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2021年10月02日20:01:12 情感 1019

“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 天天要闻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中国伟大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而且是做了才说。

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急流,有些人会表现得无所畏惧,喊出几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而真正敢踏进急流的人,却为数不多。

“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 天天要闻

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见孔子对少说多做十分重视。而现在,许多职场新人都很容易犯一个毛病,他们往往急功近利,总想着表现自己,稍微有一点儿成就就开始四处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件事是他们做成的。有时候,一个任务刚刚开始,比较简单,就不了解清楚,大肆宣扬自己对任务有多么拿手。到最后却因为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全貌和具体要求,而导致任务失败,反倒给领导留下不踏实、不可靠的印象。

“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 天天要闻


百度掌门人李彦宏在创业之初,因缺乏资金,在合作伙伴徐勇的协作下,找到了对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然而投资人虽有一流的商业嗅觉,但对技术并不精通,投资人问:“彦宏,我给你120万,你多长时间能把这搜索引擎做出来?”

“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 天天要闻

李彦宏想了想说要6个月,而对方想尽快完成,就说:“我多加点儿钱,能不能尽早做出来?”李彦宏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主张,只要120万美元,6个月时间搞定项目。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投资人刮目相看。事后,李彦宏只用4个月就完成了项目,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百度赢得了投资人的完全信任。

“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 天天要闻

2009年时,百度切换凤巢大获成功后,股价连续冲高,投资人纷纷给出“建议买入”的评价。百度CFO的邮箱收到雪片般的来信,表达了由衷的祝贺与赞赏。然而在刚开始做出这个决定时,李彦宏就遭到董事会、高管和客户的强烈反对。面对强大的阻力,李彦宏没有发表慷慨激昂的陈词,只淡淡地说:“谢谢你们把所有的风险告诉我,让我更有信心做这个决定,我只有一句话留给你们——成功了,你们是功臣;失败了,我来担责任。”这次,李彦宏没有承诺,但兑现了更多。

“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 天天要闻


多做事,是要求我们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能够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到最好。在工作中要勤恳做事、踏实做人,不要让自己一丝小小的疏忽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样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身在职场,我们就要努力地从头做起,而不是好高骛远。如果想要成功,我们就应该多做事,少说话,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踏实去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 天天要闻

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我深信实事求是而不讲空话的人,一定没有许多话可说。”身在职场,要想成就自己,就要谨记这一法则,谨言慎行,谨言慎行。说得多,做得少,做事推诿、敷衍了事,只能阻碍自己的事业成功,唯有脚踏实地的态度才能够帮我们走向成功。

“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 天天要闻

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要养成少说话多做事的习惯,少说话能够让我们免去许多灾祸,毕竟祸从口出,而多做事能够让我们更快地走向成功。

古人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现在我说:“终日而言矣,不如须臾之所为。”行动起来吧,朋友,抛弃那些大道理,用行动创造光明的未来。因为,行动,胜于空谈。

“荐读”少说多做是最有力地践行这个道理 - 天天要闻

本文来源于:《你若输得起,就能赢得到》

作者:张笑恒 侵权必删。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美文共赏,@NZ猫加菲[心]期待与您共勉,非常感谢!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田朴珺曾问蔡澜:你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答:我不吃醋的 - 天天要闻

田朴珺曾问蔡澜:你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答:我不吃醋的

田朴珺跟蔡澜一起吃饭,问他:“你会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答非所问:“我很多东西都很喜欢吃,但我不吃醋,不吃酸的东西!”看样子蔡澜跟太太的婚姻是开放型的,太太方琼文职业是电影监制,也是个独立大女主的样子,所以两
结婚35年丈夫出轨50岁闺蜜转账18.6万,她仅追回4.3万,律师:法院不告不理 - 天天要闻

结婚35年丈夫出轨50岁闺蜜转账18.6万,她仅追回4.3万,律师:法院不告不理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海浦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胥女士和沈先生1989年登记结婚,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后,不料丈夫竟然和自己的闺蜜陈女士有了婚外情,并多次大额转账给陈女士。该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登上微博热搜榜。△相关事件登上热搜2024年7月,62岁的胥女士和67岁的沈先生离婚,结束了35年婚姻。离婚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