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柔情,永远只给这三个女人

2022年07月04日11:49:26 情感 1856

常说男人薄情,心思没有女人细腻,有时候明明需要他表达关怀、温暖,却像撞上铜墙铁壁,感受不到一丝情意。

其实不然。

每个男人的心窝里,总有一块地方为生命中最为特殊的女人而留。

在这些女人面前,他卸下伪装的面具,露出最温柔的笑意,甚至,要他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

这些女人,一旦出现在他的生命中,必定牵动他的一生,让他无怨无悔放下自己,只把最柔的情传递出去。

她们,分别是——

男人的柔情,永远只给这三个女人 - 天天要闻

01

母亲:养育他的,他反哺善待

西安一位陆先生,被不少当地人称赞“孝顺”。

早已成家立业的他,如今和母亲已经共同生活40多年,一家三口挤在不到六十平的旧房屋,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母亲幼年发高烧聋哑,交流只能用手语,陆先生小小年纪就学会用手部动作和母亲比划表达。

长大后,看到母亲一人无人照顾,他毫不犹豫选择继续赡养母亲。

每天,他把屋内收拾得井井有条,特地把母亲安排在采光条件最好的卧室里。

从不让母亲干任何重活,就连做饭也是陆先生一手包办。

5年前为了给母亲更舒适的环境,经济条件一般的他,直接拿出2万多重新装修房屋。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腿脚不便的母亲越活越年轻,精神奕奕,状态和20年前差不多。

如陆先生所说:照顾母亲天经地义,不存在什么辛不辛苦,也不应该说辛苦。

他对母亲的柔情和孝顺,感动了妻子,更感动了身边无数人。

作家李绍雪说过:“母亲是给予男人生命和信心的第一位,也是最亲密的女性。”

正因为母亲的存在,对男人而言实在特别。

母亲的乳汁,延续了男人的生命;母亲的爱和温暖,奠定了他一生的底色。

从情感上来说,男人根本离不开母亲,无法切断和母亲的亲密链接。

有多少男人,遇到最大的难处困境时,想到的就是母亲,盼望再享受母亲的保护和亲昵。

这在心理学上也有印证:男人永远是长不大的男孩,他们都有“恋母情结”。

虽然很多男人已经成年,看上去高大威猛也很成熟,但在精神上一直没完全长大,对母亲始终心存依恋。

当母亲有需要时,他出于爱、尊重、关怀,会不由得主动伸出双手,给母亲最大的支持和力量。

就像昔日母亲对待他那样,毫不计较得失,不在乎是否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想起邻居家的男主人,四十多岁,平时看上去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严肃样。

上个月,一听说住在乡下的老母亲摔伤了脚,二话不说放下手头的工作,把母亲接了过来,还请了整整几个月的假,就是想好好带母亲治病,陪陪母亲。

看到他推着轮椅和母亲说话的样子,完全联想不到是平日里那个不苟言笑的阿叔,眉目温和,像极了孩子在讨母亲欢心。

所以说,养育过他的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

母亲的容颜日渐衰败,可他内心的柔软始终为母亲而留,不忍心和母亲大声说话,事事考虑母亲的感受。

就算生活有诸多难处,也不轻易在母亲面前流露半分。

在他心里,总有个信念:年少时你待我亲如至宝,年老了我待你是一生至亲。

男人的柔情,永远只给这三个女人 - 天天要闻

02

妻子:视他始终如一,他真情爱之

究竟有多爱,才能让一个男人愿意放下自由,携手女人走进婚姻殿堂,从此过上普通平凡人的生活?

答案各有说辞,但对男人而言,的确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一次大胆的决定。

这位女人,和他毫无血缘关系,却在遇见后,产生强烈化学反应,让他认定:终身非她莫娶,要和她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热播剧《人世间》中,周秉昆面对青梅竹马乔海燕的追求,没有任何波澜,也不应承。

却在帮别人跑腿时,遇上了已经怀有身孕,还带着眼瞎弟弟的郑娟,怦然心动,下定决心要娶她为妻。

每次绕远路去郑娟家,就为了多看几眼,即便没人嘱咐他要这么做,他也自个儿掏腰包帮补郑娟。

因为不知道郑娟是否对他也有意,他不敢轻易冒犯,只敢试探性靠近一下,遇到阻拦,也识趣地保持应有的距离。

心里早已认定郑娟为自己的妻,真心将她视为解语花,受了委屈,会第一时间找郑娟倾诉寻求安慰。

终于慢慢地,郑娟被他的心意打动,愿意放下顾虑和担心,牵上他的手嫁给他。

就这样,两个相爱的真心人经过万般艰难,终于扛住了所有的白眼和质疑,走到一起。

婚后,周秉昆没有一丝怠慢,不仅把郑娟和别人生的孩子视为己出,还处处包容郑娟,把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给出去。

俩人遭遇困难时,他不为自己心痛,只觉得自责,认为是自己连累了妻子,害妻子受苦。

郑娟受委屈,被质疑,他敢和别人抬杠:得罪他可以,得罪他的女人,他就和谁拼命。

整部《人世间》里,周秉昆对郑娟的爱,温柔,足以让天下所有夫妻动容。

其实男人远比大家认知里的深情,只要他笃信眼前这位和他承诺会一生一世不分离的另一半就是今生唯一。

那他内心就不会再轻易对别的女子起波澜,甚至会严格要求自己,远离诱惑。

对自己真心爱护的伴侣,男人从不舍得发火、迁怒,而是主动为妻子分忧解愁、分担重负。

他心疼妻子劳累了一天,绝不心安理得享受一切,而是陪伴妻子,做好男人的职责。

如此温柔的男人,能给妻子极大的安全感,夫妻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日子也过得一天胜一天,恩爱延绵。

