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谢滢 孟繁卉 蒋婕

“太有趣了!”今天(10月12日)下午,全国中小学生们无比期待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了!杭州有不少中小学生通过直播收看了“天宫课堂”。
教室大屏上,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正在进行太空授课,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等学校的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都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三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四次进行太空授课。和前两次一样,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以及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演示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等物理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下午,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的同学们都在教室观看“天宫课堂”直播。
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江锦校区的科学老师张红叶一边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一边还现场讲解了毛细效应实验。
608班的金依冉同学说:“能看到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给我们分享这些太空中独有的有趣的科学现象,我感到特别震撼和自豪!”金同学说,从2003年中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现在成为航天大国,并迈向航天强国,经历了不可想象的艰辛,“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长大也要为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同学们看到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和地面上完全不同,发出阵阵惊呼!

“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进行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航天的学习兴趣。太空授课营造出了超越课堂的学习空间,让孩子们的太空梦想充满无限张力。”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科学老师高雅华子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堂非常有意义的科学课。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地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
“听说要看天宫课堂第三课,同学们都十分激动。观看的过程中,同学们紧盯着屏幕,仔细听讲解,在讲到航天员的生活(训练刻苦、穿航天服的感受、太空的奇妙现象)时,同学们惊叹不已,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507班班主任王佳红老师说。
507班的王紫涵同学说,看了直播,感受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需要付出很多汗水和努力。“在科技发展的背后,是多少航天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很感谢为祖国而奋斗的他们,也要向他们学习,为梦想而拼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