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上海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各学校围绕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及心理教育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帮助同学们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新学期。
从寒假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同学们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状况,如何调节和应对?东上海之声FM106.5《智慧立方体》邀请上海市特级心理教师、中学心理正高级教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浦东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孙晓青为大家送上新学期“心理锦囊”。

孙老师首先指出,新学期意味着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但也意味着未知的挑战和困难。有的学生可能对未来感到不确定,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达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有的学生需要适应更规律的学习生活节奏,这种改变可能会导致身心不适应;还有的学生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应对新的学习要求和挑战......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时出现一系列的身心症状,如难以入睡、消极情绪、身体不适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在孙老师看来,这些短期的不适应状况需要学生和家长正确看待和接纳,家长切勿指责和批评。试想我们成年人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长假,进入工作状态也需要调整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她建议亲子之间多些坦诚的沟通交谈,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与他足够的精神支持。

对学生而言,当下要调整好节奏,建立积极心态。孙老师告诉同学们:现在的你需要重新适应学校的规律和要求,这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和压力。不过不要紧,你可以慢慢调整好自己的节奏,不用一下子就做到完美,也不要一味地拖延和逃避。你应该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逐渐恢复你的作息习惯、学习状态和社交关系,找到你的节奏和平衡。开学初,你可能会面临很多不确定和困难的事情,如适应新的环境、学习节奏、应对新科目和作业等。在这些情况,你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把它们看作成长和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负担。保持乐观和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好,也要感恩和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新学期新展望,相信同学们也有着满满的期望和目标,如提高成绩、学习新技能、参加社团活动等。孙老师指出,这些目标和期望可以激发你的动力和方向,但是如果它们太模糊或太难,你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落。她建议同学们建立SMART 目标,即具体(Specific) 、 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 Achievable)、相关(Relevant) 和有时限(Time-bound)的目标。这样,你可以清楚地知道你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也可以及时地检查和调整你的进度和效果。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设定合适的难度和数量的目标,并且把你的目标写下来,放在你经常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或放弃。
开学前后,同学们可能会感受到来自很多方面的压力,如学习压力、同伴竞争压力、家庭期望压力等。孙老师特别强调,这些压力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它们可以激励你努力和进步。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就会对你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如焦虑、抑郁、失眠等。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压力管理,找到适合你的方式来缓解和释放压力。你可以向你信任的人如同伴辅导员、心理老师、班主任等倾诉和寻求支持,也可以参与一些有趣和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画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