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呈贡区第一批人才公寓开展申报工作,呈贡招商·翰林大观人才公寓作为首批试点,统筹50套房源进行配租。
“我们的人才公寓设施一应俱全,配备了家具、移动网络及日常生活用品,满足拎包入住条件,同时,公寓大楼设有工程部、客房部、前台部、安保部四个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实现公寓的全方位管理,您可以安心入住。”呈贡区第一批人才公寓管理运营方昆明春都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倩倩介绍。

人才集聚,政策先行。招才引智离不开人才创新政策和服务的提档升级。近年来,呈贡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用心、用情、用力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全方位营造满足人才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为每一位有志之士提供创新创业的沃土、成就梦想的舞台,与人才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为充分发挥住屋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才住屋服务水平,呈贡区积极落实人才安居行动。结合辖区实际,通过发展保障性租赁住屋、盘活用人主体自有住屋等方式筹集房源,与用人主体合作开办呈贡区人才公寓,签订框架协议,截至目前,筹集人才公寓储备用房200套,均满足人才“拎包入住”需求。同时,出台了《昆明市呈贡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持续加强在公寓入住标准、管理路径、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创新,建立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多方面服务的人才住屋保障体系。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表示:“呈贡区始终坚持人才为本的理念,在精细化管理上下足功夫,在细心服务上用心用情,在落实落细上见行见效,切实推进人才安居行动,满足人才住屋需求,让留呈人才住得舒心、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呈贡区立足“2558”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强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协同创新,积极沟通联络,精准协调服务,学经验、寻资源、求合作,旨在把最符合呈贡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各方面人才聚集起来。
截至目前,呈贡与全国范围内各类科研机构、院校、医疗机构、企业及知名科学家、科研团队等开展合作共计498项,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23所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5份,达成合作事项200余项。
针对呈贡区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短板和弱项,引进高精尖专家团队,形成专家领衔、部门协助、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合作推进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建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一体化推进药物研发生产和专业人才培养;与云南大学等驻呈高校开展“大党委”共驻共建,实现校地“党建+人才”共管共治。立足“春城花都展示区”功能定位,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在斗南实现了花卉领域零距离技术服务,助力斗南花卉产学研一体发展。紧扣“现代科教创新城”发展目标,与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开展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图像识别算法研究,同步推进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依托昆明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采用“平台+生态+服务”的方式,累计培养数字化人才3388人,服务企业1905家,服务高校19家,覆盖大学生2万余人。
近五年,扶持人才项目76个,授牌人才工作站(室)100个,投入扶持资金共计1551万元,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开展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活动逾2000场,范围涵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领域。推动形成以项目载体吸引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的人才工作效应,实现人才与产业、事业、企业正向聚合。

一直以来,呈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战略优势,强化顶层设计,以“人才关键小事往往也是头等大事”的服务意识,问需求于人才,创新工作机制,既实现“真金白银”给支持,又做到“真情实意”强服务。
呈贡区出台《昆明市呈贡区人才发展五年规划(2022—2026年)》,从人才引进、培养、选拔、评价、流动等方面明确人才工作重点,进一步指导呈贡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呈贡区“人才政策落实提升行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符合区域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呈贡区人才政策选编》。
为促进呈贡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激励更多人才服务呈贡建设,出台《关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加快产业培育、强化创新驱动、引进高端人才等八个方面梳理全区优惠政策,形成“助呈发展70条”,从项目扶持、平台建设、人才奖补等方面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