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不打烊,寒假攻关忙

寒假期间,沪上高校师生坚守实验室,潜心科研,推进攻关,不断探索,持续创新,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寒假期间,

尽管数据有时可能并不如意,但一起攻克科研难关的过程,一起发掘未知奥秘的科研旅途依然充满乐趣!

寒假期间,

马扎尔,这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与青年教师吴仕群一同,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他们的最新发现。他们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利用绿色太阳能技术实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为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春节临近,校园里的年味越来越浓。在课题组师生的陪伴下,马扎尔不仅沉浸在实验室的科研中,还体验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黄晨教授课题组长期专注于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与成形工艺的研究,为了更好服务企业、扎根行业,课题组师生坚持在假期开展实验。假期里,材料学院罗维研究员带领课题组聚焦介观与原子材料的精准制备,该课题组目前开发出的几款电解水的催化剂,为氢能的大规模制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培养国际视野创新设计团队”师生们在寒假期间边实地调研,边设计攻关,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将高科技元素融入职业服装设计制作中,探索出一种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职业服装设计的新方法,为服装设计制作带来了更多创新可能。

冬季的校园,

作为实践项目“近海‘标’兵——防撞浮标引领智能化水质监测体系新变革”团队的负责人,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学生王茹玉和团队成员们假期里依然在实验室坚守岗位。他们重点关注海洋监测浮标近些年的技术突破、存在问题和市场情况,并结合团队研发的浮标专利产品,探索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的发展新趋势,以实际行动守护海洋生态环境。“我们团队的成员,还有在贵州省、江西省等地开展调研的。”王茹玉表示,趁着寒假,团队密切沟通实验进展,为新一年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寒假期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何成教授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带领科研团队的学生们一起推进“索道式虾蟹智能养殖”项目研究。师生们利用寒假时间全力攻关,争取设备尽快投入生产一线使用。何老师表示,科研是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做科研要学会“坚持”。研究生刘伟则觉得科研能让自己的寒假生活“平静、充实、快乐”,他说:“用专业知识助力企业技术攻关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很有成就感”。

寒假期间,上海电机学院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的师生们依然坚守在实验室,全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电气学院陈国初教授耐心地听取了学生在进行算法优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耐心讲解、共同尝试。在陈教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找到了突破口。他们通过调整参数、优化算法结构,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师生们在寒假期间依旧投身于科研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担当。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延飞教授率领智能检验与主动健康研究团队,以心血管疾病、肿瘤、认知障碍等重大疾病分子标志物建立、筛查等作为切入点,借助人工智能、5G技术赋能,开展医、教、研、产、用链条式交叉研究。

医学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陈正虎老师领衔智能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研究团队,团队汇聚了多位跨学科领域的青年博士教师,寒假继续专注于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新技术的开发。

素材由各高校提供

编辑:张奥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