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沙场上, 谁都是带病上阵的战士 | 《再见爱人》(0915)

2023年09月15日07:34:04 情感 1951


原创 长风如海 黄钟大吕 2023-09-15 00:00 发表于广东

在生活的沙场上, 谁都是带病上阵的战士 | 《再见爱人》(0915) - 天天要闻

我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忙,不停地康复训练和提升认知,有空又和朋友们沟通交流一番,相互鼓励,彼此加油,汲取了许多养料。稍微放松一下,就抓紧时间休息。我虽然现在硬性要完成的事情不多,但在“慢,轻、稳”康复原则和“慢、静、松”的生活大原则,指导之下,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我知道,妻子更加忙碌,我中风偏瘫致残之后,绝大多数的压力都落在她身上,她总是忙完家里,又需要忙学校的事情,谢谢你,老婆。沟通质量我们还要提高,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凄风苦雨,期待你我共担。


我俩都是以付出奉献为己任的,心智较为成熟的成年人,但由于彼此原生家庭的烙印不同,深深刻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之中。她是家中姐妹的老大,勤快,善良是她的本色;我出生在多子女家庭,是家中的老小;好学、慎思是我的本能。她出生在岭南小城,我出生在塞上的首府,我俩的生活习惯、思维定式的差异,一目了然。

优点就有劣势,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虽然已过银婚,但依然有很多情感经营的课程,需要弥补。


正因如此,妻子推荐我看这两年热播的号称“中国首档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再见爱人》,我便毫不犹豫地和妻子一起观赏。为此,妻子还专门注册了芒果TV的会员,前两个晚上,第三季的内容已经看了几期。

在生活的沙场上, 谁都是带病上阵的战士 | 《再见爱人》(0915) - 天天要闻


这一季参与真人秀的三对夫妻,共同特点就是都处于事实婚姻当中,虽然尚未分手,但已同床异梦。

在生活的沙场上, 谁都是带病上阵的战士 | 《再见爱人》(0915) - 天天要闻

年轻的一对是九零后夫妻,本来有多年同学的感情基础,但因为婚礼上的婚闹事件暴露出了两者三观的差异,男方张硕碍于面子,没能义正言辞的制止亲友团某些人做出的不文明行为,突破妻子王睡睡的容忍底线。使得两人的关系降至到冰点。

模特夫妻纪焕博王诗晴,前者本是妻子从业以来仰慕的模特界前辈,但因为生活与工作的边界不清,成长的不同频率,变成了控制与反控制,生活自由与专业规范,需要与被需要的深度忧虑。

在生活的沙场上, 谁都是带病上阵的战士 | 《再见爱人》(0915) - 天天要闻

综艺节目《奇葩说》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家傅首尔与丈夫刘毅,自从一家人从合肥搬到上海后,傅首尔扛起了家庭经济的重担。照顾家庭的责任便落到老刘一个人身上。


随着事业稳步上升,她越来越忙,越飞越远,聚少离多逐渐成了两人的日常状态。“女主外,男主内”新格局的建立,男方在社交上的水土不服,生活上的不适,导致双方的婚姻接近触礁。


在生活的沙场上, 谁都是带病上阵的战士 | 《再见爱人》(0915) - 天天要闻

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搜索观看,网络上已经众说纷纭。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我们是局外人,不应当指手画脚。我钦佩参与真人秀的几对夫妻,面向大众解剖自我的勇气。再次我也表达我自己的一点感受,经营好彼此的“情感账户”,需要不懈的努力,体贴关怀,异地相处。

在生活的沙场上, 谁都是带病上阵的战士 | 《再见爱人》(0915) - 天天要闻

本近乎师生之间的对话,随着彼此生活角色的变化,事业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及时调整,让我双方有更大的自主性,才能共同进步;原本不需负责的彼此陪伴,随着共同家庭的组建,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能否真正地换位思考,是战胜自己的最大挑战。

在生活的沙场上, 谁都是带病上阵的战士 | 《再见爱人》(0915) - 天天要闻

生的路很长,切换赛道的成本越来越高,过度强调自己的权利,忽略应承担的责任,是现在当今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主因,每个人都是自己成长环境的结果,在人生的沙场上。每个人都是带伤上阵的战士。一切也都是动态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局,跨越原生家庭带来的元认知,是我们终身的任务。


在生活的沙场上, 谁都是带病上阵的战士 | 《再见爱人》(0915) - 天天要闻

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儿,祝朋友们家庭幸福,沟通顺畅,散发生命应有的光芒。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女人,睡前有这三个行为,说明心里不止你一个。 - 天天要闻

一个女人,睡前有这三个行为,说明心里不止你一个。

一个女人睡前的种种迷惑行为可能都隐藏着她内心的惶恐和寻求刺激的心理。男女情感中,最可怕的不是三天一小吵,五天干一架。是明明两个同在一张床上睡着,彼此的心却不在对方身上。有些人白天把自己伪装的特别好,温温柔柔的。有时还很体贴,一到晚上身体的本
我40岁未婚,做了个决定,我哥和我弟一个问我要房,一个要300万 - 天天要闻

我40岁未婚,做了个决定,我哥和我弟一个问我要房,一个要300万

"老刘,我房子要还是钱要?"我在电话那头语气平静,但手心却渗出了汗珠,紧握的话筒沾满了湿意。我叫刘芳,今年四十岁,未婚。在黄河县一家国企做会计,日子过得安稳却单调,像秋日里的一泓静水,看不见波澜。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在不惑之年突然面临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