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到底对不对?
对,“望”只管“望”的用,也就是想想而已
那我们给孩子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同学-----
我们做到了:不仅仅是“望”!
我们都行动了起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塑造孩子,打造趋于完美的下一代。
这管不管用?
呵呵,对某些人可能管用,对某些人不管用。
对哪些人管用呢?
对那些能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拼搏,一起鼓励的家长和孩子管用。
郎朗的孩子一定会成为钢琴家吗?
这真不好说!
郎朗成功是谁塑造的?
他父亲,他父亲成功吗?
其实,郎朗的父母都挺成功的,而且为了孩子也是倾尽心力。
不仅仅身体力行,而且率先垂范。
郎朗几次叛逆,厌学,都最后能做到“浪子回头”,都跟这一点有关。
也就是说,父子、母子能互相理解,互相成就。
在儿子不断精进的同时,作为郎朗的父亲也没有荒废人生,也在不挺地学习和进步,一边巩固自己的专业,一边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看到父亲,母亲的改变,决心,意志,品质,郎朗也坚决地在钢琴的事业上走向了辉煌。
父亲,母亲没有口头教导说,你要向我学习;但是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郎朗的意念和行动,让他也有了目标,也明确了自己的每一个坐标。
所以,与其说,“钢琴家”是郎朗的父母“求来的”,还不如说是他们的决心和行动为自己争取来的。
郎朗的人生,是不断地向父母学习,汲取力量,才靠自己的勤奋获得的。
抛开成功的概念不谈,就算只是让孩子有一个相对满意的生活状态,那首先要做的事儿,不是给孩子提要求,而是家长给自己提要求。
如果想得到一个结果,我们大人首先要从那些方面入手?提高自己,塑造自己!如果让我们自己把需要具备的条件都达到了,孩子在旁边也会自动自觉地步入“轨道”。
孩子看到父母的付出,看到父母的认真,看到父母的努力,看到父母的坚持,自己就会也不服输,不放弃,不埋怨,不懈怠。
于是乎,我们当家长的应该对自己说一句:
我真的要给孩子提要求吗?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那么不妨先问问:我是龙吗?我是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