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高效学习的方法

2022年11月16日23:57:03 情感 1011

我是夏希,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会为你分享“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学习感悟”干货,欢迎一起成长交流。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一直在学习,却好像也没什么进步;

付费课程里,一节不落地听完所有课,结营后,就好像什么都忘记了;

社群里的任何学习分享,都不想错过,可是了解越多,就越焦虑。

每一天的时间都被各种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怕自己一旦懈怠,就会被淘汰。而实质上,不懂学习的人,哪怕一年365天从不间断地在学习,也依然处于在淘汰的边缘里。

因为学习真正的原则是“与我有关,为我所用”。请你记住这8个字,然后再开始学习。

分享一个高效学习的方法 - 天天要闻

1 屏蔽无关信息

当你决定学习一样东西时,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这对我当下哪方面有所帮助?

- 我有时间学习吗?

- 如果不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吗?

回答完这3个问题,再做决定你要不要学习,这样可以轻易屏蔽那些总是让你心动的文案,要么一周能如何如何,要么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因为学习这件事太反人性了,它需要你坚持,需要你专注,需要你自律,需要你跳出舒适区,所以你如果无法回答这三个问题,那你就没有学习的目的,一件事没有目的,基本上就是三分钟热度,长此以往,会打击你的自信心。

回答完这三个问题,会有利于屏蔽那些重复出现的信息,毕竟大数据的算法我们无法拿捏,但它是无法判断我们是否是不小心点了进去,但还是会疯狂推荐。

你的任何学习都带着目的性后,再迷人的文案对你来说也只是一个信息。

分享一个高效学习的方法 - 天天要闻

2 避免复制粘贴

学习的大忌,避免做低级又浪费时间的动作--复制和粘贴,这是个无意识又不带入任何思考的环节,但会让你在短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一种熟悉的幻觉,让你以为自己都知道。

唯有等到自己想用时,才发现原来我并不知道。

好比写作这件事,摘抄无数金句,收藏无数10万+文章,自己却从来不写,但幻想着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10万+的文章。

没有开始写的人,不会认为这个想法是天方夜谭,但真正写作的人会知道,复制粘贴到底有多阻碍你的学习。你想学写作,不论你看多少书,付费多少课,唯有你从一个字开始写,然后是一句话,一个段落,一篇文章,直至一本书,你才能真的会写作。

分享一个高效学习的方法 - 天天要闻

3 不要简单化

任何一个领域入门的资料都能在网上找到资料,通过主题式检索出大概的框架,然后再从细节处入手,去追本溯源,去探索不知道的那个点如何与已知联系,并且运用到实际工作里。

学习时不要追求干货、笔记、思维导图,你以为能快速学会,但正是这些捷径让你永远无法学会。

因为这些是别人的东西,你把自己固定在这个思维框架里,自己不再重新理解一遍,那么你的认知永远无法提升,只能锁在别人的框架里。

追求简单化会让事情的本质发生变化,你可以举例论证,也许逻辑相通,但事情的本质不一样。

如果一定要简单化,就想办法将这个东西拆解成最小化能理解的概念。

因为所有复杂的事情,都是由简单堆积起来的,有些可能是三五层,有些可能是三五十层,直接简化掉,肯定会丢失一部分东西。

分享一个高效学习的方法 - 天天要闻

4 作品化思维

完成大于完美,学习更是如此。

所有的学习最后都要有一个你独立完成的作品,才算做是真正的学习。比如你要学习剪辑视频,看完课程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你能剪辑出一个视频,一个不低于课堂上用作案例的视频。

这样的学习才是与你有关,又为你所用。

终身学习的浪潮早已拍打在我们身上,既然已经无法躲过去,干脆就坚定一点,再坚定一点。

再重复一次:学习的原则“与我有关,为我所用”。

否则浪费那么宝贵的时间,不值得!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重病客户取款时不幸去世,谁该为此负责? - 天天要闻

重病客户取款时不幸去世,谁该为此负责?

摘要中青评论对老年人、病患、伤患等特定群体,社会各界都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关怀。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岁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钱就医,被银行告知需本人到场后才能取款,在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办理过程中,不幸去世,引发社会关注。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属告诉记者,当地派出所、街道办等部门正协调...
母亲1万退休金全给儿子,通话时忘挂断,意外听见儿子儿媳对话 - 天天要闻

母亲1万退休金全给儿子,通话时忘挂断,意外听见儿子儿媳对话

编辑:法拉声明:故事来源于生活,情节多为虚构,请谨慎阅读!!那天,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正好照在我放在床头柜上的存折上。我眯着眼,伸手拿了过来,数字清清楚楚,一万块。这是我攒了大半年的退休金。不,准确地说,是我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 天天要闻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不识字的老人留下一份遗嘱,有效吗?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全家为遗嘱是否有效对簿公堂。陆阿婆育有四个女儿,丈夫去世数年后,涉案老房开建。之后多年里,陆阿婆一直和大女儿一家生活在老房里。2013年,老房拆迁,陆阿婆获得了一套安置房。2015年,陆阿婆立下遗嘱,表示要将名下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