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胖妹 编辑|燕子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你好,我是杨小米。
这篇文章是我欠了很久的稿子,终于来了。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有一个00后的朋友Pinkie,现在读高中,她性格独立,见识非凡,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想要把一切美好的词,都用在她身上。
每当我写Pinkie的故事,有很多读者朋友给我留言,说想看看Pinkie的妈妈Grace的故事。
▲Pinkie(左)和Grace(右)
我和Grace是2018年,在秋水老师组织的青海湖旅行途中认识的,她是一个很高冷的姐姐,说话不多,但是她就几个问题,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见解,问题已经忘记了,但她的思路,我印象深刻。
你们都懂我的,我有一大优点:脸皮厚又讨喜(哈哈哈哈),就追在她后面问各种问题,就这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21年,我们俩已经见了4次面了,每次都交流特别多,我想这次可以把欠的文章补上了。
接下来,我想先分享一下她从0到1做的一件事,最近,Grace在小红书开了个账号,分享自己的生活,不到1个月,涨粉2.8万。最高的一篇笔记,阅读量70多万。
▲Grace的小红书
很多人都想做自媒体,我也在很多平台更新,经常研究平台规律,小红书还有红利。
Grace能做起来这件事,我一点不吃惊,因为是她做。
我从她身上学习到太多,废话不多说了,我把她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01
“我不允许自己出错”
Grace出身于一个民主的军人世家。为了强身健体,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送她去练习体操。
有一天,她在路上被广州军区文工团的老师挑中。老师随她回家与父母商量后,她就拎着箱子, 带着一沓贴着8分钱邮票、写好母亲单位地址的空信封,跟着部队挑演员的老师,坐了3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从武汉到广州,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活。
那一年,她才8岁。
部队的军事化训练非常艰苦。Grace每天5点半起床,出早操。除了文艺训练,男兵所需要学的打枪、技能操练等,她一样也没落下。
为了训练体能,俯卧撑、仰卧起坐都是300个一组,引体向上100个一组,倒立两个小时一组,单手倒立一个小时。
以至于成年后Grace的手臂和小腿上的肌肉都比平常女生更明显。
▲Grace的训练和演出照片
在部队时,Grace跟随文艺团,去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取得了许多成绩,获得了很多荣誉。
18岁时,她在高空表演时不幸受伤,不得不从部队退役。
广州军区总医院给她出的诊断是脊柱骨折,医生说以后不能剧烈运动、不能穿高跟鞋,而且,因为年龄也有18岁,所以也不适合打钢钉了,这个伤痛会跟随她一辈子。
她说家人知道这事时,妈妈一直在哭泣,她没掉一滴眼泪。躺在床上的时候,她默默地给自己使劲,我可不能瘫痪。
十年的军旅生活,养成了她极端自律、勤奋、自信的品格。在做事情上,她只允许自己一遍做对,绝不允许自己出错。
我觉得她对自己太苛刻了,她感叹道:“我在部队表演节目,许多是有高风险的,没有出错重来的机会。十几米的高空,正式演出连保险绳都没有,一次错了,可能是骨折、头破血流,甚至死亡,我怎么可以错?”
听完我很震撼,她说,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说,可以不断试错,这其实是不对的。
“能比别人成功,一定是比别人错得少。”想成功不允许不断试错,要抱着尽可能“试对”的心去做事情,才能保护热情和增加成功几率。
在她看来,只有提速和避错才能成功,错太多,机会已经远离了。
这一点,成为她的本能,在事业上,做事做到极致,考虑到任何可能的风险,这一个特质,让她后来,每一次重新出发,都能取得成功。
▲Grace
02
事业顶峰,40岁,她选择退休.......
