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儒医行歌
编辑丨儒医行歌
序
“没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它是生命的支点,是我们情感的港湾。”——迪伦·托马斯
随着生命的蜕变,我们的视野逐渐扩展,有的人开始不断追逐金钱、成就和成功,从而忽略了一些更为珍贵的东西——亲情。
亲情是我们初次领略人性温情的诗篇,是内心最初的颤动,如同一首永恒的歌谣,深深地镌刻在我们成长的轨迹上。
所以不妨放慢脚步,一起来看看《雨人》(Rain Man)这部电影。
通过《雨人》里兄弟的故事,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被埋藏于记忆深处,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再次体会情感连接带来的触动。
《雨人》于1988年上映,导演巴里·莱文森通过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兄弟之间的故事,探讨了家庭、人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这部电影就如一场音乐会,聚焦于两个兄弟,他们彼此迥异却又紧密相连,共同谱写了一个感动人心的交响乐章。
故事开始于洛杉矶,年轻的商人查理·班宁正在经营一家进口豪车的生意,然而因为当地政策的改变,他的汽车滞销急需大量资金周转。
而就在查理为了金钱发愁时,他突然接到了父亲过世的消息,这个消息并没有让查理感到悲伤,他表现的十分冷漠。
在查理印象中,家庭是个十分陌生,充斥着冰冷与失望的词汇,他的母亲在他两岁时便逝世了,父亲对查理十分严厉,让查理抗拒反感。
这段亲情的破碎发生在查理16岁那年,查理因为偷开了父亲的车被父亲报警送进警局关了几天,气愤的查理离家出走,之后的十几年里他都没再联系过父亲。
然而在他的童年记忆里,还有个为数不多的温暖,那就是他的幻想朋友“雨人”。
在查理模糊的记忆中,雨人会在每个他因为打雷闪电难以入睡的夜晚来到他身边唱歌,然而等查理再长大一点时,雨人就消失不见了。
在葬礼上,查理才得知他的父亲留下了巨额财产,可他还没到及兴奋,就被告知这笔财产已经被存入信托基金,收益人则是他素昧蒙面的自闭症哥哥雷蒙,根本没有他的份。
查理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个亲生哥哥,这让他不禁开始怀疑有是有人设局想侵吞父亲留下的巨额财产。
然而经过了解,查理发现雷蒙确实是他的亲生哥哥,在很早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到了疗养院生活,所以查理对他没有记忆。
在疗养院中,查理见到了雷蒙,然而他表现的依旧十分冷漠,甚至将恶意和愤怒发泄到了雷蒙身上,对他恶言相向极尽嘲讽。
这一段也体现了查理对亲情的淡漠,父亲的去世和亲人的重逢都没能触动他的内心,他的自私和情绪化与电影后来发展的情节和人物关系产生了有趣的对比,也为他的成长和转变铺设了基础。
为了从雷蒙那获取遗产属于自己的那一半遗产,急功近利的查理最终采用了极端手段,他将雷蒙“绑架”了,哄骗对方跟着自己上车离开了当地。
而查理也以此做威胁,要求信托基金那边支付他至少一半的父亲遗产。
这场仓促的旅途也让两兄弟最初的相处充满了冲突和困难,雷蒙的自闭症给查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雷蒙坚持吃某种食物,在某个时间做具体的事情,甚至连衣物都只穿固定商家的,一旦查理强行要求他做讨厌的事,他就会发狂大喊大叫。
查理被他折磨的苦不堪言,满腹怨气,但为了那份巨额遗产,他还是忍了下来,开始寻找双方都能舒适的相处方式。
然而随着互相了解,查理也逐渐开始感受到了哥哥的独特魅力,他发现雷蒙虽然是个自闭症,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但在数学方面却展现了超出常人的天赋。
雷蒙扫一眼就背出一本电话簿号码,看一眼洒落在地上的牙签就数出具体签子数,这让查理十分诧异又佩服。
而在发现了雷蒙的这份天赋后,查理也有了个绝妙的想法,他带着雷蒙去了赌场,靠着对方惊人的记忆力和算术能力在赌桌上赢得了8万美金。
这一次事件也让查理更深一步的意识到,雷蒙虽然异于常人,但他却能在某方面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让渐渐转变了对雷蒙看法,不再将他视作一个病人,而是一个特殊的天才。
而通过接触雷蒙,查理也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他逐渐意识到,雷蒙是他过去被遗忘的家庭中的一部分,具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原本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查理,也开始在雷蒙身上感受到了情感的连接,亲情的意义。
影片的高潮部分,是查理在一个夜晚,突然发现雷蒙嘴里哼唱着他熟悉的歌谣,他追问之下才震惊的发现,原来雷蒙就是他童年记忆中的“雨人”,雨人并不是他的幻想朋友,而是他真实存在的哥哥,只是查理忘记了而已。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情感转折点,更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查理和雷蒙之间的关系,凸显了电影的核心主题,即情感的连接。
而在那一晚,查理还发现了另一个埋藏已久的真相,他发现雷蒙对热水十分恐惧,询问之下才发现原来小时候雷蒙不小心用热水烫伤过他,也正是如此,雷蒙才会被父亲送去疗养院。
查理的内心在那一刻彻底被触动了,他终于理解到了亲情的价值,他一直以为父亲不爱自己,但父亲却为了保护他,宁愿将自闭症的大儿子送去疗养院几十年,而雷蒙也因为误伤过查理留下了沉痛的心理阴影。
最终,查理带着雷蒙返回了家乡,放弃了争夺遗产,并开始争取雷蒙的监护权,然而因为他之前的行为,法院并没有将监护权判给查理。
但查理并没有放弃,他决定以后每过两周就来看望一次雷蒙,用诚意告诉家乡的人,他对雷蒙是真心实意的。
电影以两兄弟在火车站告别的场景结束,虽然他们分离,但这次很快就会相遇,他们之间的情感连接已经牢不可摧,永恒不变。
《雨人》的最核心影片主题是"情感的连接"。影片聚焦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兄弟,他们从陌生到熟悉,最终寻找到了亲情的意义,呈现了情感连接的力量和意义。
雷蒙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他在社会交往和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困难,但他拥有非凡的数学能力和记忆力。
查理则是个事业心强、自私的商人,他追逐金钱和成功,但内心却感到空虚和不满。
两人之间的对比显而易见,然而,正是在这种截然不同的个体特质之间诞生的情感,才显得格外富有意义。
