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大数据云边智能协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通过论证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

3月31日下午,“大数据云边智能协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论证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顺利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等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证会。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指出,“工程中心是学校在‘一体两翼’办学格局下依托珠海校区申报建设的第一个教育部重点科研平台”。据悉,该平台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国家部委批准设立的关于边缘计算的平台。教育部科技司高新处副处长刘法磊表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的主战场。”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 李旭 摄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 大数据云边智能协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田向与会专家和领导汇报了工程中心的总体建设方案和已完成的工作。王田表示:“通过中心的建设实施,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数据+云边智能’协同应用创新方案。”王田表示:“将于2034年前把大数据云边智能协同工程研究中心逐步建成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云边协同的智慧生产、智能监控和智慧教育等示范应用。”据悉,首个建设期将在依托单位建成2000平米的实验办公场地,在共建单位建成共5000平米研发、测试和实验外场,总投资规模达6700万元。

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 李旭 摄

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对工程中心的建设意义表示肯定,“如今建设已经成功了一大步”。郑纬民对中心提出了殷切期望:“我们在大数据、在云边智能要做最好的,助力珠海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与会专家就工程中心的建设方案开展了详细的论证,并围绕工程中心的建设规模、人才团队、学科交叉和产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质询,王田一一作了回答,相关负责人就依托单位给予的人才、场地、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的保障进行了介绍和承诺。最后,与会专家一致通过了工程中心的建设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细化落实的具体建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程

校对 | 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