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大学裁撤文科,就像裁员裁到了大动脉

2025年03月24日21:13:08 教育 1235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冲击和焦虑,而文科领域似乎首当其冲。

近日,复旦大学宣布将启动“教育教学3.0版”改革计划。根据该计划,文科招生比例将从原来的30%-40%下降至20%,同时扩大新工科规模,并围绕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组建六大工科创新学院。

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复旦大学的传统强项,文科学科的地位备受瞩目。有观点认为,如果连复旦这样的名校都开始缩减文科招生,那么文科的前景似乎不容乐观。

对此,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忆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支持适度缩减文科招生,但更应聚焦于中底部高校。”

他认为,顶尖院校有必要保留一定规模的精英化文科教育,但对于普通高校而言,面对文凭溢价消退的现实,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亟需转型。

毕竟,许多文科专业与就业关联性较弱,比如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直接从事哲学家的职业。在技术浪潮的冲击下,文科需要直面生存危机。

顶尖大学裁撤文科,就像裁员裁到了大动脉 - 天天要闻

然而,是否应该缩减文科招生,以及在什么层面进行调整,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实际上,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专业调整都已成为常态。2024年,媒体曾报道19所高校拟撤销99个专业,其中理工科占据了30.95%的比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典型理工科专业也未能幸免。当然,文科专业的裁撤数量同样可观。

不可否认,大多数人选择上大学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如果某些专业就业形势不佳,人才供给过剩,那么对其进行调整是合理的。对于这一点,人们无需抱有过大的心理负担。

事实上,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而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趋势。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产业结构发生巨变,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深刻调整。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自然无法置身事外。

以哈佛大学为例,该校本科生院此前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这些课程大多属于文科领域,例如“从莎士比亚到杜阿·利帕的英国软实力”、“购物中心的马克思:消费文化及其批评”等。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日本媒体曾指出,日本AI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传统学科占据主导地位,而新兴技术人才匮乏。例如,东京大学农学部的学生人数甚至超过信息专业的学生,这种局面与当前产业需求严重脱节。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文科因其与市场需求的关联性较弱,可能受到的冲击最大。相比之下,理工科即便被裁撤,也可能出现替代性专业;而文科则更难实现复兴。

顶尖大学裁撤文科,就像裁员裁到了大动脉 - 天天要闻

缩减文科招生,或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尽管网络上不乏对“文科无用”的嘲讽,但实际上,文科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快速扩张。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顶明的研究显示,理工科招生占比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70%以上(1994年达到峰值)降至2002年的55%以下,近年来稳定在50%-55%之间。而文科类招生占比则从90年代初期的14%持续增长,到2011年已超过30%,并保持至今。

文科大规模扩招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当时对法律、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办学成本较低——一间教室、几台电脑即可开设一个专业。

相较之下,理工科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购置设备。因此,从扩招的角度看,文科显然更具经济效益。

然而,这种低成本扩张也导致文科专业在普通高校中泛滥成灾。无论什么类型的院校,几乎都设有法律、金融、英语、管理等所谓的“万金油”专业,渗透率极高。如今,后果已逐步显现。随着市场饱和和政策转向,文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开始面临挑战。

顶尖大学裁撤文科,就像裁员裁到了大动脉 - 天天要闻

2024年,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2023)》显示,2022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较低的专业中,教育学、档案学、传播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等文科专业占据了较大比例。这表明,文科缩招或许是一种必要的纠偏措施。

尤其对于那些盲目扩招文科专业的普通高校来说,如果就业率不佳,大刀阔斧地调整可能是明智之举。毕竟,这类学校无需承担过多的社会期待,就业率才是首要考虑因素。

然而,像复旦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是否应该缩减文科招生,则需要更为谨慎的态度。顶尖大学裁撤文科,犹如企业裁员,若伤及核心业务,恐怕得不偿失。

关于文科缩招,历史上曾有一段相似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

在那次调整中,许多综合性大学被改造成工科院校,人文社科领域受到严重影响。

清华大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国学大师曾在此执教,但在调整中,清华的文、理、法三学院全部被调出,从一所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工科院校。

浙江大学同样如此,原本拥有文、理、工、农、法、医、师范七个学院,最终部分学院并入其他高校,法学院更是直接停办,成为了一所工科院校。

正因如此,这些院校在后来的发展中又重新找回综合大学的定位,大力发展文科院系。这也为当今一些高校的“重理轻文”敲响了警钟——如果贸然放弃文科,多年后是否会再次“找补”?这种可能性,无人敢轻易保证。

文科的尴尬之处在于它的“无用”。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很难与具体职业直接挂钩,学习的内容更像是“屠龙之术”——对山河历史侃侃而谈,却写不出一行代码。

然而,人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基础学科的作用不容忽视。几乎没有一个繁荣的社会,其精神生活是干瘪的——对历史漠不关心、对文学毫无兴趣、对人文精神不屑一顾、对哲学探索嗤之以鼻。

这就是文科令人头疼的地方。它无法直观地转化为经济价值,但经验又表明,它们不可或缺。这种矛盾使得文科成为一个难以量化的事物。

因此,采取一种保守主义的态度可能更为现实。尤其是顶级院校,作为文科前沿研究的重镇,更应有一种“道统在兹”的自觉,不必决绝地告别文科。

复旦大学也表示,文科是复旦的“老根”,“老根”不能动摇,但也要焕发新生。这其实也是社会的期待——文科依然具有某种“神秘力量”,人们应当对其保持敬畏。

新技术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和焦虑,而文科首当其冲。从知识图谱的构成来看,文科的占比确实会进一步缩小。但文科并不会消失,承担这一使命的,恰恰是文科领域的精英们。

欢迎您的阅读,请关注本号,持续为您带来有用资讯,感谢!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高考倒计时10天,情绪调节“锦囊”送给正拼搏的你 - 天天要闻

高考倒计时10天,情绪调节“锦囊”送给正拼搏的你

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要来临了,对于考生来说,高考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心理韧性的修炼。很多同学在这个阶段体验到巨大的压力和焦虑,那么该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处理好自己的各种情绪,从容迎接这场青春的考验呢?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副
特朗普为何死磕哈佛大学?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意识形态冲突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为何死磕哈佛大学?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意识形态冲突

最近,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一系列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先是宣布取消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暂停哈佛再招收国际学生,还要求现有国际学生转学,否则失去合法身份。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教育界乃至全球范围内掀起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大学生:终究活成了爸妈的样子 - 天天要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大学生:终究活成了爸妈的样子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大学生在线 ,作者小中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大学生在线是由教育部主导并推动,全国大学生参与,全国高校合作共建的网络文化建设与主题教育平台,集中展示高校风采,发布主题活动,聚合教育信息。你的大学生活,小中伴你左右!
民营企业家SZM双滋文化CEO杨光祝福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 天天要闻

民营企业家SZM双滋文化CEO杨光祝福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学子、SZM双滋文化总部CEO杨光原创)今日复旦园,草木葱茏,繁花似锦,日光熠熠。百廿复旦弦歌不辍,强国追梦笃行致远,5月27日上午,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在正大体育馆举行。复旦大学是对我一生有着深刻影响的一所世界
转出无门槛,广航245名学生喝上转专业新规头啖汤 - 天天要闻

转出无门槛,广航245名学生喝上转专业新规头啖汤

近日,广州航海学院2025年本科学生转专业名单正式公布,共有245名同学成功转入心仪专业,成功“转换赛道”。据悉,广州航海学院今年实施的转专业新规坚持“以生为本”,通过机制创新与服务优化,为学生搭建起个性化发展桥梁。据悉,新规从机制到服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