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2021年10月12日23:56:08 情感 1106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俗话说:"婆媳是天敌”,这话一点都没错!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电视剧桥段中看到这样的情景:

婆婆和媳妇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整天干架,而老公呢,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正如前几年播出的非常大火的《双面胶》这部剧,就活生生地再现了这样的场景。

这部剧演出了婆婆,媳妇,老公三个人之间很复杂的矛盾关系和情感纠葛,看完,不禁让人感同身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情节每天都在上演。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1

朋友丽珍是一名很朴实的姑娘,她嫁到浙江省的一个小村庄里,老公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村人,公婆家里种着三十几亩地,全家常年靠种地为生。

刚嫁过来时,丽珍的内心有太多的不甘心,因为她娘家是城里人,虽然家庭条件也不算是很富裕吧,但是最起码在县城里有自己的房子,起码这样,在农村人面前,她就有了太多的优越感。

想当初,如果不是和老公一见钟情,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我想:丽珍这样一个年轻貌美的城里姑娘肯定不会嫁到穷乡僻壤的农村的。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2

刚结婚那年,公婆一家对丽珍真的是疼爱有加,特别是老公,把她宠成了小公主,简直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只要她有什么需求,老公都会尽心尽力地去满足。

没多久,她就怀孕了,本来是打算结完婚就去上班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小宝宝,为了能养好胎,只好把工作的事情放在一边了。

没想到,这一休息,就是两年半的时间,怀孕一年,给孩子喂奶、哺育孩子一年半,等孩子一岁半断了母乳时,丽珍实在在家呆不住了,就跟公婆提出要出去上班。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3

没想到,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婆婆的强烈反对,她说:

“孩子这幺小,你放心出去吗?出去能挣几个钱啊?不要到时候钱没挣着,孩子也没照顾好,整天头疼脑热的,那以后可有你麻烦的了!”

当时,丽珍也说得很理直气壮:

“妈,这不还有你吗?我相信,你那么疼爱小宝,肯定会把小宝照顾好的,我有啥不放心的呢?再说,我都在家呆了快三年了,快得抑郁症了,我出去不单单是为了挣钱,更想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4

可是婆婆还是不愿意,怕丽珍把孩子丢给她,她不好意思当面说,就让大姑姐说服丽珍。

那天,大姑姐借口请丽珍吃饭,实则是一场“鸿门宴”,吃饭途中,特意说起这事,说:“我听我妈说,你想出去工作?”丽珍点点头。

然后,大姑姐就给丽珍来了一番洗脑:

“出去工作干嘛啊?每天在家不好吗?老公每月按时上交钱,自己想睡在几点睡在几点,多舒服啊!我这辈子哪有你这福气?”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5

丽珍听了,心里很不舒服,立马反驳:

“姐,说实话,谁都不想出去上班,可是家里没钱啊,我们现在一家三口了,每天的消费高的很,做什么都要用钱,整天呆在家里,钱会从天上掉下来吗?”

大姑姐听出丽珍有情绪了,态度也缓和了许多,才一字一句说出了实话:

“我能理解你,的确,整天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主要是我妈身体也不好,不能帮你,到时,孩子哄不好不说,还把她累出一身毛病了,到时咱们不是还得花钱给她看病吗!何苦呢?”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6

丽珍听出来了,公婆全家人就是合着不想让她出去上班,怕她把孩子丢给老人。

想到这,她不禁有点伤心,悲从心来:自己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如果母亲能活到现在的话,肯定会二话不说,帮她照顾孩子的,再想想自己嫁给老公,本来就算是下嫁了,心里有太多的委屈,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婆家人却连这点忙都不帮。

无奈,丽珍就和老公商量着,搬到城里住,然后把小宝送到城里的早教机构,这样一折腾,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她的心里总算踏实了,因为她终于可以去上班了。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7

搬到城里后,老公找了一份开车的工作,开长途货车,几天回一次家,虽然很辛苦,但是每月的收入还不错,有七八千块钱。

而丽珍呢,在平安保险公司做销售,每天出去跑业务,她之所以找销售这份工作,一是觉得有挑战性,成一单能拿几千的提成;二是觉得时间自由,方便照顾孩子。

就这样,他们两口子每天早出晚归,像永不停转的陀螺,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休息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他们终于攒够了房子首付的钱,就在县城买了一套120平米的三居室。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8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婆婆进城买东西时,顺便来过丽珍家几次。

但是每一次,都是吃完一顿午饭就走了,很少在他们家过夜。

而吃饭时在一起聊天时,也从来不问丽珍的工作怎么样,上班能不能兼顾孩子,只是说自己的生活有多么不易,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之类的。

此时,丽珍彻底对婆婆失望了,也许是被生活所迫,她觉得,婆婆早已从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每次想起婆婆不给带孩子这事,丽珍的内心还是有太多的难受和纠结,“或许她有自己的不易和理由吧!”,她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那颗受伤的心灵。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9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

转眼,十年过去了,丽珍一直坚持在保险公司干了十几年,从一名小小的业务员做到公司部门的总经理,随着客户的累积,收入也比之前翻了几十倍。

由于她出色的工作表现,总部把她派到北京工作,并给她们全家分了一套二百平米的花园洋房,这样,丽珍就带着老公、孩子来到了北京定居。

他们终于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一路打拼,走到了一个人生的顶峰。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10

就在他们定居北京的第二年,忽然有一天,她意外接到了婆婆的电话。

此时,公公去世已经半年了,婆婆整天以泪洗面,也许她一个人感觉到孤独和心酸了吧!

只见婆婆在电话那头哽咽着,跟她道歉:

“丽珍,是妈对不起你,以前是妈太自私了,怕照顾小宝耽误我干农活,自从你爸去世后,我就把家里的地给承包出去了,现在妈妈有时间了,去北京帮你们哄孩子吧!"

只见丽珍淡定地回了一句:

“妈,小宝都已经12岁了,马上小学就要毕业了,不需要哄了吧!你可以来北京,我们给您养老!”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后记

“给婆婆养老”,这句话,丽珍说得不是气话,是她发自真心的话。

因为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对过去的恩怨,她早已放下了许多,她能理解婆婆当时的不易和身不由己,她的内心不再充满怨恨,而是满满的感恩。

正是由于婆婆当年的放手,才使她和老公不再依赖别人的力量,独自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也才使她明白了努力的意义,最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到这,丽珍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一下,她开心地笑了。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