从部队退役后,军区是可以给她解决工作的,但她想换一种活法。
有一天,她在广播中听到广播电台在招聘主持人。她悄悄地去报名了,那次招聘,1000人中才选了3人,她就是其中之一。
随后她进入了广播电台,一路从记者、编辑,做到了主持人,并拿到了传媒最高奖项——金话筒金奖。
后来,她离开体制,先是和前夫一起创业,后自己创办了传媒公司。
这两段创业经历,我不展开写了,她每一份工作,都能做到极致,成功路径的重复,这是她从部队养成的习惯,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做事一遍做对,不允许自己出错。
这也是为什么我很少问她怎么懂这么多,因为我知道,她背后的付出。毫不夸张地说,她曾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
我多说一点,她战略思维极好,这几年,我经常请教她如何看一个项目,她会给我先说一个逻辑,比如先看产品或服务;谁来做这个项目(创始人很重要);项目的天花板可能在哪里;市场空间多大;赛道现况和时机等等。
这一点,很多课程都有提,她厉害的是,可以分析很多案例,有一整套的打法。我跟着她帮朋友开过几次会,每次会议达成几点目标,讨论到什么程度,都一一列出来。(这点我学会了)
她曾帮我画过公司的商业战略图,她善意地提醒我,小米,我经历过很多创业周期,在好的时候,一定要多走一步,有时候,市场变了,很快就断崖式下跌了。
在事业顶峰,40岁那年,Grace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选择:退休,把自己还给自己。
她早已实现财富自由,钱的问题不用担心,我想不明白的是,她如何放得下?
Grace是这么和我说的:
“小米,我从8岁就开始工作了,那会我们就拿工资,我的工龄你算一算有多少年了,我可是已经工作了32年,除了这些,我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想去干呢。
我要去好好感受一下自己的需要,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盛大的体验之旅,不眷恋,才能遇见更多未知的惊喜。”
说干就干,她坚决注销了自己名下所有的公司,给自己的事业画上了休止符。
她说,“我只画句号,我不要逗号,也不要感叹号。我相信,有舍才有得,这对我来说,也是人生新的开始。”
她说,退休不是什么都不干了,不是赋闲的琴棋书画,而是可以随心,不为任何好处和利益去做选择,比如她现在依然帮朋友公司指导,只是不收钱了。
她也会为了打理好自己的花园和果树林,泡一天果园,和农户去请教。
她就是想随心所欲地生活,不想再束缚自己,想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做自己喜欢和愿意的事。
▲用丙烯改装篮子的颜色
盛院子里剪的花
事实上,她家里也有很多事情要打理的,我正在用的很多专业的表格(比如如何管理家庭保险),都是她分享给我的。(这一点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回头专门写)
03
两次婚姻,她坦然接受人生中的功课
她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华丽的转身,宠辱不惊,清醒而自知。
当然,人生也并不都是坦途。
在34岁那年,Grace结束了第一段婚姻,放弃了熟悉的业务和资源,放弃了共同打拼业绩已达数千万的事业,放弃了名下所有的不动产以及公司的全部股权,选择从零重新开始生活。
可想而知当时那些不为人知的痛,但我看到的,只有她转身时的潇洒和自在。
Grace告诉我,这段婚姻让她成长,锻炼了从0到1做事业的能力,提升了面对各种困难和窘迫的逆商,还收获了一个宝藏女儿Pinkie。
在写她女儿Pinkie的文章中,我已经提到过这一点。
从Grace的职业生涯,我们聊到她是一个自我要求非常高的人,年轻时的她对自己非常严苛,浑身都是锋芒。
这一点对工作是极好的,在感情中,看人,如果对方不能欣赏到这一点,容易有误会。
当时她与前夫几乎白手起家,将事业做大,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是个标准的工作狂,就算是怀孕的时候,她也没有片刻的停歇。
生产前两天,她还背着15斤重的样品,出差与客户签合同,把客户惊呆了,合同也顺利地签了。
夫妻一起创业,俩人天天在一起,彼此之间的优缺点被无限放大,没有适度的空间,出了很多问题。
后来,虽然事业有了,江山也打了下来,但夫妻间渐行渐远。
谈到第一段婚姻,Grace坦诚地表示,自己有很大的责任,事情已经发生了,她选择接受,但依然对爱情充满憧憬。
从法院走出后,多年来,她从不与前夫联系,也不干涉Pinkie与她父亲的联系。
▲旅途中的Grace
关于这一点,她和我分享过,Pinkie读初中后,都是她自己和爸爸联系,单独去见面。她也从来没和孩子卖惨,她觉得,女儿如何接受父母离婚,也是她人生中的修炼。
