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的白发人生:关于幸福、怀旧和孤独

2022年06月30日13:45:37 情感 1197

我从来都没想到过有一天我会慢慢变老,正如我对于我的父母已经年逾七旬这件事感到不可思议一样。


我爸已经超过70岁了,但是他的头发只是花白,样貌没有太大改变,在我家郊外买的房子里,他终日在小院忙碌,种他的2分菜地。


我妈身体不太好,年轻时即患风湿,经常腿疼,但在我的印象里,她也只是腿疼、消化功能有点虚弱而已。


我无法将他们的真实年龄和他们联系在一起,直到前段日子我爸住院。


他住院是因为意外,但是这场意外却让他瞬间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他的声音变得虚弱无力,医院只允许一个人陪床,且不得外出,于是年逾七旬的我妈被隔离进医院,我只能在早晨医院交接班的空档悄悄溜进病区,简单的送点东西。


他们肉眼可见的衰老,以我不敢想象的速度。又或者,他们不是最近才开始衰老,而是我一直选择性忽视。忽然想到前段时间我还在讨论原生家庭的问题,忽然感觉有些恍惚——我的那些回忆,都发生在小时候,那时我还是个小孩,而他们也正值壮年。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们已经如此衰老,衰老到大概和我共处不了太多日子。


相比我的麻木,父母自己对于“衰老”可能早有体验,我爸虽然还会干很多活,但他也开始告诉我:以后这房子的维护,可能要靠你了,我爬不动了。我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给我送这送那,但她也偶尔会说:“我累了”。


什么?他们也是会疲惫的么?他们也会感觉力不从心么?


细思极恐。


最近看了一本书《你好,我的白发人生》,这本书顾名思义,讲述的是人步入老年后的心理生活。这本书其实是一本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但不知为何,在我看时,却总忍不住走神,需要略作平复,才能继续。我知道,是我的恐惧在作怪。

你好呀,我的白发人生:关于幸福、怀旧和孤独 - 天天要闻

01 幸福


每个人一生忙碌,到底在追求什么?无非两个字:幸福。美国心理学家埃德·迪纳认为: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拥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较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消极情绪。换言之,幸福感只要有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对生活的满意度,二是情绪体验。


大多数人在提到老年时,都会涌起悲哀的情绪,认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正逐渐衰退,生命正在不由分说地走向终点,所以必然和幸福感无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人们对幸福感的体验呈现U型曲线:在生命初期和老年时,幸福感最强,反倒是中年阶段幸福感最低,很容易陷入中年危机中。


回到幸福感的两个要素,事实上,老年人对于情绪的调节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宽容程度会大幅度提升,这正是很多老年人虽然对身体的控制感日渐衰退,但仍能保持幸福感的原因。


每天早晨我都会去公园,在公园里年轻人很少,老年人最多,他们或散步,或耍剑,或打拳,或翻杠,三五成群,开心溢于言表。


作为老年人,其实并非一无是处,类似的研究还在认知方面得到了验证,比如人的智力,其中流体智力以神经生理为基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但另一方面,晶体智力却会在成年后保持稳定,它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较大,在老年期依然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换言之,老年人也许反应速度会变慢,但智慧却常常增强。


所以,不管是从幸福感的U型曲线还是从人的智力变迁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命是一个复杂体,没有单一形式的趋向,正如我们“如何看待老年”这个问题本身,就会直接影响幸福感一样,老年期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和各个年龄阶段一样,优劣并存。


在这里也可以引申出幸福的宗旨:我们对一个事物的主观的幸福感,来自于“如何看待ta”,而不在于“ta本身到底如何”。


心理学家也给了老年人2个幸福锦囊:


  • 每天记录3件让自己开心的事
  • 多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较

你好呀,我的白发人生:关于幸福、怀旧和孤独 - 天天要闻

02 怀旧


很多老年人喜欢怀旧,正所谓好汉也提当年勇。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老年人喜欢囤积旧物,这与不少年轻人的习惯大相径庭。


事实上,怀旧也被人称为“回归心理”,当我们一直匆匆赶路时,偶尔驻足回望,常常会帮助我们反省过去,汲取情感养料,所以,老年人的怀旧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怀旧对于老年人保持愉快、寻找自我和维系关系方面,都具有稳定和积极的意义。


