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生命有道,守亦有道
作者:李梓涵
指导:姚爱华
人之道,仁义礼智信,“守道即守心,心知则道明,道明则路宽!”依我之见:道是本心,本心知善恶,趋善避恶即是守道,知行合一。
然人生之“守”不可随意而为,其中亦有道。吾有三法,在止于自我,止于家国,止于因时。
“守”道于个人,在止于自我。我们应为自我而守道,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吾辈青年应怀有充实自我的向上之心。望今朝,李豪不因自己的缺陷而自暴自弃,用“决心”守道,靠手中三尺之剑,斩断前路之困难,止于自我。陆启铿不为自己的残疾而悲伤,用“执着”守道,无论岁月侵蚀,科研挑战都勇于献身,止于自我。董丽娜不畏失去光明之困难,用“坚持”守道,汲取知识,完善自我,在逆境中迸发出自强光芒,至于自我!出生泥沼,漫步云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只有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受挫,一次次的奋发图强,方可诠释“守”亦有道。
“守”道于大国,在止于家国。我们应为国而守道,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吾辈青年应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君可见钱伟长弃文从理,吃苦耐劳,为国铸盾,涉及广泛,止于家国。袁隆平一心为民,刻苦钻研,终成两梦,止于家国。陈祥榕为国戍边,营救战友,奋勇杀敌,至于家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只有一次次的坚持,一次次的践行,一次次的坚韧不拔,方可诠释“守”亦有道。
“守”道于时代,在止于因时。我们应为时代而变道。常言道“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吾辈青年应怀顺应时代的进步之心。忆往昔,宋襄公迂腐旧守,恪守“仁义”,错失良机,进而惨败。清政府骄傲自大,故步自封,闭关自守,落后世界,致国家危难。望现代,邓小平改革开放,人华乐业,社会小康,经济猛涨,政绩斐然,国家前途明亮,止于因时!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只有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创新,一次次的革故鼎新,方可诠释“守”亦有道。
生命有道,“守”亦有道。时代之下,你我并肩,未来前景,你我擘画,有止于自我,止于家国,止于因时之心,助推个人之长远发展,赋能国家之和谐进步,添势时代之恒昌安定。吾辈应明析“守”之大道,守在人生之道,又守在内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