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但你不行——你身边有人“双标”吗?

2023年12月04日08:39:03 情感 1837

文/魏美静

我可以,但你不行——你身边有人“双标”吗? - 天天要闻

“双标”一词,这几年在公共讨论中出现的频率可以说极高,是人们在日常争论中常常用以驳斥、嘲讽他人的说法。

双标,即双重标准,指对相同性质的事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益等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或行为,亦或是对同一件事的起因和结果产生不同的评判标准的情况。一般表现为对别人要求高而对自己要求低,或是对陌生的人要求高但却对亲近的人要求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可以,但你不行”。

昨天在市场买海鲜,听到身边一对父子的对话。

父亲对小朋友说:“之前你答应爸爸说每天都要做20个俯卧撑,昨天你没有做够,却告诉爸爸你做完20个了,这样是不诚实的行为。”

儿子听后低声回应:“爸爸,我错了,以后不会了……”

听到小朋友的回应,爸爸满意地笑了,继续选购,没过多久就选好了几样海鲜,递给老板算账并付了款,这时我也刚好买完往外走,没走几步,小朋友举着手里的两只螃蟹说道:“爸爸,我们回家先吃这两个螃蟹好不好?”这位父亲对小朋友比了个“嘘”的手势,拉着他快步往外走去,并小声对小朋友说:“快走快走,今天捡个大便宜。”原来是小朋友拿在手里玩的两只螃蟹忘了还给摊主。

这位父亲一边教育儿子要诚实,自己却在孩子面前做着不诚实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标。

“双标”行为背后的心理缘由

从心理层面看,双标行为是很明显的归因偏差

常见的归因偏差有三种。

1基本归因偏差

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的影响。例如,公交车上有人踩了你一脚,你第一反应是对方是故意的,而不会认为对方是因为车辆颠簸而没站稳。

基本归因偏差是人们普遍的归因偏差,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责怪别人,

而忽略外部因素。

2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是指对于同一行为,行为的实施者和观察者会做出不同的归因。

例如学生考试没考好,作为行动者,他会归因为题目太难、时间太紧、考试环境不够安静等外部因素,而作为观察者的学生家长,往往会归因为考生粗心大意、能力不足、心态紧张等行动者的内部因素。

3自我服务偏差

指人们常常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等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等外部因素,从而高估自身行为的正确性,因而在做出判断时,对自己或者自己认可的人具有较高的包容性,对于他人或不认同的人比较苛刻。

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在其著作《社会性动物》一书中写到:“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我们自己比大多数人更客观,更少偏差。我们偏见地认为自己不存在偏见!”人们总是认为自己不存在偏见,这就是双标的根源。

被人“双标”对待该怎么办?

人们对于在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与在别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天然地会给出一个不同的解释。这种固有的偏见是内隐的,人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对别人的双标,但若是别人双标对待了我们,我们就会很快意识到,并且感到不舒服。

人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所发生的事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双标是无法避免的。有时候这些人并无恶意,只是双标而不自知,对于他们的言行,我们可以:

冷静客观,理性回应

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干扰。

其次,以理性的态度回应对方。如果有人对自己工作标准不高,却多次对你的工作进行批评,可以用冷静克制的语气提醒对方:“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是我也希望你能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你这样一提醒,没有恶意只是不自知的人就会有所意识。

尝试换位思考和自我反思

面对非恶意的双标,你可以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试着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以便更好地沟通和交流,而不要急着去指责对方。有时候,你所认为的双标其实是因为个体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在发生矛盾时换位思考一下,有助于矛盾的缓解。

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如果发现自己也在双标对待别人,此时就应先调整自己的言行,然后再与对方就此进行交流。

生活中也有人会恶意地双标对待别人,为了一己私欲,或是以“所有人都会双标”为理由做出这种行为。如果可以,除了必要的接触,我们要尽量远离这样的人。在不得不与之接触并感到不愉快时,我们要这样做:

● 始终保持自信

坚信自己的价值和信念,不要因为别人的双标行为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例如,工作中如果同事一边争取机会,一边对你的努力冷嘲热讽,这时我们就要保持自信,坚定自己的追求,向着目标努力前进,不要让他人的态度左右自己的行为。

● 敢于表达观点

面对别人恶意的双标对待,不能一味地沉默、忍让,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争取公正的对待和评价。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毕竟挑起矛盾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要冷静分析,有理有据地表达,不要情绪化。

很多人讨厌双标,有些伤害人的双标做法确实不可取,但不得不说,双标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广泛的现象。在情感和利益的牵绊下,人总归是有多重标准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远离恶意的双标行为,客观对待他人的区别对待,理解自己的多重标准。我们也都该意识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双标,才是最可爱的双标。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感谢年轻时候疯狂存钱的自己 - 天天要闻

感谢年轻时候疯狂存钱的自己

这是爱吃糖的猫cat第438篇原创文章作者|爱吃糖的猫☻hi,我是你们的猫姐,今天是我不上班的第109天。和我一起失业的,还有前公司的一个小姐妹,她比我早两周离开公司,也就是在今年的一月左右,当时赶上了过年,她就收拾行李提前回家了。
婚姻的扎心真相:谁讲理,谁就输了 - 天天要闻

婚姻的扎心真相:谁讲理,谁就输了

“鱼要讲水,人要讲理。”很早的时候,我们就被这样的心灵鸡汤喂养——“讲理走遍天下,不讲理寸步难行。”于是,与陌生人讲道理,与朋友讲道理。然而,当我们踏入婚姻的殿堂时,却发现,那些条条框框的“道理”似乎失灵了。环视身边,很多失败的婚姻就是败给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 天天要闻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头条创作挑战赛#☉作者 | 暮岁十点读书会出品相亲这个标签,曾与奇葩经历、焦虑吐槽等内容紧密绑定。无数年轻的单身男女,或是迫于家里的压力,或是无法拒绝熟人的介绍,纷纷踏上了相亲之路。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 天天要闻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有人认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随着年华老去便会黯淡。我却认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显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凭借底气、才气与和气,把岁月沉淀为自己的财富。年纪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翻一页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有位作家曾说过:无论男女如果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没有人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终的庇护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与他人无关,有一个爱你的人是福气,能够爱自己则是能力!深以为然,发现了吗?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 天天要闻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家中长辈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这做法对吗?生活往往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复杂与冲突,尤其是家中长辈离世,亲情,责任,习惯和现实之间的拉锯,往往让人无法喘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无情无义,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报丧,不通知亲朋好友,
带外孙10年,女婿说养老不关我事,我收回房,让女婿全家睡大街 - 天天要闻

带外孙10年,女婿说养老不关我事,我收回房,让女婿全家睡大街

十年辛劳换寒心晨光透过纱窗洒进厨房,陈玉兰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将刚蒸好的小笼包端上餐桌。案板上,剁碎的猪肉还带着新鲜的凉意,那是她今早五点就去菜市场挑的前腿肉,为的就是让小宇吃上一口热乎的鲜肉包。“妈,小宇校服找不着了!” 苏晓雯的喊声从卧室
痛心!18岁女孩溺水而亡,遗书提到4人,最后一句话让人泪奔 - 天天要闻

痛心!18岁女孩溺水而亡,遗书提到4人,最后一句话让人泪奔

18岁的女孩,本应该坐在教室里好好地学习,在父母面前撒撒娇,好好享受地生活,享受大好青春,可花儿一般的年龄,她的生活却没有那么美好。李艳君,18岁,来自广西,在当地的一所民族商业学校读中专,5月1日这天学校放假,很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