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2023年12月09日17:34:06 教育 1189

最近,张雪峰再次因为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得罪了很多的人。

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 天天要闻

一、一起来看看张雪峰最近又说错了什么话?

最近,张雪峰在直播的时候,点评文科专业,他特别说到,文科的行业都是服务业。

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 天天要闻

甚至张雪峰还是用一个字来概括文科行业——总结出一个字,就是“舔”。

随后还模仿起了他所认为的文科行业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态度——“爷,我给你笑一个吧”,然后很有味道的笑了笑。

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 天天要闻

没有想到,张雪峰的这个文科就是服务业的言论,直接引发了全网的热议。

甚至有很多的专业学校的教授,再次出来点评了。

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 天天要闻

二、高校教授点评张雪峰

在今年高考时候,张雪峰不让学生报考新闻,当时就有新闻学的高校教授出来批评张雪峰了。

这一次,张雪峰说文科都是服务行业,来了一个更有权威的高校教授,出来批评张雪峰。

这位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马亮,他亲自发视频回应,认为文科并没有像张雪峰说的那么的“水”。

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 天天要闻

而且马亮教授还说,张雪峰批评文科,并不是文科不好,而是培养体系不好。绝大多数学院,没有把文科的精髓给实现。

三、网友们对张雪峰的看法

网友们对于张雪峰的看法。

一方面是不支持的,因为张雪峰说文科是服务行业,但是说实话,现在有很多的文科毕业生,毕业之后,都成为了管理人员,并不需要服务,而是当起了被服务的对象。

另一方面是支持张雪峰的看法的学生,许许多多的文科生,都有类似的情况,在工作的时候,都得笑着给甲方说,特别的卑微,即便是已经做到了行业的龙头,但是依旧是难以改变如此的情况。

不只是许多的文科生表示自己就是服务行业,还有许多的理科生表示,其实自己也是服务行业,也得面对甲方点头哈腰,既要有自己的能力,还要服务对方。

四、张雪峰连发两条道歉

张雪峰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次的言论竟然也是引发了这么大的争议。

张雪峰现在也害怕呀,急急忙忙的发布了两条道歉。但是风波到此,依旧没有结束的样子。

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 天天要闻

张雪峰说实话,是动了太多人的奶酪了。

一方面,因为他的出现,导致了很多大学本来热门的专业都冷门了,连招生都招不够了,许多的专业很有可能就此萧条下去。

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张雪峰的公司,上四休三,还有各种节假日无休调休,平时各种福利管够。

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 天天要闻

这些优厚的条件,对于普通的打工族来说,是特别羡慕的。但是对于许多的资本家来说,就是“碍眼”的。

闹大了!张雪峰连发2条言论道歉,高校教授:误导太多学生了 - 天天要闻

所以张雪峰现在也不得不谨慎,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要“查无此人”了。

这一次,张雪峰的“文科服务论”,你是支持谁的观点?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高考后现“医美”热潮,学生扎堆整形!这些风险要注意 - 天天要闻

高考后现“医美”热潮,学生扎堆整形!这些风险要注意

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双眼皮手术爆单”“打瘦脸针要抢号”……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面”迎接大学生活。未成年人适合做医美手术吗?这类手术背后,潜藏着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风险?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 天天要闻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一、目的:向家长宣传我校办学成就,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措施与成效,说明学生在校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家长放心,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二、时间、地点:报到第一天(**月**日)上午8:30开始,11:30结束。地点在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 天天要闻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如何让中国学子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世界一流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不仅是中外合作大学的课题,更是所有类型高校共同关注的方向。2025年“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于7月2日至4日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涵盖开幕式暨主论坛,两大垂直领域分论坛和一...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 天天要闻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当今世界,还是有很多家长花几大千甚至上万(某网红志愿填报公司动不动一个名额1万多)去找高报师给自己孩子填志愿,你们觉得真的值得花这个钱吗?还是智商税?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 天天要闻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视觉中国供图 7月7日,距离2025年高考刚好过去了一个月。 对教育领域来说,每年夏天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作为一个报道教育多年的记者,因其典型的“风向标”作用,我关注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高考——向下,它影响着12年基础教育的教与学;向上,又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 今年的高考有些“特别”,甚至有人说今年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