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主任宣布,在去年扩招1.6万人基础上,今年力争“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再增加2万人。
很快,北大、清华、上海交大、武汉大学等纷纷官宣今年扩招本科生。
目前,公布2025年美术类招生计划的双一流大学还非常少,已有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官宣扩招美术类本科专业。
不过,减少美术类专业招生得双一流大学也有7所,缩招达20人的有三所。
1、中国美术学院:缩招50人
今年取消了建筑学专业校考,且将建筑学专业调整为普通类(非艺术类)招生,只看高考文化成绩,招生人数从去年的85人调减为70人。
造型艺术类从去年的345人扩招至355人,增加10人;
设计艺术类从去年的365人扩招至385人,增加20人;
图媒类、中国画与去年持平,分别为220人和60人;
产品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艺术与科技(中外合作办学)与去年持平,分别为25人,不组织校考,采用各省美术统考成绩,对各项成绩均无特别要求,按照各省规定的平行志愿综合分录取。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022年仅面向浙江招生,2023年扩大招生范围至浙江、江苏、上海、广东4省,2024年扩大招生范围至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福建、山东6省。
2、华东师范大学:缩招20人
今年暂停了美术学(美教,公费师范)招生,该专业去年一共招15人。
美术学专业从去年的30人扩招至45人,增加15人;
设计学类专业从去年的105人缩招至85人,减少20人;
2025年不组织校考,采用各省美术统考成绩,对项成绩均无特别要求,按照各省规定的平行志愿综合分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学类按照大类招生,包含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4个本科专业;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动画设计、插画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影像传播设计、时尚设计、产品设计(智能产品设计方向)、空间与室内设计、景观设计10个培养方向。
第一学期为大类培养,第一学期期末进行专业和方向预分流,学生根据志愿选择相关专业及方向,按照专业分流综合分计算并排序,确定专业方向优先选择权,专业分流综合分=(省统考专业成绩÷省统考专业成绩满分)×600分+(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文化成绩满分)×750分。
华东师大设计学院与10余所海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2+2”双学位项目,覆盖所有本科专业,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
3、华东理工大学:缩招20人
今年设计学类专业招生80人,比去年的100人,减少了20人,降幅达20%。
按“设计学类”大类招生,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不组织校考,采用各省美术统考成绩,按照各省级招办规定投档原则进行投档。
云南省艺术类录取综合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0.5+专业省统考成绩×1.25;
云南省艺术类录取综合成绩=文化总成绩×50%+专业成绩×(750/300)×50%”。
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上海,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设有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等5个本科专业,并设有设计学、景观规划设计、艺术、工业设计工程、风景园林等5个硕士授予点及工业设计博士授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