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又迎来重磅!教育部部长再发声,这回教师们可以扬眉吐气了

‘【美美谈情感】,每天趣谈人物,社会,热点等情感新鲜事。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您的关注!’


对于备受全网关注的教育问题,这次的两会上,终归没有让大家失望。

国家教育部部长怀进鹏,3月9日就孩子课间活动、增强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的提案进行发声后,紧接着又再次发声。

不过,这一次发声,是专门针对于教师的





从部长的话里来看,主要是对教师改革的方向明确了几点。

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要知道,现在的教师,其地位和名誉,已大不如从前了

在从前,教师,那可以说是天使一般的存在。

在学生的眼里,是一台能行走的知识储备库。

那个库存,总是能应对大家的“十万个为什么”。

而在家长的眼中,教师,也是调教自家孩子的一把好手。

家长的话不好使,老师说一次就管用。

可如今,这样的现象并不多见了。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教师,用很多人的话来说,简直就成了服务员

既要面对调皮的学生,又要应付难搞的家长。

一不小心,还要招来投诉。

一旦被家长投诉,校长找谈话,学校内部通报批评不说,奖金、绩效和教学职称评定,就多少要打折扣了。

从前车马太慢,家长和学生都只爱教师一人。

如今网络和5G太快,分分钟内,就能投诉好几个教师。

从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如今,这个身份,成了容易被大众拿捏的软肋。

很多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除了教学,还要做学校分配的大量杂事。

什么穿上红马甲走进社区去当志愿者,甚至去扮演社区或者村庄里的媳妇儿,应对上面的检查,这些都是老黄历了。

如今,除了学校各种什么文化节、科技节的后勤事务,还有班里学生的打卡,安全教育视频观看任务、签到、转发甚至代收及催缴费用的杂事 都落到了老师教师身上。

看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听着都累。

现在的教师,别说什么社会地位了,就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如此下去,还怎么教书育人呢?

幸运的是,本次两会上国家教育部的发声,要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让老师们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如果真的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那这一回,教师们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而教育部这个“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具体是怎么解读呢?


教育部指出,中小学教师属于国家公职人员。

这句话,无疑是给了教师群体一个明确的身份定位。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将逐步转为公务员?

这个话题,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教师,是属于社会性服务的事业编制,接受大众的监督,他们并不是公务员。

除非是任副科级及以上领导职务的,才属于公务员,否则就不是。

那提高地位,是从教师的工资待遇着手吗?

不论如何提高教师的地位,总而言之,教师的问题,国家已经看到了,教育部部长也提出来了。

具体怎么落实这个“提高地位”,相信会有后续跟进。

毕竟,这次在两会上只是提案,后期的具体落实,还需要时间。

只有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能量的人,我们才能给孩子能量。

只有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我们才能给孩子光。

所以,只有把老师的地位提高了,孩子们在老师心中的地位才能提高,教学这个使命,在老师的眼中才能有分量。

正因为如此,教育部才做出了提高教师地位的发声。

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这个初衷原本是好的,但教育部长的话刚一落音,就遭到了很多网友的议论。

这其中,也不乏一些教师。

大家的看法和意见,主要集中在这几点

第一,别画大饼,来点实际的。

“典型的画饼。”


“不说别的,先解决那些不上台的‘模范教师’,不教课的‘高级职称’,不进教室的‘教育专家’。”

“别说这些虚的,教龄津贴到底能不能提高?”

“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给老师带来福利,带来幸福。”


“教师本来就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一切按事业单位编制政策执行。”

第二,现在教师最需要急待提高的,是师德师风。

现在教师队伍里,真正在教学,爱孩子,把教育当成一份事业,而不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这样的老师,说实话有很多。

但与此同时,不合格的老师也不少。

而这个不合格,主要体现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责任感上。

有的教师,因为孩子不会做题,就辱骂和殴打,导致孩子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和身体伤害。

这就说明,抓教师队伍师风师德的建设,非常重要。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合格教师的存在呢?

说到底,其实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出了问题。

这个评价制度,是根上的问题。

现在我们对教师的考核,最大的KPI,就是学生的成绩,“唯分数论”,一直是主打的指标。

这样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很多像涉事教师那样的不合格老师。


导致他们的教学导向,并不是孩子的个人学业、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而是教师自身的奖金利益、职业规划,职称名誉以及学校对自己的考核评价。

第三,网友对教师提出的希望

教育部应该规定,不准留家庭作业,不准占用课间时间,下午不准上正式课,全部体智能课,谁犯开除谁,谁犯开除校长。给孩子留下完美的童年,少年,青年,给国家的花朵一个健康的身体。”

不允许考试,不允许用成绩给老师排名。

我们一面在喊着减负,一面在可劲地给孩子布置更多作业。

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教师对个人奖金绩效和职称的追逐,对分数和排名的焦虑,

而这种焦虑,会转嫁到孩子和家长身上

这些意见和建议,是继教育部长发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声音后,包含教师在内的绝大部分网友的声音。

不论大家反映的问题能不能得到改善,也不论教师的社会地位最终能不能得到提高,个人认为,教师队伍的改革,确实刻不容缓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社会风气,上层架构,经济基础,百姓观念,育人理念,管理体制等等,都将影响着教师工作情怀,敬业精神,师风师德。

只有相关提案真正得到了落实,人人都做到爱岗敬业,教育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