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冯军福
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近日,记者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该校今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竞赛中再获佳绩。
今年的成绩并非偶然。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项目获奖数量、等级逐年提升。在国家教育部门公布的2019—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院校获奖总数排行榜上,学校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11位、河南省之首。

成绩的背后,是一项项工作机制的强力支撑。
近年来,学校把技能大赛作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试金石”,作为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重点实施了“技能竞赛金字塔工程”“赛教互促育人工程”“大赛资源转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此外,学校不断完善竞赛激励机制,健全经费、培训、服务等保障制度,激发学生学习技能、钻研技能的内生动力,每年举办技能竞赛70余项,涉及60个专业,参赛师生5000余人,形成了“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层层有选拔”的培养选拔机制,从根本上实现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化工作的转变,由少数学生参与向全体学生参与的转变。

机制引领下,学校育人成果显著。从该校毕业的学生张世通,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已经成为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年薪达20余万元。
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有很多像张世通一样的技能人才,他们活跃在国防科技工业各条战线上,逐渐成长为技术能手、行业工匠。96届毕业生靳小海为高铁拧上“中国螺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08届毕业生余军伟创新载人航天工程紧固件生产工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10届毕业生魏金龙深钻精密机械技术,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在694、695、258等军工企业,学校毕业生占比高、技术精、素质强,逐渐成长为技术能手、行业工匠,形成了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独特的劳模工匠“人才梯队现象”。
“我们将继续发挥技能竞赛在内涵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大赛资源转化,赛教融合成为常态,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温道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