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12周完成一年的工作,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用?

2021年10月06日21:13:20 情感 1415

曾经,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唱哭了多少人,时间如流沙般流逝,“没时间”似乎成了所有人的挂在嘴边的话,等到有时间时,却早已物是人非。

颠覆认知,12周完成一年的工作,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用? - 天天要闻

我们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工作需要加班

家人需要陪伴

人际关系需要维持

还有那么多好看的电影,美丽的风景等着我们去看......

可是,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该做的事却还是来不及,于是,我们开始感慨: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可是,这世上总有一个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做着你不敢做的事。

有人说,每个人都可能有两种生活,一种是正在经历的生活,另一种是我们本应达到的理想生活。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的那么出色?住着你想要的大房子,和你欣赏的人做朋友,达到了你想要的高度。

到底是什么阻止我们变得更优秀,影响着我们去实现理想生活呢?

答案就是:时间管理

颠覆认知,12周完成一年的工作,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用? - 天天要闻

你设想过吗?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充分利用时间,发挥出全部的潜能,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

这本《超高效时间管理》

就是一本教你通过专注、承诺和责任取得成功的指南。

也可以帮助你具备更强的时间管理能力,从而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本书的作者是:布莱恩·莫兰和迈克·莱宁顿。

布莱恩创立了美国执行力公司,致力于指导和帮助创业者提高绩效,提升生活质量。

他曾担任过多家国际一流企业的顾问,还是一名颇受欢迎的演说家,布莱恩每年都指导、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人走向成功。

迈克是美国执行力公司的副总裁,他擅长帮助企业实现持久转变。迈克的客户遍及美国、欧洲、亚洲。

《超高效时间管理》这本书,一经出版,就成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英文版的销量已超过了30万册,并已有了20多种语言的译本。

颠覆认知,12周完成一年的工作,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用? - 天天要闻

一、重新定义一年

1. 12周代替一年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将计划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12周,摒弃年度计划,以12周计划代替年度计划。

大多数企业和个人,通常都以一年作为一个执行周期,来制定年度目标和年度计划。

作者认为,年度化思维,或者计划的周期太长,会让我们误以为时间还有很多,做事就会缺乏紧迫感。


还会让我们寄希望于后半年有奇迹发生,妄想事情会有突破。


所以他们将“一年”重新定义为12周,从而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避免工作中的低效率。

而且,作者还为人们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你会发现你能够完成更多的重要事务,最终实现总体目标。

2.截至日期的魔力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截止日期即将到来时,你开始全力以赴,下定决心推进工作。

其实,这个现象在保险业和金融业尤其明显,每年的12月总是最佳业绩月。

为什么年末会有如此魔力呢?因为这是衡量我们业绩的截止日期。

颠覆认知,12周完成一年的工作,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用? - 天天要闻

这样看来,截止日期能够治愈拖延症,激发潜能,有着令人兴奋的力量。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截止日期多一点呢?

当然是前面说到的,用12周计划来代替年度计划。

  • 首先,12周计划能让我们专注于少量几项事情,注重每天每周的工作执行情况;
  • 其次,是12周计划的时间跨度小,易于预测,能够持续关注重要事项;
  • 最后,12周的时间不太长,能让我们看到截止日期的临近,时刻保持紧迫感。

12周也不太短,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所以用12周计划代替年度计划,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执行力。

3.提高执行力

如果我们有拖延症,只求当前的舒适,不能有效管理时间,就不可能达到理想中的生活。

一个人的成就因素可能有很多,比如知识、才智、信息或者观念、人脉。

但这都不是最要紧的。

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美妙的设想,但是,很多人却没能把这些好点子变成现实。

可见,有效的执行才是胜利的关键。

所以超高效管理时间,是以有效提高执行力为目的的。

为了有效提高我们的执行力,作者认为,我们需要将想法变成行动,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放弃那些对我们意义不大的项目,我们还要塑造自信,减少压力,不怕失败,提升自我满足感。

而要做好这一切,不能盲目行动,我们必须有计划。

二、如何建立12周计划

1.强烈的愿景

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头一天晚上计划好,要早起去跑步,上好了闹钟准备好了跑鞋,然而,当闹钟响起的时候,却怎么也不想离开温暖舒适的被窝。

颠覆认知,12周完成一年的工作,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用? - 天天要闻

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计划,都需要我们离开舒适区。

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让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我们会贪恋当下的舒适,放弃执行计划。

所以,要想让自己甘心放弃安逸的日子,离开舒适区,就必须给自己一个强大的愿景,这个愿景必须对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我们能够为了它不惧挫折,走出舒适区,勇于面对未知。

比如,早起读书,当我们做到了之后能,达成什么样的愿景呢?你可以是为了提升修养让自己更有吸引,也可以是读书写,作增加收入,当你有了一个必须达成的愿景,离开舒适的床,就会容易很多了。

2.可量化的目标

构筑好愿景后,我们才能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它是指导我们每一天的行动的,而我们的行动又必须是围绕目标展开的。

颠覆认知,12周完成一年的工作,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用? - 天天要闻

所以12周计划的第一要点就是目标。

作者认为目标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具体可量化切实可行。

2.描述目标的时候要用积极的语言,比如,我们可以说完成了80%,而不是说没做到20%。

3.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可行性,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比如你的减重计划,如果目标是一周减重10斤以上,那就完全不切实际,完成这样的计划,简直是一个笑话了。

另外,目标必须有明确的责任分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是一笔糊涂账。

另外,还要给目标一个期限,要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完成。

比如读完24本书,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一个期限吧,三个月也就是12周,就是切合实际的。