离婚后,Grace遇到了现在的先生,在她38岁那年,两人结婚了,看她的状态,生活幸福美满。
Pinkie曾对我说:“小米姐姐,我觉得妈妈再婚挺好的,PAPA对我特别好,教我特别多东西。我喜欢妈妈现在的状态,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Grace说:“毕竟我和对方都再婚了,我不能确认对方的另一半是否心胸大度,不联系,是对对方太太的尊重,也是对我先生的尊重。”
这几年,她成长特别多,以前以事业为主,忽视了另一半的感受。但现在,她已经能疗愈自己,把这些“强迫症”慢慢抚平,学着去享受生活给予的平静。
▲疗愈自己
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她还保持着高度的严苛。先生嗑瓜子时,瓜子皮放在桌上,她都会觉得不舒服,下意识地一下一下去清理。
先生是一个特别包容的人,包容她性格的方方面面,哪怕露出软弱和缺陷,他也全盘接受,并跟Grace说,没有人是完美的,让Grace放轻松。
Grace的先生事业很繁忙,2019年飞了220次,6个国家,18个城市。2020年疫情年,也飞了102次。今年才过了4个月,他居然飞了104次。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怡然自得。Grace认为,因为信任,她对先生的事业全盘支持,极少有顾虑和担忧的情绪。
就是一句话:“我相信他的思考和决策能力,认同他所有的选择,因为相比对结局的关注,我更在意他的心情和体验。”
▲40+的她,依然可以双手倒立
我和她说,我希望40多岁,也像你这样。我这话,说得真是情商太低了。可她的状态,就是我想要成为的样子。
对于未来,她说自己没有想那么远。做自己,活在当下,每一个现在做好叠加,就是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个人自驾游,途中拍摄美景
04
做小红书,和世界产生链接的新渠道
我也在拍小红书视频,目前有4000多粉了,听完Grace的分享,快把我刺激死了。为啥人的差距那么大呢?我对自己实在太好了,不够狠,应该要求更高一些。
谈到做小红书的初衷,Grace告诉我,她觉得,这是一种自己与世界产生链接的新渠道。
“我很期待,通过这样的渠道和方式,听到更多的声音,这也能在我未来写作的时候,提供更多的滋养。”
另一方面,Grace认为,做小红书需要不随波逐流,不为热点而偏移价值观,不断地去输出自己清醒的观点。
不是“我很好,你们来看我有多么好”,而是“我经历了很多,我可以,你们也可以。让我们彼此支撑,一起变得更好”。
如今已经“退休”的她,把这样的过程,看作是一种训练,“就算没有人给我定KPI了,它还是会推动我,持续往前走。”
我向她取经,她很凡尔赛,云淡风轻道,"摆正心态,寻找规律,持续输出。”
我换了一个问法,问她具体如何做起来的?
她自己看了小红书的攻略,也看了别人的一些内容。先根据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列出来了30多个选题,这样就有一条主线去分享。她制定了节奏,一周3更,先更新图文,慢慢加上视频。
她时常会思索,想给大家传递一些什么内容才有真实的价值?
现在很多人都在贩卖焦虑和压力,男女关系对立的内容,这确实也是迅速博得眼球和认同的一种办法。
但Grace不想这样,她想靠传递心中的温暖来获得关注,而不是用刺伤别人或者哗众取宠的方式。
▲Grace和Pinkie的新书签售活动
即便在小红书这样一个“晒”购物的平台,她也从不炫耀她的衣服包包首饰,只有亲密的朋友才知道她真实的生活情况。(我曾在她的衣帽间,抱着一柜子爱马仕包包拍过照。)
她明白,自己人生富足,但很多人依然过得窘迫。她思考有没有什么办法,通过自己的一些举动,去给予他们一些力量呢?
她认为,当她还没有能力全部去帮助去触及的时候,这个答案是“被看见”。
那篇有75万阅读的笔记,迎来了上千条的评论。Grace花了很多时间,把能回复的都回复了。即便是不太方便回复的留言,她也给了一个“赞”。
在运营的过程中,她对自己要求很高,甚至到了一种极端自律、勤奋的地步。
这是习惯,既然决定了,就一定要做好,目前她也开始拍视频了,一个视频,她可以反复录30遍,直到满意为止。
小红书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保持节奏,输出内容,哪怕一开始没有关注,这个平台也会给推荐的。
我们总是想要速成的方法,其实没有,Grace已经说了,节奏+持续内容输出。
她是从0到1做起来的,想要做小红书的,可以关注学习哈。
Grace真是太厉害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她都有很多的方法论,特别好用,看她都分享出来,我太开心了。
她的小红书账号,大家可以关注,她会陆续把各种人生经验分享出来。
人生不设限,绽放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