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就是凡事超过一个度,那么,那么它的结果可能还不及不及这个度。
的确有许多事物过犹不及。
比如谦虚。
如果你太过谦虚,那么,就会被当作虚伪,还不及适当骄傲一点。
又比如努力。
如果你太过努力了,起早贪黑,可能结果往往还不如那些劳逸结合的人。
我们看到许多高中生十分勤奋,不但在教室认真学习,在寝室关灯之后,还点着蜡烛学习一阵。
结果却只考了个普普通通的本科,虽然比那些丝毫不努力的人要强,但比起
普京
那些用了七八分努力的人,又差得多了。
再比如吃饭。
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最好是七八分饱,这样最有利于身体健康。
吃得过饱可能还不及那些吃得不饱的人。
那么,是不是事事都是过犹不及呢?
比如一个国家的领土。
像我们国家,面积够大了,是不是就不需要台湾了?
当然不是。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国家的面积越大越好。
如果说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还不是足够大,那么,俄罗斯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了吧?
那么,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说,是不是意味着领土面积过大而不及呢?
显然也不是的。
普京说:俄罗斯虽然面积很大,但没有一分土地是多余的。
对于边境有争端的领土,普京从未打算放弃过。
又比如高考,是不是意味着你刚好考上某所大学(比如清华、北大)的分数就够了呢?
显然不是。
因为你怎么知道你的分数就刚好上了那所大学,如果你能超过那所大学一些分数线,是不是上那所大学就更有把握?
所以,要上顶级大学,那最好高考考得越高越好。
当然,你只是想上普通一点的大学(比如你是艺体生),那么,你的文化课成绩是不是越高越好呢?
这就是过犹不及了。
如果你要求自己的文化科成绩接近满分,那么,你势必花费到你专业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减少了,那样就得不偿失,过犹不及了。
过犹不及,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判断这件事是过犹不及,还是越多越好即过了必及。
比如吃饭,就是过犹不及,而参加高考的高考分数,则是过了必及。
又比如考试学习努力程度是过犹不及,应当劳逸结合;而一个国家的领土是越大越好,所以,要寸土必争。
第二,过了必及,比如高考分数,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努力,使结果超出需要,保证安全过关。
又比如销售工作的签单量,你签的单越多,你通过公司考核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你要尽可能努力地提高签单量。
有一些东西在主观上是过了必及,但在客观上是过犹不及的。
比如考试分数,能考一百分最好,主观上是过了必及,但在客观上,你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
但你努力了,还不一定能有效果,所以适当努力就行了,不用加倍努力,结果使得一个人的精神都出了问题。
又比如钱财,一般而言,对于大多数人,钱是越多越好。
但正如许多人所说:钱是永远挣不完的。
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努力挣更多的钱,但我们也不能累坏了身体。
第三,对于一些越多越好的东西,我们应该用正当方式去获取。
比如考试分数,我们不能试图通过作弊获取;
又比如钱财,我们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不要干违法的事;
再比如国家领土,我们应该守住我们现有领土,而不是设法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的领土,给人民群众带来无尽的灾难。
还比如工作中签单,我们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不去打同事的主意。
第四,对于过犹不及的东西,我们适度努力即可。
比如读书。
马云说: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
马云
读多了书,你的思维就会被书上的内容所束缚,成为“书呆子”。
所以,对于读书,我们读适当的即可。
那么,不读书的空余时间我们干什么呢?
马云说:不能不在社会上读书。
所以,空余时间我们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即花时间工作。
我们还应该多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这样就可以保证读书不过犹不及了。
再比如学习做题。
许多人为了更好地考试,于是采取题海战术。
殊不知题做太多了,脑海就乱了,身体也麻木了,反而不利于考出好成绩。
我高中有同学就做得特别好,他每天晚上跟同学们一起做题,但到了他预定的时间点,他就回寝室休息了。
结果他反而比那些学习到关灯的同学考得更好。
所以,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时间分一部分出来休息或锻炼身体,这样就免了过犹不及之苦。
为了避免遭受过犹不及,我们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都要记得休息和锻炼身体。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做过过犹不及的事吗?
当过犹不及时,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