟弟们,很少有能够自立自强的,还极有可能因怨生恨,成为冤家。

综上所述,妈宝男和扶弟魔都是当今社会由于溺爱产生的怪现象,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灾星。解读“好男不做妈宝男,好女不做扶弟魔”这句话,我们就一定不能培养妈宝男,不能做扶弟魔,要努力摆脱妈宝男,要努力摆脱伏地魔,自立自强,做一个正常的人。凡事总要把握一个度,对子女也好,对弟弟也好,都不能过度溺爱。严是爱,宽是害。

通俗解读人情世故(第218期)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媳妇狠心撇下三姐弟离家,男子气愤之下引发脑梗,姐弟三人抓阄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媳妇狠心撇下三姐弟离家,男子气愤之下引发脑梗,姐弟三人抓阄决定命运

“爸爸不会又被赶回来吧?上次那人说的可难听了。”姐弟三人干活时说起了悄悄话。家里已经快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三姐弟自发地担心起了未来的日子。“听奶奶说爸爸天生脑血管狭窄,年纪越大越容易出血”“上次把我吓坏了,要是万一抢救不及时,我们就再也看不见爸爸了”姐弟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爸爸的病情,生在这样的...
有人给52岁单身的堂哥介绍女朋友,家人却劝他还不如单身到底 - 天天要闻

有人给52岁单身的堂哥介绍女朋友,家人却劝他还不如单身到底

迟来的春天"杨建国相亲成功啦!"厂区大喇叭里播出这则消息时,我正推着二八大杠往家走,不由得停下脚步,心里五味杂陈。那刺耳的广播声传得老远,引得路过的工友们纷纷朝我投来好奇的目光。"老赵,你堂哥终于舍得娶媳妇啦?"车间的王师傅扯着嗓门喊道。我
姑姑葬礼刚结束,她儿子就找到表姐:我妈给你的20万快点给我 - 天天要闻

姑姑葬礼刚结束,她儿子就找到表姐:我妈给你的20万快点给我

姑姑的遗愿"冯表哥,我妈临走前给你的二十万,你得还给我,那是我的遗产。"姑姑的骨灰盒还热着,张明华就站在我面前,眼里只有钱。我一时语塞,看着他急不可耐的样子,心里又酸又涩。我叫冯长河,今年四十有五,在县里一所中学教书。已是小有名气的语文组组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 天天要闻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们偶尔会误入复杂的境地。爱上有家庭的人,内心纠结与挣扎丛生。不少人在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为能坚守出别样美好,却不知这常是布满荆棘的迷途。其实,这份爱看似热烈,却可能不经意间灼伤自己与
因果定律:人生的恶果,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 天天要闻

因果定律:人生的恶果,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老子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人们日常行事时,常因冲动或欲望,做出损人利己之事。可他们没意识到,这背后藏着因果关联。我们总觉得自己行为,不会有严重后果,可事实并非如此。世间万物,都遵循因果定律。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
与人相处时,在这些情况下,要学会“装傻” - 天天要闻

与人相处时,在这些情况下,要学会“装傻”

人们常说:“难得糊涂。”在人际交往里,不少人一门心思事事精明,处处显摆自己聪明。但其实,真正的智慧,并非锋芒毕露,而是懂得适时“装傻”要是。一门心思追求精明,事事都较真,往往会把自己拖进没必要的纷争和困扰中。“装傻”就像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能
请记住,以下这些事是躲不过的,要学会勇敢面对 - 天天要闻

请记住,以下这些事是躲不过的,要学会勇敢面对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漫漫人生路上,不少人总想逃避一些事,在逃避中混日子。然而,一味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困境紧紧相随。要是总选择躲避,那些问题就会像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将自己吞没。这些躲不过的事,就像横在人生路上的巨石,
关系中如果出现这些冷漠反应,要学会自我保护 - 天天要闻

关系中如果出现这些冷漠反应,要学会自我保护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人与人相处时,一些冷漠反应,正悄悄啃噬着关系的美好。很多人在关系里,面对冷漠行为,选择默默忍受,期望用包容化解。然而,一味忍受,并非总能改善关系。有时,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