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在之前的几天中深入了解了:
【1】强基第一讲—强基计划概述
【2】强基第二讲—2022与2021年强基对比
【3】强基第三讲—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强基
今天【思课教育】将会为各位学员以及家长们带来强基第四讲—如何才能增加进入强基计划的成功率。
友情提示:本次推送对想要报考“强基计划”的同学十分有帮助,干货满满,快来看看如何提高进入“强基”的概率吧。
【1】摆脱误区
首先,强基计划≠“数理化”。在这里需要明确向各位家长指出的就是:
强基计划的招生,并不仅仅是“数理化”专业!!!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官方文件,强基计划所开设的专业一共包括一下两个大类:
(1)传统的文理科专业: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学科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哲学
历史
古文
等相关专业
(2)新工科专业:
在教育部提供的官方文件里,对于新工科专业所使用的描述是:
“高端芯片与软件”
“新材料”
“先进制造”
“智能科技”
“国家安全”等词语表述。
而新工科专业主要包括:
新能源科学
光电信息科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生物制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机器人工程
智能电信
智能制造
智能医学
航空航天
飞行器设计与制造
船舶与海洋
等相关专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类招生(例如:工科试验班)及交叉学科(例如:计算机与心理学双学位)等新型培养模式越来越成为名校的主流趋势。
【2】提前规划
(1)高中一年级: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一般是以学习积累的过程为主,在顾好课内学业的同时,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全面发展自身综合素质。有一定经济基础、或者在家庭层面有能力支持并且动手能力强的考生,可以培养做一些科技创新项目,走科创活动路线。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孩子已经升入高中,应该带有一定目具有意识地了解大学的多种升学途径,最好可以在基本了解相关政策以后,结合自己孩子的客观特点和以及主观优势,合理规划未来可能的升学路径。
(2)高中二年级: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经历过高中一年级阶段的学习以及积累之后,高中二年级可以花更多的心思在报名参加一些相关赛事,积累奖项上。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为高三的报名做准备。五大学科竞赛含金量相对比较高,通过学校报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最早的2月就开始报名,各省时间不一,直接咨询学校老师即可。信息学竞赛在7月决赛结束后,启动初赛报名,当年具体情况还要等进一步政策才能确定。
同样的,也并不只有理科生才有值得为人称赞的赛事,文科生也有着足够让你施展才华的地方: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
“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等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此阶段,我们会强烈建议各位家长要深入了解并研究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高校专项政策。
(3)高中三年级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首先就要明确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报考意愿。在全面了解了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基础上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报考强基计划。而对于综合评价,考生需要确定报考院校、专业,提交很多报名材料,还要经过初审、校测,在高三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考生是否要花费这个时间精力。如果确定了自己的报考意愿,是一定会报名的,那么记下来的工作就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个就是定院校定专业;另一个就是备考。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最头疼的事情应该就是院校定位了。院校定位需要考虑兴趣爱好、地域倾向、专业选择、奖项等级、成绩、优惠政策等数不清的客观以及主管因素。
思课总结
今天主要帮助大家梳理了一下,强基计划对专业传统的偏见,并且大致讲述了从高一至高三,每个阶段学生与家长需要做的准备。强基计划还远没有结束,我们期待与您的下一次相见。
您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您有任何相关的问题吗,都可以私信我!!!
私信可以获得:
(1)免费一对一答疑机会
(2)免费进入专业的上海综评交流群,获得最新有关于上海升学的资讯
(3)专业老师在各个升学渠道的定制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