随着两人的相处,查理渐渐了解雷蒙的独特价值,他开始从金钱和个人利益中解脱出来,而是越来越关注雷蒙的需求和情感。
雷蒙虽然在情感交流上存在障碍,但他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引发了查理对于人性深层次共鸣的思考。
这种共鸣不是建立在传统的交流方式上,而是基于两人内心的情感需求,超越了表面的差异。
这一主题的在电影的高潮时刻得到深刻体现,在兄弟独处中,雷蒙突然开始唱起一首熟悉的曲子。
这个瞬间,查理的情感和记忆都回到了过去,他想起原来小时候他就见过雷蒙,在对方的歌声中入眠。
两人在这首歌的共同回响中,实现了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这就是情感和记忆在人类心灵中的持久力量,即使查理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孩童,也份温情在跨越了时间长河后依旧不会褪色。
通过查理和雷蒙之间的亲情,导演传达了与他人建立深厚情感纽带的重要性。情感共鸣能够超越差异,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心灵。
而查理从自私和冷漠逐渐转变为理解和关心雷蒙的过程,也体现了影片的另一个主题,个体成长和人性探索的重要性,通过情感的转变和内心的觉醒,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内心的温暖和善意。
《雨人》由导演巴瑞·莱文森执导,他用了多种拍摄手法为电影增色添彩,给予了观众良好的观影体验。
在影片中,经常出现特写镜头和近景,这种拍摄手法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挣扎。
特别是在雷蒙这个角色身上,通过特写镜头,观众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他的表情、眼神和情感变化,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他与世界的互动。
这部电影的整体画面采用了相对柔和的色调,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温馨、感人的氛围。
影片中还经常通过对比镜头和剪辑来强调查理和雷蒙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这种对比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差异。
对比镜头和剪辑手法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两个角色在外在和内心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之间的情感演变。
《雨人》的文化背景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社会,那个时代对于自闭症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理解相对较少,这些特殊需求群体常常受到误解和排斥。
电影通过雷蒙这个自闭症患者的角色,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闭症等特殊需求群体的认知和态度。
雷蒙在电影中被人误解、被人排斥,甚至遭到歧视。这也呼吁了屏幕外的观众对于特殊需求群体的更多关注和理解。
《雨人》的文化背景也体现在了查理身上。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正在经历着许多社会和文化变革。这一时期标志着个体主义和追求物质成功的高潮,人们普遍追求财富、名望和个人成就。
查理的形象代表了这种个体主义的价值观,他一开始只关心如何从哥哥雷蒙那拿走财产继承权,亲情观念十分淡薄。
通过描绘雷蒙和查理之间的关系,电影呼唤对于自闭症和特殊需求群体的理解和尊重。
而查理对雷蒙态度的改变,也代表了个体成长和家庭价值观的变化,强调了亲情和情感连接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影片的两位主演,汤姆·克鲁斯和达斯汀·霍夫曼,都展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出色演技。
汤姆·克鲁斯饰演的查理塑造得非常生动,他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角色的情感变化,从一开始的自私和冷漠,到后来的情感触动和成长。
而达斯汀·霍夫曼则以出色的表现扮演了雷蒙,他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深刻地呈现了自闭症患者的独特特质和情感体验。
两位演员的精湛演技使角色更加立体和感人,为整个故事注入了强烈的情感力量。
导演巴里·莱文森在影片中展现了出色的才能,通过精心的镜头安排和情感处理,将故事呈现得深入人心。
他巧妙地运用镜头、剪辑和音乐,突出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和成长过程。他对影片节奏的掌控以及情感高潮的塑造,使观众被深深吸引,产生共鸣。
影片的优秀之处不仅体现在演员演技和导演才能上,还包括了出色的剧本、精良的摄影、感人的音乐等方面。
整体来说,电影《雨人》通过演员和导演的出色表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高水准制作,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一个情感深刻且发人深省的故事世界,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雨人》讲述了雷蒙和查理两个截然不同的个体如何建立情感共鸣和深刻的连接。他们在外表、兴趣和能力上存在巨大差异,但在一次次的相处中,情感上的联系却让他们跨越了这些差异。
影片中的两位主角,也给用他们的成长和经历给观众不一样的感悟,雷蒙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但他在数学计算方面具有惊人的才能。
这让人们意识到应该更加尊重和认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而不仅仅看重外在表现。
查理的成长过程是影片的核心,从最初的自私追求到最后的情感关怀,他在雷蒙的陪伴下得到了真正的成长,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情感的港湾,也是价值观的根基。
每个人观看《雨人》的感悟因人而异,但无法否认的是它教会我们尊重和理解,启示我们家庭和亲情的珍贵。
或许正如影片所述,我们都需要一位“雨人”来引导我们,去寻找心灵深处的那片清澈的湖水,寻求情感的共鸣和成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