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解析2025年高考作文题:折射语文教育哪些新趋势?

2025年06月07日19:00:19 教育 3095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题:解析2025年高考作文题:折射语文教育哪些新趋势?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6月7日,2025年高考大幕拉开。语文科目考试的作文题再次引发关注和讨论。

今年作文题有哪些突出特点?折射出语文教育的哪些新趋势新导向?“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和一线教师展开解读。

新华视点丨解析2025年高考作文题:折射语文教育哪些新趋势? - 天天要闻

6月7日,在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考点,送考老师给考生加油鼓劲。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考查重点:语文素养、时代意识、家国情怀

2025年高考语文共有5套试卷。其中,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的2道作文题,上海、天津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和1篇微写作。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坚持价值引领,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学科特色,重点考查语文素养、时代意识与家国情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一卷作文题选取了三段和抗战有关的材料,将考生的视线拉回到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引发对民族精神传承的思考。

此外,全国二卷作文题鼓励考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天津卷以大家熟悉的车轮、辐条等为意象,推动考生思考向心力、凝聚力对个体成长、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坚持立德树人,这些试题注重引导考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可以激发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的力量。”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另一亮点。

例如,上海卷作文题围绕专业文章、通俗文章、传世文章展开,与当下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北京卷则从运动员中长跑时会出现的“极点”反应,以及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比赛记分牌、车站电子时刻表等角度出发命题。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与考生的日常经验比较贴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分析表示,“当前,传播手段非常丰富,许多网络文章被广泛转发,不少经典作品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若对当前文化传播有一定程度了解,便可以打开思辨空间,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

在专家看来,这些题目的材料指向既可以是现实的,又可以是想象的,由现实展开想象,由想象观照现实,考生可以从自身生活经验谈起,切入的角度很多。

考查能力:让有洞察力的想法脱颖而出,让模式化的表达无处藏身

深入分析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不少专家认为,在数智化时代,试题更加聚焦情感体验、日常积累、实践参与等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特质,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深度。

全国一卷作文题中的三则材料各有侧重,又相互交织,对任何一则材料的深入体会,都会影响对其他材料内涵的认知;上海卷作文题中,“专”“转”“传”三个字的意义,则可以体现考生对古汉语的思辨性理解……

“题目不教条,对考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说。

不仅拓宽思考空间,同时注重情感体验。

为老师设计教师节奖项、以“轻”为题目写作小诗或抒情文字,北京卷的微写作直指生活小事、细微体验;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全国二卷作文题则引导考生把笔端对准“自己”……

把笔还给人,我手写我心。“写作不止展现理性的力量,更需要‘走心’。”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试题注重内容的真诚性与独特性,要求考生用富有节奏感的文字、典型的细节、可感的形象传递真情实感,回应了语文教育中“真实表达”的诉求。

在成都市石室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李奇看来,今年的作文题既考查语言功底与思维深度,又为考生提供展现个性、抒发真情的舞台,“有利于展示不同思维状态、不同思想水平学生的纵深思考,让有洞察力的想法脱颖而出,让模式化的表达无处藏身。”

折射导向:减少机械刷题、鼓励创新表达、促进全面发展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可以折射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育的发展和趋势。多位受访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同样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新参考和新导向。

衔接教学,促进课堂提质——

在有关专家看来,以作文题为代表的2025年高考语文试题注重与教材的关联,致力于引导一线教学用好统编教材的同时学以致用。

例如,全国一卷作文题的第二则材料选自艾青的名篇《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正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篇目之一。专家认为,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在重视课堂学习的同时,做到对课内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扭转机械刷题、以练代学的不良习惯;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深度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表达——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不少专家发现,越来越多题目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而是更加注重激发考生活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审题立意的多维空间。

“从中也反映出语文教育的趋势是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联想和想象。”李奇说,“这启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苦练苦背型学习,转向探究运用型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整合力、思考纵深度。”

提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从古代诗歌到现代诗歌,从观察生活到深入论证,专家表示,今年的作文题对考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在柳州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朱秋清看来,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打牢基础,也要引导他们更加关注现实、思考人生,充分调动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日常阅读、历史感悟和生活体验中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 天天要闻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近日,一张群聊截图引发网友关注。群聊信息显示,某中学一教师对该校22209班三名高分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其他高校,却未选择报考北大、清华表示不满,并称“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多名网友表示,上述聊天记录来自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下称瑞昌一中)。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该校一名...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 天天要闻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通知》要求,通过六大行动推进数字赋能。一是聚焦重点环节,实施教师数字...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 天天要闻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河北省晋升副主任医师到底难不难呢,其实单看晋升文件要求并不难,但还是会有医生不知道怎么准备晋升材料,比如要求的5份临床病案报告:一、提前多久准备临床病案报告适合临床病案报告提前准备的时间,通常需要结合晋升申报周期、病例累计需求以及材料打磨周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 天天要闻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当人工智能叩击思想之门,当超大城市脉动触手可及,当求知的课堂延伸向更丰富的社会角落……这个夏天,一群少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扬帆起航”,向辽阔的哲学社会科学天地探索。今天,第三届“大师面对面——上海新时代好少年社科夏令营”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开营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 天天要闻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认为其是“教育的失败”,“将以失望解散”该清北团队合作微信群。 网传微信群聊记录截图。图/社交媒体 7月7日下午,瑞昌一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听说该事件,已将此事记下,之后...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 天天要闻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昨晚,对于许多中考生家庭而言,是个不眠夜——许多原本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录取中滑档了。一位知名重高教师昨天深夜发出一段文字,安慰那些没能考上心仪学校的孩子。大量高分考生的出现,让不少尖子生在今年中考的分配生名额录取中,没能顺利录入心仪的学校。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中等生迎来了意外之喜。这...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 天天要闻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排名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尺,然而部分高校将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提升世界排名的捷径,这一现象看似精明,实则荒诞,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严重扭曲,本质上是一场背离教育初心的闹剧。世界主流大学排名体系中,国际化指标(如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