3.制定计划

有了愿景和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定计划了,以保证你的日常行为与目标一致。

计划要考虑到目标、时间、评估三个方面。

以读书计划为例,你可以设定这样的具体细则:

每天读书至少50页

每周至少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

每周参加一次读书会的分享

除此之外,最好设置一个计分卡,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这是为了量化我们这一周的执行情况,让我们保持紧张感。

颠覆认知,12周完成一年的工作,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用? - 天天要闻

假如你规定每天必须读完50页,那么一天结束的时候,你就要评估今天的成果,完成任务计5分,少读10页记4分,依次类推,一周结束的时候,你就能给自己的读书计划一个有效的评估了。

分数太低的时候会让你感觉到压力,激励你获取更高的分数。

三、坚持成就伟大

当我们开始执行计划的时候,往往会盲目乐观,勇往直前。

一旦遇到了挫折,又会意识到重重阻力的存在,变得悲观沮丧,以至于感到前途渺茫,进入绝望的谷底。

当我们在实施计划时遇到了困难怎么办呢?作者也给了我们很有效的方法。

1.过程控制

我们往往会过度专注结果,其实,结果是不能控制的,我们能控制的就是每一天的行为,只要我们的行为是依据计划执行的,结果就会如你所愿。

过程控制主要体现在激励体系上,保证天天有行动,周周有成果,另外,也可以加入团队,同伴之间的激励和鞭策可以不断给我们行动的力量。

2.关注伟大的当下

作者认为,伟大的当下,是指当你行动的时候,你的心思完全专注在你的行动之上的一种状态,也就是知行合一的状态,你每天的行为会和自己的计划相一致。

举个例子来说,跳水运动员吴敏霞,先后拿到了5枚奥运会金牌,这让他成为奥运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那么她是拿到金牌的那一刻才变得伟大了吗?

不是的。

  • 当她对自己做出了要拿到世界冠军的承诺的时候;
  • 当她践行承诺,每天都在进行刻苦的跳水训练,一次又一次从三米板上起跳的时候;
  • 当她坚持吃下需要的食物,放弃喜欢的零食的时候;

她就已经在用行动在走向伟大。

正是每一天的行动,最后成就了她的伟大。

所以,当你承诺要12周读完24本书的时候,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专注读书,通过每天不间断的坚持,获得广博的学识。

因为,正是每一个当下的积累,成就了未来的伟大。

所以说当我们构筑好愿景,制定出计划,要靠每一天坚守承诺,知行合一的坚持,才能最终成就我们的伟大愿景。

今天学习了超高效时间管理的有效方法,把12周当做一年,用12周完成工作。

来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认识到时间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执行力,而传统的年度计划思维有了极大的局限性,不能让我们带着紧迫感去工作,所以我们摒弃掉了年度化思维,引入了12周计划。

其次,我们学习了如何构建12周计划:先给自己的计划建立一个伟大的愿景,然后设定合理的目标,最后再制定具体的计划细节;

最后,我们讨论了如何具体实践12周计划为了贯彻计划执行时,我们要重视过程控制,和关注伟大的当下两个要点。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成就本该成功的人生!

我是共读好时光,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留言、关注哦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结婚35年丈夫出轨50岁闺蜜转账18.6万,她仅追回4.3万,律师:法院不告不理 - 天天要闻

结婚35年丈夫出轨50岁闺蜜转账18.6万,她仅追回4.3万,律师:法院不告不理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海浦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胥女士和沈先生1989年登记结婚,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后,不料丈夫竟然和自己的闺蜜陈女士有了婚外情,并多次大额转账给陈女士。该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登上微博热搜榜。△相关事件登上热搜2024年7月,62岁的胥女士和67岁的沈先生离婚,结束了35年婚姻。离婚后,胥...
回顾:公公扒灰,儿媳嫁给公公,结果,一人被杀,一人喝药而死 - 天天要闻

回顾:公公扒灰,儿媳嫁给公公,结果,一人被杀,一人喝药而死

有些事儿搁在老黄历里早该翻篇了,可有些事却好像在生活的旮旯里长了根,不会翻篇。就说江苏盐城一个小村子里的旧事,搁到现在听着都觉得刺得慌——公公跟儿媳妇搅和到一起,最后闹出人命,这事放到八十年末的农村,跟拿钝刀子割肉似的,疼得人直抽气。女子吴
以自由之姿,共赴爱的山间茅屋,潺潺小溪 - 天天要闻

以自由之姿,共赴爱的山间茅屋,潺潺小溪

村上春树曾言:“你不是我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而是我怦然心动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爱情中最好的心态,大概就是深情而不纠缠。我做好了跟你一辈子的打算,也做好了随时要走的准备。我是爱你的,但,你是自由的。”这番话语,恰似一缕清风,拂过爱情的迷
女生跟你暧昧却约不出来,背后原因和解决办法看这里 - 天天要闻

女生跟你暧昧却约不出来,背后原因和解决办法看这里

女生跟你暧昧却约不出来,和女生线上聊得火热,她时不时抛出暧昧小信号,可一提见面就各种推脱,这到底唱的哪出戏?别急!她这种 “只暧昧不约见” 的操作,背后藏着不少小心思。咱们先把原因摸透,再对症下药想办法,说不定就能顺利约到她!一、先搞清楚:
女生说随便时的真实心理:她到底在想什么? - 天天要闻

女生说随便时的真实心理:她到底在想什么?

约会问女生吃啥、去哪,十有八九得到一句 “随便”!别真以为她啥都行,这句 “万能回复” 背后,藏着好几种小心思。今天就带你破译 “随便” 的隐藏含义,再也不怕踩雷!一、“随便”=“看你表现”:考验你的时刻到了想测试你的用心程度 。她嘴上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