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
沪上校园开学准备工作情况如何?
校园防疫“防护墙”是否筑牢?
校园安全“守护盾”是否把牢?
开学后,
“双减”政策具体如何落实?
带着这些疑问,
记者兵分三路
分别赶赴
卢湾中学、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以及愚园路第一小学。
筑牢校园疫情“防护墙”
今日,卢湾中学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情景模拟和应急演练,内容包括师生入校防控关、每日三测体温、临时留观区应急处理、学生分班用餐、校园每日消毒、专用教室使用方案等关键环节关键场所的学校防控措施。旨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疫情防控的责任意识,营造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围。
师生员工在校门间隔一米有序排队消毒手部后方可进入校园。来到教学楼门口,在测温点稍作停留,测温结果正常即可离开。一旁的卫生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测温结果,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将学生带至留观室。来到教室,老师已经手持额温枪静候于此,再通过一道“测温关”,学生才能顺利进入教室。
卢湾中学
在六年级的教室里,记者看到课桌上都已经放上了“爱心防疫包”,包含了口罩、口罩塑封袋、一次性手套、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湿纸巾和一份《卢湾中学学生一日防疫指南》。
卢湾中学
卢湾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怡介绍,学校青年党团员教师自创了“卢湾中学学生防疫口诀”,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牢记校园防疫要点;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为新六年级的学弟学妹们拍摄自制了《卢湾校园防疫场景模拟》微视频,让学弟学妹们能尽快熟悉学校一日防疫流程与要求。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在开学前夕,便以“三准时”规则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做到了师生准时回沪、物资储备准时到位、开学准备准时完成。同时,学校向全体家长发布《开学前告家长书》,进一步明确了开学前的各项要求,预告了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在校园管理、师生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记者注意到,徐汇实验学校校园内,一米线、测温点、留观点、洗手池……校园必备防疫要素件件不少。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已经对校园的角角落落进行了全面消杀。
开学报到啦
为了提高学校教师、安保人员防范和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能力,8月30日上午,长宁公安分局联合愚园路第一小学一同开展了“除隐患、保安全”综合演练。
学生排队等候进校期间,护校警力和学校安保人员正按照顺序进行校门口体温检测。有学生忘记戴口罩,怎么办?学校安保人员引导学生按秩序在校门口领取应急口罩。在测温时,突然发现有体温异常的学生,学校按照相关预案进行处置,将这名学生带至留观区,进行二次体温检测并登记信息。随即,护校警力继续对校门口秩序进行管控,防止因为恐慌导致混乱。
学生入校完毕,护校民警撤离。这时走来一名男子,声称要进入学校。学校保安查问其身份,男子不肯提供,拿出一把利器欲强行入校。学校保安通过派出所“一网统防”配发电台向派出所报告,同时手持钢叉与可疑人员进行周旋。
演练现场
派出所接到情况后,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警告可疑人员放下武器,手持警棍继续制止其闯入校园。随后到场的特警手持警棍和防暴盾牌与派出所民警一起将可疑人员合围控制,及时消除了一起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演练现场
“遇到紧急情况,不要贸然与歹徒发生冲突,避免遭遇危险。”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江苏路派出所教导员张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应确保自身的安全,再第一时间与警方联系。
据了解,此次演练之前,长宁公安分局江苏路派出所对学校内部开展了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对保安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对各类安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行教学,并制定了严密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另外,对于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长宁交警部门表示,开学后在7时30分至9点、14时至16时两个早晚接送学生高峰时段,距离宣化路分部200米的凤冈路将作为家长接送孩子的临时停车点,家长可以将车辆安全停放好后,让孩子步行至校门口,避免了在校门口临时停车引发交通安全事故的隐患。交警部门也会增加学校附近的执勤警力,确保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平安畅通。
在开学前夕,长宁公安治安支队会同和各属地派出所,对辖区内135所校区的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及时及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提升整体防范水平,全力确保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顺利开学。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
学校要如何做到减负又提质?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琪介绍,徐汇实验学校修订了“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通过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开发家长和社区资源、购买社会服务资源这三个举措,整合兴趣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生个别辅导等工作,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以缓解家长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既为有接送困难的家庭纾忧解困,也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搭建平台。校内课后服务的家长意见征询工作将在8月底结束,9月1日,新学期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即将正式开始。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卢湾中学则用“4+1”组合模式,满足课后服务的多元需求和服务质量。校长张怡告诉记者:“我们学校将组建一支本校教师、家长志愿者、退休教师、社会专业人员等四方协同的课后服务团队。并探索课后服务“4+1”组合模式,即周一至周四依据学生学情安排作业指导、学科答疑、整本书阅读、自主学习拓展等课后服务内容,周五安排艺术、体育、劳动、科创、信息等项目学习和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的时间为下午3:30—5:30,我们还会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爱心托管服务(5:30—6:00)。”
教学楼的走廊内,记者注意到作业公示栏已经上墙。现在还是空白的“预估完成时长”“作业完成形式”等内容,将在开学后被填满。
据介绍,卢湾中学各年级组楼层都设立了“作业公示栏”,各备课组需提前制定“基础作业”+“弹性作业”上报年级组,年级组平衡整体作业量后最终向学生公示布置。
作业的内涵和品质更是学校关注的重点,为此,学校提出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即不布置死记硬背的作业,宜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宜布置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单向性作业,宜布置开放性、探究性作业。
此外,卢湾中学还建立了学生睡眠时长、作业时长、体质健康监测机制,每日通过家校平台手机端由家长上报学生前一天晚上睡眠时间、书面作业完成时长,由教学发展部和学生发展部进行跟踪管理,及时调试。
作者 | 陈友敏 翟梦丽