  • 怀旧是老年人积极情绪的储藏室
  • 怀旧是老年人寻找更好自我的阶梯——它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帮助老年人以更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自我,提高自尊水平。同时怀旧还可以让人变得更善良柔软,最重要的是,怀旧可以为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提供了整合自我和正视死亡的机会。


看了以上内容,身为晚辈的我们是否能理解老年人的怀旧?能否给予老年人更大的包容和允许呢?正如我们自己所希望的那样。

你好呀,我的白发人生:关于幸福、怀旧和孤独 - 天天要闻

03 孤独


孤独是很多老年人躲不开的话题,尤其在当今这个忙碌的社会,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多,老年人的孤独感只会比之前更加强烈。很多老年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会显出程度不同的不适应性,进而产生孤独感甚至抑郁情绪。


老年人的孤独感有两种表现,要么沉默寡言,情绪低落,要么急躁易怒,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前者比较容易理解,而后者常常会引发纠纷和反感。事实上,暴躁可能是为了引发周围人的注意,这不由得让人感慨——多么像幼儿时期的表现,用哭闹来吸引注意力。不知从这个角度去重新审视老年人的暴躁,是否可以多几分理解?


有研究表明,长期的孤独感会使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更快,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症,寿命也会比孤独感较少的老人缩短约6年。


老年人的孤独感有的来自于社会环境,比如空巢老人、独生子女等,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和亲人尤其和子女之间的沟通障碍。作为子女,这部分是我们可以做功课的地方。而作为老人,也可以采用更为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走出孤独。


  • 自我整合,重拾生活的意义
  • 发展新的兴趣,学习新的东西
  • 走出家门,充分享受老年时光


总之,孤独感和幸福感一样,是一种来自主观的感觉,而这种主观感觉,其实我们是有主动选择权的。选择恰当的策略,积极应对,就可以在人生的晚年依然保持高质量的人生。

你好呀,我的白发人生:关于幸福、怀旧和孤独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我们每个人都有长辈,而我们每个人也终究会老去。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急速发展,如何应对老年问题,成了越来越迫在眉睫的话题。这本《你好,我的白发人生》涉及了隔代抚养、成功老化、认知健康、终身学习、防止受骗、心理需求、积极情绪、幸福感等多个关键话题,是一本应对老年生活的宝典。或许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但可以对自己的父母更了解,更宽容,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多平台签约作者(全网统一ID:有梦想的唐糖)

❤️壹心理认证作家

❤️外冷内热

❤️热衷深度干货

❤️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后台私信。我为自己写作,望遇到产生共鸣的“同路人”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 天天要闻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人活在世上,身边少不了一些亲朋好友,也会遇到一些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度过人生许多美好的时光。有时候还会约着一起去旅行,一起聚餐,一起畅聊心事,甚至还会相互串串门......更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然而上门做客,也是有讲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 天天要闻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树叶不是一天变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变凉的。雪花把树枝压垮前,往往经历了很长时间积雪的堆积,每一片雪都不无辜。我们总以为一段感情结束,是突然间的事,回过头来去看,才发现原来,一切早有预兆。女人若是还愿意对你吵,和你闹,说明她心里是有你的。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 天天要闻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爱情里面,背叛是最让人心痛的,比不爱还痛苦。不爱了,直截了当说清楚,选择分开就可以。而背叛,就像是一锅香喷喷的热汤,落进了虫子一般恶心,让人作呕。一旦,一个人的心发生了偏移,那么这段关系就已经从里面腐烂了,没必要再继续了。那么,如何判断一个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 天天要闻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你如果事情找她,她还是会秒回。哪怕你真的遇到了什么麻烦,她都会帮。光是女人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她的心里面还是有你。而且你们分开以后,她一直没有开始新的恋情。就连你送给她的东西,你们的聊天记录,她都会保留。不愿意开始新的生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 天天要闻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离婚是一件令人痛苦和困惑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离婚后,很多女人都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否需要再次寻找新的伴侣?有些人可能会选择独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希望能够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感情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 天天要闻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在生命的旅途中,中年是一道分水岭,是积累与沉淀的见证,也是收获与感悟的开始。当我们步入中年,回望来时的路,也许会感慨万千,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规划。那么,在众多的期望与追求中,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得上是人生的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