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笔者在投必得分享的推文:跟着导师搞个百万年薪VS潜心科研坐冷板凳,哪个更香?其中讲到不爱科研的学生跟着“不做科研的导师”挣个百万年薪和爱科研的学生跟着“做科研的导师”潜心科研真的很香。但可怕的是爱科研的学生跟着“不做科研的导师”,导师不导这才是求学生涯中最痛苦的事。
近日,关于“天坑导师”、导师不指导学生的相关帖子成为热点,如知乎上的一个提问“如何看待网传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某某十年博导无一博士毕业?”火了。据该博导的学生、前学生爆料,该博导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性格怪癖,PUA学生,卡学生毕业,只让发顶会......
和课题组有接触的网友说,“该博导对于课题组内学生的课题研究基本不会给予指导,并且言语消极,经常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遇到这样的导师只能说自认倒霉,回到笔者身上,虽然自己的导师并没有性格怪癖,PUA学生,卡学生毕业,只让发顶会等这样的问题,但是现在已基本上不做科研,自己的科研也不能给予相应的指导,而爱科研的我跟着一个不做科研的导师,这是我噩梦的开始。
我:“老师我准备做这个研究方向,您看是否可行?”
导师:“你自己看着办。”
我:“老师我写了一篇论文请老师给一些建议。”
导师:“参考其他文献去写即可。”
诸如此类的学术问题,导师都是一推再推,就这样浑浑噩噩不知所措中度过了博一,可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因为不管导师指导或者不指导,不管自己写不写论文,也不管自己发不发论文,学校的发表要求就在那里,达不到要求你就无法毕业。思之慎之,我决定寻找其他老师的帮助,找了个年轻有为且处于上升期的副教授作为我的二导进行指导。
爱科研的学生跟着不做科研的导师真的很悲催,也很痛苦。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抱怨,每个角色都有合乎情理的理由不去负责任。因此我们需要自救,佛说: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天若不渡,人需自渡。
笔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爱科研的自己跟着不做科研导师的自救经验,仅供参考!
01寻求他人的帮助
导师并不是你学术上的唯一指导者,导师不能给你指导,你就需要寻求其他学者的帮助。第一,寻求师兄师姐的帮助,同一个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和你的研究方向一般比较相近,他们的经验或者学识可能更丰富,也经历了没有导师指导的迷茫期,多和他们交流学术研究和师生相处之道你会少走很多弯路。第二,寻求学院其他导师的指导,比如笔者就寻求一些与自己研究方向较为相似并且能给自己一些实质性指导的老师的指导,不过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自己和导师的关系,因为一般情况下背着自己的导师和其他老师走得很近会招来一些非议,其他老师也不会为了你得罪你的导师。第三,寻求外校老师的指导,可以多出去走走,多参加一些自己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去结识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构建自己的学术共同体。
02换导师,另拜山头
其实换导师,另拜山头是无奈之举。如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陈姓导师的学生就存在多人转导的情况。换导师要慎重考虑,首先要征得原导师的同意,否则在人情社会的中国其他导师是不敢收你的。另外更换的导师要符合自己的学术追求,否则刚下了一个贼船又踏上另一个贼船。换导师可能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外来门生肯定没有自己的门生亲,可能会存在差别对待。
03培养自学、自律的能力
很多时候导师忙于自己的事,也没有精力去指导学生,此时就要靠自己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培养自学和自律的能力,比如自己去读文献、定方向、定课题,自己去写论文和发表论文。该过程中就需要你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你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未知,并在此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不过你要在慢慢进步中提高自己,尤其是当别人有导师指导发表顶刊时,当别人开组会时,很多时候都是你一个人单打独斗,不过不要放弃自己,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自律才能自强。
04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就是打好理论基础,并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导师的指导就需要你多去听一些网络公开课,多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多去看一些资料,现在信息那么发达,信息资源很多都实现了共享,是不愁找不到一些专业老师的指导的。关键就在于你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养成主动型学习的习惯,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05做好自己的规划
读博只是过程,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因此要提前规划好读博之后你要做什么,有了目标和规划你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如果是要继续深造读博后或者进入高校,就好好阅读文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读博期间提高自己阅读文献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写作发表的能力,争取多发几篇影响因子高的文章。如果是读博之后要就业,那就考虑考公、考编、国企、外企、大厂等等。另外一个规划就是规划自己几年的读博时间,博一到博四几年里分别要做什么,论文什么时候能写出来,什么时候能发表几篇,什么时候能参加预答辩和答辩,什么时候能完成毕业论文终稿等,这些都要提前做好规划。
06保证自己可以毕业
我刚读博没多久就看清了只能靠自己的现实,我很清楚,我得先保证自己能毕业,在了解到需要发表3篇C刊才能毕业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导师指导但坚持看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找其他老师给改,学着分析数据,请教同学网上搜。尽可能多地去写论文和发表论文,首先就要是满足毕业的基本条件,这是最为重要的事。
写在最后
作为过来人,实事求是地说研究生是真正的底层,既不受劳动法保护,也不受学校规章制度的保护。在师生关系中作为弱势群体,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没有老师指导就自己找资料学习,千万不要跟导师硬碰硬,要保护好自己,要相信自己,沉下心来多学习多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