男人的柔情,永远只给这三个女人 - 天天要闻

03

女儿:从他而来的,前世情人

不知道这样的场景熟不熟悉:

男人的儿子娶媳妇,和女儿出嫁,表现和态度完全不同。

前一种场景欢天喜地,想着“混小子终于成家了,可以少让人烦心”。

可后一种呢,男人心情百感交集,多少的不舍全停留在自己微微颤抖、差一点落泪的表情里。

见过太多女儿出嫁,爸爸哭成泪人的场景,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多年悉心栽培爱护的宝贝,不再属于自己,要给一个自己未必完全信任的男孩子拿走了。

前几年有个刷爆朋友圈的结婚视频,婚礼上,男人对女婿说:

如果有一天你不爱她了,不要跟她说,跟我说,我带她回家。

寥寥数语,道尽了男人对女儿的无比深情。

女儿的一切,他都愿意扛起守护,只为女儿不受任何一点伤害,能够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为什么男人会更偏爱女儿呢?

心理学表示,这是一种男女相吸的天性,男人会更偏爱女儿。

所以才有“女儿是男人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男人在女儿身上能找到一种“我被需要”、“我始终心甘情愿为女儿付出”的心理资本。

看看多少男人有女儿后,完全没了硬汉的形象,女儿想干嘛,就让她干嘛。

这不,邓超被女儿扎满头辫子,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田亮在家被女儿强行戴上粉嫩发箍,双耳戴上耳环,毫无怨言;

陆毅被女儿要求穿女装,只能乖乖听从。

不止明星爸爸们对女儿没有任何招架之力,素人爸爸也一样。

河南一位老爸午睡时被女儿贴满一身贴纸,中途醒了连动都不敢动,任由女儿“恶搞”。

难怪许多妈妈们都醋味大发,忍不住吐槽:在家里,女儿的地位最高,看爸爸多宠爱她就知道。

身为男人的贴心小棉袄,掌上明珠,男人见证她从一个小小生命到她亭亭玉立,犹如陪着女儿成长一遍,更懂得女人的柔情和不易。

越是和女儿在一起,他越不像原来的自己,会变得细心、耐心和温柔。

他对女儿的柔情,不掺杂任何东西,就是单纯地想对女儿好,捧在手心里好好呵护她。

即便女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可在他心中,女儿永远是当初那个天真烂漫、喜欢赖在他身边的小可爱,一辈子的小情人。

男人的柔情,和女人不同。

他要么不给,要么会倾尽所有为生命中这三位最重要的女人。

遇到了,请珍惜,或许他很普通平凡,但只要他愿意真心以待,有责任感和担当,他就是最值得依赖一生的好男人。

作者 | 哎呀妈 高校心理学教师,三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擅长家庭动力分析,有多年一线的家庭问题咨询辅导经验。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两性关系中,夫妻到了70岁,还能做到这2样,此生无憾! - 天天要闻

两性关系中,夫妻到了70岁,还能做到这2样,此生无憾!

在两性关系当中,如果夫妻双方都到了70岁,但还能做到这两样,那么就算很好了,而且此生无憾,这样的夫妻关系值得膜拜。很多小年轻在刚结婚的时候,都会甜甜蜜蜜,恩恩爱爱,就算女方发点小脾气,男方也会予以包容。总之对男人来说,刚娶到手的媳妇儿自己会
太冲动!四川一对夫妻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喝了敌敌畏…… - 天天要闻

太冲动!四川一对夫妻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喝了敌敌畏……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7月3日下午,四川德阳一对夫妻因发生矛盾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喝下半瓶农药敌敌畏,妻子在马路边大哭拦车求助,最终在陌生人欧女士帮助下送医。7月4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德阳市人民医院获悉,目前男子已经脱离危险,病情稳定,不过还需住院观察一周。现场目击者欧女士发布的视频显示,7月3日下午,位于德阳旌...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种气质,越老越吃香,第一种就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种气质,越老越吃香,第一种就很关键!

都说老男人在情场上不吃香了?这话谁信谁傻。岁月能带走青春,却带不走真正的吸引力——有些气质,像陈年老酒,越沉淀越有味儿。01 嘴巴甜不如耳朵灵,会说话更要会听老男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当“人生导师”,张嘴就是道理教训。她抱怨一句“今天好累”,
推荐《豪门小说里的美艳婆婆》作者:时鹊 - 天天要闻

推荐《豪门小说里的美艳婆婆》作者:时鹊

文案:庄芙瑶穿到十六年后的自己身上,还知道自己居然是小说里那种羞辱出身普通女主,让她离开自己儿子的恶毒婆婆。  因为各种作妖,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了解到自己的结局后的庄芙瑶:这个恶毒婆婆她不当了!
社区食堂,想说“爱你”不容易 - 天天要闻

社区食堂,想说“爱你”不容易

社区食堂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各地探索建设社区食堂,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实惠的餐饮服务,获得好评。然而,一些社区食堂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客源单一、盈利困难等诸多挑战。如何增强社区食堂的生命力,使其长久经营下去?本期基层圆桌会,我们一起探讨。社区食堂,好想说“爱你”当前,一些地方探索社区食堂多样化运营...
老人好心资助儿媳上大学,毕业后儿媳做法令人心寒,孙子成了受害者 - 天天要闻

老人好心资助儿媳上大学,毕业后儿媳做法令人心寒,孙子成了受害者

如果早知道事情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刘永顺打死也不会做出当年的决定。他时常懊悔,正是自己那份 “好心”,间接让孙子没了妈妈。当初儿媳想继续读书时,他想着“女孩有文化是好事”,便咬牙供她念完大学。哪曾想她毕业后眼界变了,开始嫌弃这个家。假如当初没供她上学,她或许就能和儿子在家踏实种地,守着几亩地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