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之所以经常被大人唬住,是因为智商情商都低于大人的水平。如果智慧足够高,那么结果就会反转,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上岁数的人还会上当受骗的现象发生。那有什么好方法呢?
智慧从哪里来?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将其中的知识转变成智慧运用自如。除了先天基因影响以外,很多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性格等都占据着相应的比例。
同样是看《灰姑娘的故事》,为什么有的人就会发现:“为什么过了午夜十二点,其他的都变回去了,而灰姑娘丢的水晶鞋却没有变回去?”而有的人却是却在别人发现以后才能了然于心。
《三国演义》这部剧是我最喜欢的剧作之一,摘其中一点来说一说自己曾经的疑惑。人言: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得天下。刘备既得了卧龙又得了凤雏,为何得不了天下?小时候看只觉得可惜。
凤雏为了给刘备攻取西川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被乱箭射死。
水镜先生曾对诸葛亮出山,感慨不已“虽得其主,未得其时”,主要就大势所趋,天意难违来说的。
后来才觉得,其实“天意难违”四个字多多少少是把刘备本人具备的一切优劣点都涵盖在内的。刘备以仁待人闻名于世,当兄长与兄弟之间的仁义和君王与百姓之间的仁义发生矛盾的时候,他选择了不听众人劝告,以举国之力攻打孙权,最后只能白帝城托孤。
刘备既没有如愿为兄弟报仇,还使得蜀国国力大减,想再努力,老天已经不给机会!
咱们当代百姓虽然不用有此取舍,但生活中也会学到,凡事多权衡利弊。为什么同样是努力,有的事倍功半,有的事半功倍?可能没有努力到位也可能没有努力到点还有可能选错了方向。
很多时候是我们把自己思维固定在一定框框里,而我们可以通过后期练习试着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助于辨别、深挖背后的或者更大范围的东西,它不能立刻让你“智慧百倍”,却是一条通往智慧的路。
2、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真的行万里路就可以吗?为什么很多驴友走了那么多路,还有一些人智慧不够高?因为有的人是只为了锻炼身体,有的人是为了散心,有的人是为了磨练……
路途中所有遇到的困难、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是慢慢深刻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见识到更大的世界有助于帮助解读、剖析人性中的阳光与黑暗。
3、媒体传播
每天大家看手机的时间太多了,但大部分是为了娱乐,这些媒体每天传播出来的信息是海量的,即使在如此发达的年代,也会产生信息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着重于学习说的,但并不代表去了解了好的,便不去了解不好的事物。
天地万物阴阳交替,不好的事物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它都会一直在那里“生生不息”,所以切记不要“闭门造车”。
我曾经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发现,很多事业有的人都挺喜欢看《新闻联播》的。他们说看的时候,脑海中经常会冒出什么想法。
用我的话说那是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是某种智慧孕育的过程!
4、身边人启发
有时候父母、朋友、同事会给你一些建议,当你觉得在一些不是特别需要保密的事情,左右为难的时候,多询问几个人后发现,人与人的想法真的是五花八门、天壤之别。
有些智慧是源于自身曾经踩过的坑得来的,有些智慧不一定必须是自身经历,别人的故事,都可以作为你取得智慧的方式。
所有的能接触到的方式只是为了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智慧,这是一个过程,如果你想,可以尽量让这个过程更快乐些。
辨别了以后又能如何?
首先,不可能完全看透一个人,你甚至不会完全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只是朝着那个方向靠近,至少可以让自己懂得如何做可以更好保护自己。
其次,人是情感动物 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这就是常言说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再次,也是重中之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遇到无法辨别的人和事,无论你处在智慧的哪个阶段,谨记三个字:只远观。
我希望你能拥有一个轻松而幸福的人生,如果有什么话想说,就给南瓜公主爱生活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