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胡闹!物理才考5分,怎么进物理系?”1931年,清华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拒绝一个文史系新生的要求。结果,这个理科“学渣”惊艳了所有人。
清华大学1931年迎来了103名新生,其中有一名破格录取的历史系学生,入学第2天,就申请转入物理系,老师震惊不已:“一个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9分、化学11分的理科白痴,凭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
而老师口中的“理科白痴”便是钱伟长,那么他为什么偏偏要放弃自己擅长的文科,转向物理的研究呢?
钱伟长出身江南书香门第,16岁父亲去世,在叔叔接济下,勉强读完高中;18岁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交出让国文老师挑不出任何毛病的一篇作文,满分的历史成绩和9分的数学、5分的物理、11分的化学以及白卷的英语。
清华大学专门为其开了一个研讨会并破格录取了他,然而刚入学后的第二天,“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听到广播后立马决定:转系,学习造坦克和大炮救国!
对于钱伟长提出的转系要求,老师们都惊呆了,然而他每天去找当时的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有训婉拒:“你有文科天分,待在历史系,定能有所成就。”
然而钱伟长依旧坚持自己转系的想法,最后吴有训被逼急了直表示:“你物理5分还好意思捣乱?”。
虽然吴有训 的语气十分严厉,但钱伟长始终没有放弃,他还是每天都会到物理系的老师面前软磨硬泡,最后吴有训没办法,只得松口:“你先在物理系试读一年,如果一年后专业成绩达不到70分,你就回历史系。”
之后,钱伟长开启了“拼命三郎”模式,每天每天6点就到图书馆去学习。一年后,他考试考了物理系第一名,成为了物理系的尖子生。
之后从清华研究院到西南联大,再到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导弹之父冯·卡门,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工作,在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领域成果卓著。
1946年7月,正当钱伟长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由于日本选择投降,这直接导致钱伟长有了回国的想法。
而为了在当时不引起美国的怀疑,钱伟长以探亲为由,悄悄的回到了祖国,新中国百废待兴,到处都是有科技难关需要攻破。
于是他回到母校清华,亲自组建了力学系,并担任教学工作,在那个时候作为一名导师,钱伟长的日子却过得十分的寒酸且辛苦。
除了要费尽心思的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还要拿着微薄的工资为生活发愁,不过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过,就和当初坚定要转物理系一样,他坚持了下来。
1955年,深耕物理学发展的钱伟长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
在此期间,美国数名物理学家对其发出邀请,表示美国能给他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八万美元的年薪,同时还保证会给他名誉双收的未来,然而却都被他言辞拒绝了。
之后在他与其他科学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潜艇龙骨设计、飞机颤振、化工管板设计、大型电机零件设计、高能电池等多项应用研究.......
而在科学技术研究以及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钱伟长,被誉为“万能科学家”,以及“力学之父”,不过对于这些称赞,他只是十年如一日的投身于国家的发展,并未因此居高自傲。
钱伟长曾表示:“我没有固定的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2010年7月30日,一代“科学巨星”、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中国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少不了像钱伟长这样无私奉献的爱国科学家,这是人民的福气,而他们则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